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的共生互动发展研究

2014-11-28 00:34谢方徐志文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0期
关键词:产业互动城镇化

谢方+徐志文

内容摘要:产业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经济载体,其结构调整、空间演进以及要素流动深刻影响着城镇化的格局以及质量。本文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以及共生的原则入手,对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产业共生互动的具体思路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产业 互动 聚集 城镇化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事情有两件: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自然这一断言俨然已成现实。在“中国速度”的城镇化进程中,许多挑战性问题已经初露端倪。其中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摩擦和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城市产业污染过度集中而引发的“四面霾伏”;小城镇造城运动中由于缺乏产业支撑而上演的“空城计”;农业由于城镇大规模粗放式扩张而生存空间不断萎缩无不是这一问题的真实写照。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空间演进以及由此而催生的要素流动作为城镇化在经济层面的重要内涵,其互动协调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城镇化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只有揭示城镇化与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客观规律,促进产业与城镇的和谐共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有保障。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

(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化的互动关系

对于城镇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一定的分歧,这是因为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和空间等诸多元素的综合现象,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特征描述。但总体来讲,城镇化的一个最典型的外在特征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一产业比值以及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在城镇不断兴起和聚集。这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主要体现为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演化的总体趋势不谋而合,事实上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演化可以视为同一经济现象不同视角的两种解释。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尤其是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这些非农部门转移,进而激发了非农产业分布比较集中的城镇的发展;城镇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和外在环境,比如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高效的产业分工协作网络。对于这种内在的互动,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过广泛的研究:如杨文举(2007)利用1978-2004年的样本空间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如陈晨子(2012)利用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构建EMC模型,对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郝俊卿、曹明明(2012)对关中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时序关系,并且低水平工业化以及低劳动吸纳力是导致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的根本原因。

(二)城镇化与产业空间演进的互动关系

城镇化除了在经济结构上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衍变特征以外,在空间上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演进特征,即农村地域和景观不断向城镇转换,城市空间不断向农村拓展。农村向城镇的变迁,为产业的空间演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郊区和一些中心城镇为例,由于城镇化战略的推动,其辖区内的路网、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之比较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兴起,许多拥挤在大中城市中的传统工业、制造业企业在城郊良好的产业环境吸引下不断外迁;除此之外,一些原来散布在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受集群经济效应的引导,纷纷向城镇的工业园区以及物流园区集中,从而优化了农村工业的空间布局。城镇化的发展为城乡工业转移和空间聚集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同时,产业的空间转移和演进也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这种动力同样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大中城市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域的扩散为这些地区提供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迁移集中,劳动力以及相关产业要素聚集的直接结果就是地区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以及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另一种则是乡镇企业在中心城镇工业园区的聚集会连锁性引发配套产业链的延伸,繁荣市场,从而为这些地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强劲的驱动力。对于城镇化和产业空间演进的内在关系,学者们同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徐维祥等(2005)对浙江省产业聚集带动小城市以及重点城镇繁荣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产业的空间聚集驱动城镇化发展找到了充分的依据。如樊杰(2010)等在对产业空间结构演进新机制阐述的基础上,对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带动区域城镇化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三)城镇化与产业要素流动的互动关系

城镇化之所以能与产业结构演化、产业空间演进之间产生紧密的互动关系,一个很重要的内在机制是城镇化与产业要素流动之间有高度的契合。城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城镇空间上不断聚集的过程,要素集聚水平所决定的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吸引力的大小。城镇化聚集要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以及市场两种路径。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建设,通常会主动推出一些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吸引城市产业资本以及技术向这些地区聚集。与此同时在市场利润法则的驱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原材料等产业要素也不断向这些地区集中,从而为城镇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演进创造了条件。当然产业要素的流动也会通过一定的反馈机制促进城镇规模的扩张以及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以大中城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例,由于受城市发展空间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许多与低端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产业要素纷纷向郊区农村转移,产业要素的梯度转移,一方面为大中城市高端业态的演进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广阔的空间,提升了大中城市城镇化的品质。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制造加工业等非农产业的兴起,大量早先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也纷纷回流,从而推动了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这种互动关系,曾福生(2010)从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入手,从反面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人、钱、地、信息这些城乡要素流通渠道的不畅通或者扭曲是我国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受阻的重要原因。辜胜阻、刘江日(2012)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入手,对传统人口、土地等要素驱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点评,认为要想实现城镇化高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创新性的科技以及信息要素引入就显得十分必要。endprint

