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新,徐飞飞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论虚拟课堂的生态属性及其管理*
张立新,徐飞飞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以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课堂是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属性,其主体是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师和学生,其资源与环境具有很强的生成性,主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鉴于传统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无法有效地管理虚拟课堂,因此,该文从生态视角分析了虚拟课堂的生态属性,并依据生态属性,探讨了有效管理策略。本研究根据虚拟课堂的主体、环境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的生态属性,阐述了建立协调共生的班集体、创建活力虚拟课堂、创建和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和工具、协调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等系列管理虚拟课堂的措施和方法,这些措施和方法能够提升虚拟课堂的生态属性,促进主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虚拟课堂;生态属性;管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课堂逐渐成为师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重要形式。教育网站、网络课程、学习论坛等都可以看成是虚拟课堂,其共同点都是由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活动构成的环境,能够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系统。虚拟课堂在空间上更具开放性、在资源上更具多样性、在成员构成方面更具多元性、在活动方面更具丰富性、在要素关系方面更具复杂性。总体而言,虚拟课堂的管理比现实课堂的管理更具挑战性,更具有研究的必要性,而由于生态思想和方法的独特性和切合性,为有效地管理虚拟课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人类社会从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正在步入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即生态文明时期。生态文明时期的到来为生态主义课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课程领域产生了一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主义课程思潮[1]。继而国外关于教学生态、课程生态、课堂生态、学习生态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和方法的研究陆续开展起来。自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有关生态学习的思想也开始引起国内研究者(叶澜、靳玉乐、王牧华、郑金洲、余嘉云等)的关注,课程生态、教学生态、学习生态、课堂生态、网络学习生态、生态化教学资源与环境等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先后问世。
生态主义课程与教学思想主张“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主义理论研究教学问题,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关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学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实践”;认为“生态化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学,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学”,具有自然和谐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丰富性、过程顺应性等特点[2]。生态主义教学的系统观认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事件组成的子系统,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3]。
生态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是批判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工业文明把学校教育隐喻为“工厂”,教学与课程是“生产”。为此,工业文明时代课程与教学的特点突出表现为:(1)明确的目标(产品的规格);(2)详细的计划(生产流程);(3)清晰的结构(产品装配);(4)严密的管理(过程控制);(5)准确的评价(产品检验)。针对工业文明时代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局限性,生态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是师生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与发展的有机整体[4]。
有研究者认为,课程与教学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预设性”是指教育者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预先设计的教育内容与进程安排,其预设性表现为学习内容的预设和学习进程的预设。课程的“预设”突出的是过程的计划性、预期性和规范性[5]。“生成性”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构建对世界、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6]。
自1976年“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出现以来,生态主义逐渐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学习过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和学生(主体)与环境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发展性、开放性、联系性、多样性和自控性等属性。生态学习观以整体、适应和多元的视角透视学习,把学习过程视为一个由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质环境构成的生态学习系统。国内学者张豪锋认为生态化的学习系统是指由学习共同体及其现实的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由两种环境和两个关系构成学习系统,两种环境是现实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两种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7]。
George Siemens认为学习生态是一个能够促进和支持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环境。这个生态系统具有与自然生态系统同样的特征:(1)各种利益相互交叉的共同体;(2)每个成员相互受益;(3)不断进化发展;(4)自我组织与管理等特征[8]。Arthur Richardson指出,一个学习环境就是一个由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组成的学习生态系统,资源和活动的多样性是学习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9]。为了保证学习环境的生态性,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以便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因此,建立一个学习生态系统的关键是设计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使之适合学生的多种需求。
电子化学习生态系统是针对原有的电子化学习系统片面强调“技术”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有人把这种系统称之为第二代电子化学习系统[10]。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电子化学习生态系统(ELES)是由学习主体和电子化学习环境构成的综合体[11]。国内研究者认为,电子化学习生态系统是指在电子化学习环境下,在进行信息传递、互动交流、合作共享的过程中,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形成的相互依存的统一,由人与电子化学习环境构成的学习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体验性和知识增值性的特征[12]。此外,国内还有研究者提出了“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思想[13-15]。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是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进行信息传递、合作交流等,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纵观课程生态、教学生态、学习生态、课堂生态等相关研究,其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把课程、教学、学习和课堂等看成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即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作为学习环境中的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构成了一个教学生态系统。
课堂生态系统是由主体(教师和学生)和课堂环境两大要素构成的,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相互关系,即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和主体内部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16]。从生态视角审视虚拟课堂,它是以在线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虚拟空间为环境的生态系统,是学习者与虚拟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
虚拟课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生态主体和环境呈现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虚拟空间中,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学习者受惠于虚拟学习环境又受环境的影响。有学者根据生态主体与其周围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绘制出学习者与虚拟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图,如下页图1所示[17]。
