许洁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开展什么样的游戏,怎样开展游戏,是幼儿教师脑海里盘旋得最多的问题。对游戏资源匮乏的农村幼儿园而言,这个问题尤其突出。笔者“十一五”期间曾主持武汉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民间儿童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带着一群农村幼儿教师对开发游戏资源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不仅因地制宜地建立了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库,而且提高了教师开发游戏的能力,实现了从“求鱼”到“得渔”的蝶变。
问题激发游戏开发动机
2006年左右,学前教育在政策扶持上正处于一个“断奶期”,很多农村幼儿园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高投入低收费,办园经费严重不足;二是近10年没有新进幼儿教师,师资力量出现断层老化现象。课改对学前教育的新要求与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巨大问题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最直接地反应在课程资源的匮乏上。对照课改要求,农村幼儿园现有的教学内容相对不足,特别是健康教育、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等游戏成分明显不够,而当时市面上开发的游戏大多需要很多辅助材料,同时也必须有相应的教师经验与之匹配。另外,由于幼儿认知经验和地
域文化的差异,很多泊来的游戏并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或使其长久保持兴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不等不求不靠,立足现状,自行开发身边的游戏资源。经过反复斟酌讨论,民间儿童游戏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最终成为我们研究开发的项目。
选择民间儿童游戏进行开发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民间儿童游戏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与教师、幼儿和家长的经验都很贴近,幼儿玩起来有兴趣,符合游戏的教育学原理;二是民间儿童游戏大多就地取材,玩法易学易传,教育价值高而开发成本较低;三是民间儿童游戏是地方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明确了游戏开发的选题,我们深刻意识到,只有将游戏开发上升到课题研究的层面,才能真正实现“通过建立可供操作推广的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库,从而提高教师游戏开发能力、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的目标。在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引下,遵循教育科研的一般规律,我们以“民间儿童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为题,成功将其申报立项为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
在此之前,参与游戏开发研究的这批教师除项目主持人外都没有接触过课题研究,甚至连“课题”一词也感觉陌生。课题能够立项对于她们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增加了她们开发游戏的信心和兴趣。事实也证明,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化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建立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库
民间儿童游戏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教师们利用假休时间,通过文献查阅、网络搜索、书面调查、乡村采风的形式开始了民间儿童游戏开发的第一步——尽一切所知所能搜集自然形态的民间儿童游戏。印象最深的一次收集行为是为了找到一个棋类游戏,我们花了50元钱,在网上买了一本出版于70年代定价为8分钱只有十几页的小册子。两个月后,各种大本小本甚至是香烟纸上记录的原生态的民间游戏摆上了案头。这些游戏大多只有玩法,没有目标,也没有规则,有的还含有不健康的元素——这样的游戏毋庸质疑是无法直接进入幼儿的课程的。
面对一堆散乱的资料,教师们有些无所适从。我们再一次意识到游戏开发必须建立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之上,缺乏理论水平的支撑,再多的实践活动都可能付诸东流。于是,我们边组织教师重新整理录入游戏,边请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市教科院的学前教育专家对游戏的开发工作进行指导。通过翻阅各种资料,结合相关的游戏理论,我们采用了迄今为止人们用得最多的三种游戏开发策略。
筛选沿袭法。将那些含有消极、暴力、危险因素的,可能对儿童带来不良影响和伤害的游戏剔除,留下能全盘沿袭利用的,如“杠杠轿”“石头剪刀布”“老鹰捉小鸡”等,这些游戏历来都深受儿童喜爱,我们就直接收录。