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共生互动的原则

(一)产业发展要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和持续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活力之源,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如前文所述,不同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效率对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演进不仅要考虑自身高端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同时也要考虑对周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影响。“以城带乡”式的产业发展之路应该是我国长期坚守的发展原则。对于一些新兴的小城镇,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此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环境、自我完善、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应该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产业的兴旺,吸引更多来自城市和农村的生产要素在此集聚,小城镇才能真正走上一条“城镇因产业而兴,产业因城镇而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在空间概念上与城镇相对应的农村地区而言,其实也是城镇化的高度相关主体。其域内农业的集约程度、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着人、地等产业要素向城镇的释放以及城市资金、技术的融入,因此优化自身资源配置、推进城乡融合应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产业发展要能促进城乡社会的和谐和公平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体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向周边地区扩散,农民进入城市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然而城镇化的该项社会功能在我国出现了扭曲,主要表现为土地的城市化远远快于人口的城镇化。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间,我国城镇面积扩大了50%,而城镇人口却只增加了26%。我国城镇化对转移农民的歧视使得城乡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变得愈加尖锐。当然非人本城镇化的政策导向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其中产业发展的思路也值得推敲。产业过度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以及这些地区由于资源环境超载而主动设置或间接产生的户籍门槛其实也是这一矛盾潜在的原因。如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分布来看,2011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占到了总数的65.4%。此外中小城镇产业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以及由于产业基础薄弱而缺乏必要财力为农民工提供真正的“市民身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不但要考虑产业效率,更要关注产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文明的社会功能。

(三)产业发展要能保障资源环境的可持续

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而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要素人均拥有量十分匮乏的国家,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5,人均水资源仅为1/4,因此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问题十分突出,然而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稀缺的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是摊大饼式的城镇盲目扩张,一方面是低端水平的工业化大肆污染有限的水土资源,两者对资源环境掠夺式的开发,最终结果就是城镇化以及工业化不可持续,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巩固城镇化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应该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原则。只有确实变传统粗放的外延式发展为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经济稳定增长以及资源环境持续改善的目标才能得以兼顾。

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产业共生互动的具体思路

(一)努力实现合理的产业空间分类布局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两类产业发展问题十分突出,一类是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其结果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城市传统产业饱和而造成的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推动作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是小城镇由于没有产业的支撑,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可持续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种大中城市产业过度密集与新建小城镇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并存,直接导致了我国城镇化格局的“头重脚轻”,使得城乡产业互动变得有限而困难,社会一体化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另一类凸显的产业问题是产业形态在地区之间比较混乱:一方面是大中城市传统产业挤占了高端产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农村落后工业对农村有限水土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于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上述两类问题,科学规划产业形态,合理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第一,促进大中城市传统产业向中心镇(中心镇是指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各分区内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具有较强辐射作用和聚集能力、能有效带动周边农村的小城镇)转移升级,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科技金融服务等产业在大中城市的壮大创造更好的环境,同时通过中心镇的镶嵌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第二,促进现有的农村非农产业向中心镇聚集,从而减少分散落后的农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为农业的现代化、生态化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产业形态的选择上应尽量实现与社会、资源环境的互动和协调,具体的产业空间分类布局如图1所示。

比如在环境承载能力较高的中心镇,重点吸引改造后的传统工业来此聚集,同时布置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1.5次产业(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统称为1.5次产业,1.5次产业是传统农业融入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从而从空间以及产业协同的角度来促进城乡产业的协调共生。图1中中心城市和农村都是广义的概念,中心城市包括规模不同的各类城市以及伴生的卫星城等所形成的城市群;农村包括普通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以及自然村落。