从下页图1可知,虚拟学习环境是由物理环境因子、社会环境因子和规范环境因子三大因子构成的,每一个环境因子都影响着主体因子的生存与发展。物理环境因子是支持虚拟学习环境的设备基础及认知工具,是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社会环境是虚拟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社会建构学习的基础。规范因子是学习者个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行为准则、学习氛围等,是文化环境的范畴,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和虚拟学习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相互适应、相互发展的过程之中。
图1 学习者与虚拟学习环境的关系
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个体之间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种群”,即班级。在虚拟课堂中,学习者通过在线会议、BBS、e-Mail及聊天室等途径,开展主体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对话(如图2所示),实现信息交流、智慧共享,形成共生互惠的生态关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的活力。
图2 学习个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虚拟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环境主体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教师和学生,其环境要素是由主体自我“生产”“生成”的学习资源环境。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为了自身的发展而预先设计学习资源与环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可以“生成”学习资源和重构学习环境。其资源不因教师和学生的使用而“消耗”,而减少,反而随着主体的使用而丰富和增值。
在生物学中,“生命体”是指有生命形态的独立个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反应,即具有生命力的个体。虚拟课堂中的主体有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通过学习活动满足个体需要,实现自我发展。面对复杂的虚拟学习资源和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选择性,他们能够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从事各种学习活动而达到发展的目标。因此,个性、自主性和发展性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特征的核心体现,是保持虚拟课堂生态化的保障。如果主体没有个性和自主性,就会失去发展性,整个虚拟课堂系统也会缺乏活力,进而丧失了其生态属性。
在虚拟课堂中,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任务为纽带,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应用各种工具相互作用,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了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种群”。这个“种群”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即虚拟班级。虚拟班级的生命属性表现为班级内部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程度,如果个体之间联系越紧密,则表明相互之间依存度越高,班级的生命属越强。
虚拟课堂中的环境因子是为了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人工开发和建构起来的资源和环境。在虚拟课堂中存在两种学习资源,即预设性和生成性学习资源。所谓预设性学习资源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而预先开发的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生成性学习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预设性学习资源进行重构、改造、加工等而形成的成果。
教师和学生使用资源和环境的过程不是资源和环境“消耗”的过程,而是新资源生成、环境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个不断丰富资源、完善环境的过程,是维持环境与主体之间相互平衡的过程。如果资源和环境一旦在某些方面不适合主体的需要,主体便会主动地完善相应的资源和环境,这便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适应的过程。在虚拟课堂中,主体的活动与资源的生成呈现正相关作用,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越多,则生成的资源也越丰富,虚拟学习环境就更加生态化。
在虚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既是环境的“消耗者”和使用者,也是环境的“生产者”和创建者。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享受数字化环境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创生资源、优化环境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评价、再加工、筛选等活动成果都会成为新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充分深入的利用更能促进资源的深度建构,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新资源。
相对于个体而言,虚拟课堂中的班级(虚拟班级),也是个体发展的环境。作为个体的学生,不仅可以从虚拟班级中汲取“营养”,也可以分享和贡献个体的知识和智慧,为虚拟班级提供“营养”。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同伴的帮助、关怀,享受班级的文化,同时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为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总之,虚拟课堂中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资源、享受集体智慧和关怀的同时,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会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帮助他人,丰富和发展虚拟学习环境。
虚拟课堂生态系统的管理包括对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两大要素的管理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管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管理虚拟课堂,可以保证系统的生态性,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保持环境的资源的不断更新。
虚拟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核心是学生。通过对该群体的管理,不仅可以构建一个知识和智慧高度共享、学习活动高度自治、主体关系高度和谐的虚拟班级,而且能够丰富和发展虚拟学习环境。
1.明确主体角色和功能,建立协调共生的班集体
虚拟课堂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个性特征的生命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其教与学行为方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一个完美的课堂,需要有不同角色、功能和分工,即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因此,为了建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协调共生的和谐班级,必须对其生态位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生态位的管理就是本着“互惠互利,协同共生”的原则,对虚拟课堂中的教师、助学者、小组成员和每个学生的角色、功能进行详细具体的界定。根据每一项教学内容和任务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作用,在获得自我发展的同时,服务于他人。
例如,在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成员的特长,确定学习领袖、学习督查、学习评价者等多种角色;在小组合作项目中,明确组长、各个小组成员的作用和任务,明确的分工有利于让每个主体在虚拟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2.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创建活力虚拟课堂
活动是角色展现自我的舞台,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滋养多样化课堂角色的土壤。多样化的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个性化需要,还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增添生态系统的活力。因此,为创建一个活力十足的虚拟课堂学习环境,需要充分发挥每种角色的功能和魅力,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注重不同的活动形式,让每位学习者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为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合作的学习者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线讨论活动可以为具有独特思想和智慧的学习者提供展示的舞台;学习评价活动可以为具有批判性思想的学生提供发表建议的机会;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为具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只有教师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多种个性并存的虚拟课堂中有发光的舞台。
生态环境是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以及开放共享的人际心理支持[18]。资源和工具可以为主体的发展提供物理环境的有效支持,人际心理环境可以为主体的发展提供心理和文化环境的支持。