改编重组法。改编重组重在对游戏进行再改造,改造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改变材料。如“踩高跷”过去多用树杈,但要引用到教学中,则不仅不环保,而且游戏难度也偏高。我们的办法是用不同规格的铁质易拉罐为主要材料,从两端系上绳子做成高跷,幼儿游戏时可以根据身高和体能选择不同高度的易拉罐。二是改变玩法。如“跳皮筋”,有一种玩法是,小组中如有一人不过关,则该幼儿只能在旁边观战。如此一来,若等待时间过长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的游戏权利。我们把规则改为由同组伙伴再跳一次没过关的环节,视为“救”,若“救成功”则不过关的幼儿可一起继续游戏,若“救不成功”则本轮游戏结束,以过关多的小组为胜方。三是改编歌谣。如身体游戏“顶簸箕”,歌谣原为“顶簸箕,开红花。翻簸箕,一把抓。”簸箕是过去农村一种竹制品,现在已不多见,脱离了幼儿生活认知。为了使游戏更形象、更贴近实际,我们将歌谣改为“顶喇叭,开喇叭花。翻喇叭,一把抓。”原歌谣只出现了一种象征物,新歌谣则把两种象征物放在一起,更加趣味盎然,念起来节奏感更强。四是综合改造。事实上,游戏的改造往往都是多种方法并用的结果,如身体活动游戏“闯麻绳”就是综合改造于“闯麻城”,基本玩法不变,但材料、儿歌都发生了变化。
创新再造法。“再造”理论源自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杜威的经验与教育观。任何传统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发扬中延续生命力的。我们融合现代元素,在科学儿童观的引领下大胆改编再造出许多新的游戏。如“划龙舟”就是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象形意义,改编而成的身体同足同向协调运动游戏。
运用以上三种策略,我们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间儿童游戏98个,改编再造39个,按“以游戏活动对象为依据”的游戏分类方法将其分类整合为:身体活动类45个、器械运动类38个、社会生活类30个、语言计算类24个,建立了民间儿童游戏的资源库。每个游戏都确定了目的,设计了玩法,拟定了规则,概括出了游戏的题目,并提出了实施游戏的
建议。为了提高游戏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我们让有绘画特长的教师用简笔画图文并茂地将上述137个民间儿童游戏汇编成册,并以《图说民间儿童游戏》为书名免费公开出版发行。
将游戏资源库开发成游戏课程
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库建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错误地以为已经完成了民间儿童游戏开发的所有工作。直到2010年10月,主持开发研究的笔者到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了关于课程的理论后才认识到,建立游戏资源库只是完成了游戏开发的基础工作,教师仅仅建立游戏的资源库而不知游戏在幼儿园中的适应性如何,仍然不能称之为成熟的、可以“拿来就用”的课程资源。只有在幼儿园课程中检验了这些游戏的适用性,才能使游戏和课程有机结合,产生良性互动,实现游戏开发的最大效益。
“游戏在儿童教育领域中运用的历史表明,游戏一旦进入儿童教育领域,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活动,它受到教育价值观的规范,被打上了教育影响的烙印而成为教育活动。”因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按照课程目标秩序化了的,带有自觉的教育性,所以,民间儿童游戏进入幼儿园课程至少需要以下环节:情境的分析、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组编及课程的管理和实施、课程的评价等。
我们将《图说民间儿童游戏》里的游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别进行了适应性对比实验。依据实验结果,结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教师们于2011年6月编写完成了《幼儿园民间游戏》大、中、小班上、下共六册幼儿用书及分学段教师指导用书。
至此,我们不仅有了可以“拿来就用”的丰富的游戏资源库,而且通过对这一素材的二次开发,使之成为有目标、有计划、有评价、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游戏课程。
提升教师游戏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容,从而有效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在2009年6月全国农村3-6岁儿童体质抽查中,我们发现参与民间儿童游戏适应性研究的幼儿,投掷、翻滚、钻爬、攀登、平衡等基本动作到位、身体协调灵敏,孩子个个会拍球、人人会跳绳。而小学体育教师也不断有信息反馈过来,这些孩子一年级就表现出了较高的运动水平,其身体协调性、动作灵敏性都比其他儿童好,特别是跳绳和玩球,水平可以和四五年级的学生媲美。
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库的建立和课程体系的完善,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幼儿教师的游戏资源匮乏问题,“拿来就用”让教师节约了大量找素材、做教具的时间,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