(二)优化农村非农产业驱动与城市辐射带动相结合的城镇化路径

产业驱动的城镇化在我国长期存在着两种路径,一种是农村内生工业化的驱动,一种是城市辐射的带动。在第一种路径中,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利益主体为追求较高的非农产业效率纷纷转向工业生产,于是诱导劳动力非农化转移、非农产业要素聚集以及地区性专业市场的形成,从而为城镇的兴起提供了机会。我国浙江许多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就是这种农村工业内生驱动的结果。在城市辐射带动的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对城市产业资金和技术的吸纳。产业的梯度转移促生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小城镇的壮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当然上述两种产业推动型的城镇化目前都面临着不小的阻力。主要体现为两类:endprint

一类是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化水平低,不能有效聚集农村工业、承接城市产业。产业的兴旺有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则正是小城镇聚集机制运行物质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镇对周边资源和经济要素的吸引、聚集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取决于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发达程度。由于此类物质载体多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因此市场作用十分有限,必要的外源性干预和支持必不可少。具体要求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小城镇尤其是中心城镇必要的支持,加强辖区内特色工业园区以及物流平台的规划和建设,从而诱导乡镇企业以及城市迁移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具体的产业驱动路径如图2所示。

第二类阻力主要表现为要素驱动型产业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过去30年中,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红利”以及“人口红利”,然而随着资源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融入信息科技等创新要素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发展的方向。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城镇化高效持续的保障。只有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小城镇才能在稳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积攒经济能量,真正成为城镇化过程中融合城乡非农产业发展、中转城市辐射文明的核心力量。

(三)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城镇化作为一种动态演进的社会经济活动,来源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但同时它也为伴随其成长的工业以及农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由于阻碍城乡居民身份合理转化的体制性障碍长期存在,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要消除这种不同步可能给社会统筹发展所增加的阻力,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加快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在城镇的聚集,给予农村迁入的产业工人以市民待遇。产业的集聚,必然能够带动人口、消费、财富的集中,从而促进城镇文明的兴起。当然伴随着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上现代工业对农业的装备和改造,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自然会出现质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管理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优质高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出现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工业向城镇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正是上述三者内在互动关系的表现。由此可见,促进各类非农产业在城镇的兴起和聚集,让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真正享受到由产业文明所催发的城镇文明,我国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之间才能实现同步和谐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中所言,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穿插其中的重要经济内容,对其进程和形态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构建合理的产业网络、充分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实现产业兴旺与城镇兴起的互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才能变得更加平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参考研究,2002(5)

2.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1)

3.陈晨子,陈长春.产业结构、城镇化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ECM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6)

4.郝俊卿,曹明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12(1)

5.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6)

6.樊杰等.小尺度产业空间组织动向与园区规划对策[J].城市规划,2010(1)

7.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

8.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

9.李尚蒲等.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2(8)

10.陶特立,张莘植,吴强.中心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8(1)

11.胡厚国,徐涛松.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途径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8(1)

12.刘喜波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中心镇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3.周镇宏. 1.5次产业论[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4.冯云廷.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J].中国农村经济,2007(4)endprint

一类是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化水平低,不能有效聚集农村工业、承接城市产业。产业的兴旺有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则正是小城镇聚集机制运行物质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镇对周边资源和经济要素的吸引、聚集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取决于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发达程度。由于此类物质载体多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因此市场作用十分有限,必要的外源性干预和支持必不可少。具体要求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小城镇尤其是中心城镇必要的支持,加强辖区内特色工业园区以及物流平台的规划和建设,从而诱导乡镇企业以及城市迁移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具体的产业驱动路径如图2所示。

第二类阻力主要表现为要素驱动型产业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过去30年中,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红利”以及“人口红利”,然而随着资源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融入信息科技等创新要素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发展的方向。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城镇化高效持续的保障。只有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小城镇才能在稳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积攒经济能量,真正成为城镇化过程中融合城乡非农产业发展、中转城市辐射文明的核心力量。

