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 媛 蒋小华 涂诗意 许 速 薛 迪
医疗服务提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仍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大背景。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对于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激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改善绩效、促进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从人员和设备配置两个方面分析2008年-2012年上海市某区(以下简称A区)公立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变化,并将A区与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平均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对比,为A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通过对A区所有公立综合性医院(以下简称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问卷调查、卫生信息系统现有数据的收集以及上海市现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了2008-2012年A区所有公立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和设备配备,并将部分数据资料与上海市总体状况进行比较。
2012年,A区综合性医院的平均人员总数为34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79.02%),比2008年增加了15.75%,临床医师数增加了13.5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人员总数为312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0.26%),比2008年增加了5.65%,但同期临床医师数下降了1.23%(见表1)。
2012年,A区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91.78%,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6.89%,均比2008年明显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62.09%,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比例为1.93%,本科学历者比2008年增加了24.63%,但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比2008年下降了(见表1)。
2012年,A区综合性医院临床医师中,高级职称者占26.67%,中级职称者占47.22%,高级和中级职称者人数分别比2008年增加7.62%和26.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医师中,高级职称者占5.14%,中级职称者占44.03%,高级和中级职称者人数分别比2008年降低了45.65%和5.10%(见表1)。
2012年A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为6.97张,比2008年降低了5.29%;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8.92人,增长率为2.99%。其中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为3.17人和3.80人,比2008年分别增长了2.62%和3.46%。与上海市总体比较,A区每千人口床位数较上海市平均水平低且仍有减少趋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包括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注册护士数也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见表2)。
表1 A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卫生人员及构成情况分析
表2 A区与上海市人均医疗资源配置状况的比较分析
2008-2012年,A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流入人员总数分别为1315人和1493人,均大于流出人员数(分别为931人和1140人),流入与流出比值分别为1.14和1.31。
2008-2012年,综合性医院新毕业生年招聘人数总体增加,2012年新毕业生招聘人员数占总流入人员数的53.54%,但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毕业生招聘人数明显减少,仅占总流入人员数的12.31%。此外,2008年-2012年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流出人员中,正常退休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31.69%和22.46%。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正常退休人员数占流出人员数的比例显著降低,综合性医院为18.1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6.85%(见表3、表4)。
表3 2008-2012年A区综合性医院的人员流入及流出状况分析
表4 2008-2012年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流入及流出状况分析
2012年,A区拥有MRI、CT和DSA数量分别为1台、11台和4台,按照常住人口计算,A区每万人口拥有MRI、CT和DSA分别为0.01台、0.11台和0.04台,是上海市平均水平的0.16、0.58和0.34倍。
2008-2012年,A区综合性医院用于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的累计投入为2.23亿元,其中政府投入比例由2008年的30.39%下降到2012年的17.82%。而此期间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于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的累计投入为7473.73万元,其中政府投入比例由2008年的29.73%上升到2012年的67.12%(见表5)。
表5 A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的投入分析
卫生资源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物质基础,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进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居民健康状况。2012年,A区每千人口床位数和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分别为6.97和64.80,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46、3.17和3.80。与上海市的总体水平相比,A区卫生资源相对匮乏,且有降低趋势。A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对薄弱,可能与近年来A区人口导入,卫生资源配置无法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有关。但是A区政府仍需关注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应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与区域人口增长而带来的需求增长相匹配。
2008-2012年A区综合性医院的人员总数和临床医师数增长13%~16%,使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满足社会医疗服务需求的能力有所增强,尤其是临床医师的学历提高和高级职称者的比例增加,为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但是同期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总数仅增加6%,临床医师数降低1%,硕士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临床医师数减少46%,可能会对A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带来不利影响。目前社会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较高,如何使社区临床医师的服务能力达到社区居民的期望,需要社会、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予以重视,并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A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与高校或其附属医院合作,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医师,提高他们的学历和职称层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人力资源是医疗服务供给链中的重要环节,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医疗机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核心条件。分析发现,A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流入与流出比值分别为1.14和1.31,但两类机构正常退休人员数占流出人员总数的比例持续降低,2012年分别降至18%和17%,提示A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正常流出人员明显增加。一般而言,造成离职的因素主要是工作负荷、工作环境、交通、薪酬、发展机会、个人价值实现等。为了留住医疗机构的优秀人才,A区应积极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完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薪酬和激励机制,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资源投入两个方面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
医疗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扭曲的补偿机制和薄弱的监管体系是困扰公立医院发展,并使其逐步偏离公益性轨道的重要原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和完善,能够推动医疗诊断水平和诊断质量的提高。2012年A区每万人口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数量(MRI、CT和DSA)较上海市平均水平低,公立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元以上设备政府投入的比例分别为17.82%和67.12%。为了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A区政府需增加对公立医疗机构大型设备的投入,在目前已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设备投入的基础上,还需关注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购置的需要,大型医疗设备应由政府全额购置,尽力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经营负担,保障公立医疗机构服务的公益性。
[1]徐建光,朱勤忠,薛迪,等.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8):567-569.
[2]黄二丹,李卫平.我国公立医院资源配置思路与测算[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5):23-26.
[3]中国法制出版社.关于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的指导意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4]贺买宏,王林,山危怡,等.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197-199.
[5]吕慈仙, 杨桂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 24-26.
[6]王芳,朱晓丽,丁雪.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2):108-110.
[7]李建, 张光鹏, 李颖, 等.中外卫生人力配置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 26(7): 507-510.
[8]罗娟,汪泓,崔开昌.上海市医疗资源配置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9, 26(5):466-472.
[9]曾雁冰,王颖,吕军,等.扭曲的补偿机制困扰医疗机构发展30年[J].中国卫生资源,2011,14(1):50-51,56.
[10]孙杨, 方鹏骞.监管内涵辨析:我国医院监管体系现状与改革[J].医学与社会,2011, 24(5):43-45.
[11]陈晋,杨义,蔡德芳,等.玉溪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1, 25(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