1.创建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在虚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高度依赖于学习资源,表现为从资源中吸收、内化、转换其中的知识营养。多样化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在预设学习资源时,要保证学习资源呈现形式的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以及内容多样化等。例如,在网络课程中,围绕统一主题,尽可能采用文本、视频两种形式的呈现学习内容,尽可能提供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的学习资源。
2.提供多形式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工具,是进行知识建构和交互的技术。认知工具包括感知的工具、记忆的工具、理解的工具、问题解决的工具、协商建构的工具等。由于学生的认知风格、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的存在各种差异,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学习的需要,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以选择的认知工具。例如,可以把实时交流工具、异步交流工具、协作学习工具、共享工具、思维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等多种认知工具整合到网络课程平台中,可以为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3.营造积极的人际心理氛围
学习生态系统中共享开放的心理环境是学习主体对“群体的思想、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吸纳的前提[19],只有每个人抱有开放的心态,共享知识和智慧,才能实现真正自由的精神世界,才能为学习者提供真正的支持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创建学习共同体是营造积极人际心理氛围的有效途径。在共同体中,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体系下,个体之间所形成的是共生互惠生态关系。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同时,还能够惠及他人,为群体的发展做出贡献。这种关系使得个体产生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也能形成开放的、积极的群体心理氛围。
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充斥着学习的整个过程,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因而对于这种关系的管理至关重要。由于关系不能直接进行操控,只能寻求影响关系的直接因素进行操控。
1.促进资源生成,和谐主体与环境关系
虚拟课堂是现实课堂的拓展,网络课程资源的生成是主体维持活力的保障。“生成性”是当前提倡的一种生态教学理念,是学习者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之后主动建构所学知识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20]。用生成性的思想,实现网络课程资源“预设—生成—再次预设—再次生成”的过程,保证课堂的生命得以持续发展。
在虚拟课堂中,资源生成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对话的过程。在前期进行课程的设计时,教师要保留一定的宽度和弹性,方便日后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及时生成资源。在课堂中,实现资源的生成有五个步骤[21]:(1)开放性导入;(2)发掘“隐性资源”;(3)生成新问题;(4)过程生成;(5)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或活动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新的见解,从而使学习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当多种思想汇聚一堂时,新的问题或主题便应运而生,如此循环,新问题及学习者的隐性资源都是新生成的课程资源。资源生成的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判断、筛选。
虚拟课堂的和谐状态就是主体因子和环境因子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主体因子是具有个性特征的生命体,环境因子是多种因子组成的虚拟学习环境,为达到这两大因子的和谐状态,课程的设计者既要站在主体因子的角度,设计多样化的班级角色,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又要站在环境因子的角度,营造一个积极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制定个性化的班级规范。
2.改变主体行为,适应虚拟学习环境
主体与环境是相互适应的,为迎合主体的需求,资源的设计要站在主体的角度,同样为了适应学习的环境,主体需要改变自身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虚拟学习环境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强调学习主体的自主意识,与现实课堂相反的是,学习主体容易丧失集体归属感,丧失主体身份感,进而不能定位身份角色。因此,在虚拟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要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做到真正融入虚拟课堂这一特殊的群体中。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者要讲究团队合作的精神,抛弃“唯我独尊”的观念;在探究式学习中,就要怀着“满腔热情”积极探究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要乐于、善于分享和贡献。
教师是引导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因子,虚拟课堂中的教师与现实课堂中的教师因子相比,二者有不同的角色定位。虚拟课堂是一个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与时俱进”,及时为学生呈现一个新鲜、营养、健康的学习环境;同时与学生的关系也要由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变成协商对话的互动关系。
鉴于虚拟课堂显著的生态属性,依据生态学的思想和原理,从虚拟课堂的主体、环境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构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学习生态系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享受和利用环境满足自身需要和发展的同时,也会为虚拟班级、学习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
[1]王牧华, 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43-46.
[2]余嘉云,顾建梅.生态化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取向[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4-86.
[3]王牧华,另一双眼睛看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范式初探[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4):55-58.
[4]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 境遇性教学导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郑金洲.生成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7][18][19]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4):23-26.
[8]Siemens G. Learning Ecology,Communities, and Networks: Extending the Classroom[DB/OL].http://www.elearnspace.org/Articles/learning_communities.htm,2013-10-13.
[9]Richardson A.An Ecology of Learning and the Role of E-Learning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DB/OL].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07791.pdf,2013-10-11.
[10]Loma Uden , Ernesto Damiani.The future of E- learning: E-learning ecosystem[DB/OL].http://www.fcet.staffs.ac.uk/itw1/lorna_ince.pdf,2013-10-11.
[11]Chang.V,Guetl.C. E-Learning Ecosystem (ELES)-A Holistic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mall-to-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MEs)[ DB/OL].http://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4233744.htm,2013-10-12.
[12]张建同,何鸿.电子化学习生态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64-67.
[13]宿晓华.网络学习生态视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4]韩晓玲,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48-152.
[15]孙传远,刘玉梅.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2):54-59.
[16]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10):55-60.
[17]张立新,张丽霞.生态化虚拟环境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1]王清.生成性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张立新: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zlx@zjnu.cn)。
徐飞飞: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zjxuff@126.com)。
2013年12月10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G434
A
1006—9860(2014)02—0001—05
* 本文系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招标课题“网络课程的生态化设计与开发”(课题编号:ZJJYX2013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