(三)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城镇化作为一种动态演进的社会经济活动,来源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但同时它也为伴随其成长的工业以及农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由于阻碍城乡居民身份合理转化的体制性障碍长期存在,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要消除这种不同步可能给社会统筹发展所增加的阻力,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加快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在城镇的聚集,给予农村迁入的产业工人以市民待遇。产业的集聚,必然能够带动人口、消费、财富的集中,从而促进城镇文明的兴起。当然伴随着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上现代工业对农业的装备和改造,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自然会出现质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管理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优质高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出现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工业向城镇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正是上述三者内在互动关系的表现。由此可见,促进各类非农产业在城镇的兴起和聚集,让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真正享受到由产业文明所催发的城镇文明,我国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之间才能实现同步和谐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中所言,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穿插其中的重要经济内容,对其进程和形态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构建合理的产业网络、充分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实现产业兴旺与城镇兴起的互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才能变得更加平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参考研究,2002(5)

2.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1)

3.陈晨子,陈长春.产业结构、城镇化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ECM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6)

4.郝俊卿,曹明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12(1)

5.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6)

6.樊杰等.小尺度产业空间组织动向与园区规划对策[J].城市规划,2010(1)

7.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

8.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

9.李尚蒲等.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2(8)

10.陶特立,张莘植,吴强.中心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8(1)

11.胡厚国,徐涛松.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途径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8(1)

12.刘喜波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中心镇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3.周镇宏. 1.5次产业论[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4.冯云廷.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J].中国农村经济,2007(4)endprint

一类是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化水平低,不能有效聚集农村工业、承接城市产业。产业的兴旺有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则正是小城镇聚集机制运行物质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镇对周边资源和经济要素的吸引、聚集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取决于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发达程度。由于此类物质载体多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因此市场作用十分有限,必要的外源性干预和支持必不可少。具体要求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小城镇尤其是中心城镇必要的支持,加强辖区内特色工业园区以及物流平台的规划和建设,从而诱导乡镇企业以及城市迁移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具体的产业驱动路径如图2所示。

第二类阻力主要表现为要素驱动型产业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过去30年中,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红利”以及“人口红利”,然而随着资源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融入信息科技等创新要素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发展的方向。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城镇化高效持续的保障。只有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小城镇才能在稳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积攒经济能量,真正成为城镇化过程中融合城乡非农产业发展、中转城市辐射文明的核心力量。

(三)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城镇化作为一种动态演进的社会经济活动,来源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但同时它也为伴随其成长的工业以及农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由于阻碍城乡居民身份合理转化的体制性障碍长期存在,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要消除这种不同步可能给社会统筹发展所增加的阻力,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加快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在城镇的聚集,给予农村迁入的产业工人以市民待遇。产业的集聚,必然能够带动人口、消费、财富的集中,从而促进城镇文明的兴起。当然伴随着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上现代工业对农业的装备和改造,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自然会出现质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管理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优质高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出现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工业向城镇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正是上述三者内在互动关系的表现。由此可见,促进各类非农产业在城镇的兴起和聚集,让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真正享受到由产业文明所催发的城镇文明,我国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之间才能实现同步和谐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中所言,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从来没有完成,亦没有确切的形态。它是过去,是现在,更是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穿插其中的重要经济内容,对其进程和形态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构建合理的产业网络、充分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实现产业兴旺与城镇兴起的互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才能变得更加平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参考研究,2002(5)

2.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1)

3.陈晨子,陈长春.产业结构、城镇化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ECM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6)

4.郝俊卿,曹明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12(1)

5.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6)

6.樊杰等.小尺度产业空间组织动向与园区规划对策[J].城市规划,2010(1)

7.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

8.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

9.李尚蒲等.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2(8)

10.陶特立,张莘植,吴强.中心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8(1)

11.胡厚国,徐涛松.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途径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8(1)

12.刘喜波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中心镇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3.周镇宏. 1.5次产业论[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4.冯云廷.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J].中国农村经济,2007(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互动城镇化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