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评价研究

2014-11-28 08:0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理论课思政

罗 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一、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评价的必要性

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强化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开设了湖南职业教育互联网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作为一个网络虚拟学习平台,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同时,它又是以个人空间为基础,基于实名制进行的网络教学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真实性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云平台的这些优良特性,全国不少高职院校以此为载体,建设了数量颇丰的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进行网络教育教学。以长沙民政学院为例,从2010年始,“到2012年3月底,我院教师上传空间资源250万个,建立空间资源课程900多门”①,掀起了“空间教学革命”②。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网络学习平台,高职思政教师也不甘落后,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打碎、简约、泛在、集成的理念,对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解构重构,建设了依托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进行内容展示和教学活动的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

网络空间资源课程建设和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评价是网络空间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环节,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能促进前者的改进与持续发展。通过评价,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促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合理、规范、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求。最终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用能力等,培养高素质人才。而现在普遍存在“重建轻评”的现象,对于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的评价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难以实现设计者与开发人员对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改进与持续发展的追求。

二、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评价原则

基于互联网云平台而形成的一种新视角的网络课程——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在进行评价时,既要评价课程,又要评价技术,要以教学目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要求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内容、设计、功能、效果、效益等方面进行审定,并做出价值判断。而文中提到的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评价主要是指其运用效果的评价。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评价贯穿于课程设计、技术实现、教学应用等环节以及通过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进行教学所带来的教师、学生、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满意和认可程度。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美国路易斯安纳大学教授派纳认为:“课程是一种复杂的会话,是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之间的会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会话,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会话。”③而高职院校因其特殊的本质特征,在课程建设方面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④因此,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利益主体包括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价值呈现多元化,对课程评价要求多元参与。“并不仅限于其中的部分参与者,而是不同主体基于各自的特长,共同对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他们构成一种较为广泛的课程评价者联盟。”⑤故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评价的核心主体应包含:教师、学生、教育技术专家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专家、管理人员、企业等。

2、评价客体的职业化

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德国教育家布兰克茨最早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应当进行“范式转换”,即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从“学科系统化方式”向“遵循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转变。学科系统化课程按照知识系统性机械地认识社会、技术与个人的关系,重视“科学世界”的系统性,忽视“工作世界”的整体性,忽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无法实现学习的迁移性。⑥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评价中从单纯评价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转变为胜任某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高职思政理论课空间资源课程评价客体的职业化应特别强调其相应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目前网络空间资源课程是一个新事物,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也没有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一般都是各高职院校出台网络空间资源课程建设项目及相关验收标准,然后教师个人提出建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申请,学校同意立项,项目申请人进行建设,学校统一进行检查,确定这门网络空间资源课程是否合格。在这种评价方式下,高职网络课程开发者只是一味地在建设,一旦项目结束,检查或评奖完毕,则课程被搁置,网络课程的利用率实在低得可怜。为了改变这种境况,要求我们评价方式多样化,既要有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要有发展性评价,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网络课程的完善为本调适网络课程。

4、评价指标的科学化

网络空间资源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是课程内容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其二是课程资源实现最小化以便于及时更新,其三是课程能够利用网络互连功能将教学资源整合成应用模块。”⑦故我们在评价网络空间资源课程时切不可盲目模仿已有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模式,既要参考已有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又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多渠道地获取评价信息,保证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5、评价效果的模糊化

评价效果的模糊化主要是指在衡量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时,要善于掌握衡量这些思想因素的一定的模糊度,注意把数量资料和非数量资料结合起来,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充实,更具有说服力。这是因为在对学生的思想信息进行分析是会碰到大量的非计量因素。许多有关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因素是难以用数字精确计量的。例如,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到底提高了多少、道德品质好到什么程度等都是不不容易精确计量的。因此,在不能用数字精确地显示出来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模糊度,反而能使人获得更清楚、准确的认识。

三、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评价策略

遵循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借鉴当前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结合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特点,对高职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进行评价时,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专家、思政理论课学科专家、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各主体的作用,及时跟进,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首先是专家的评定。这里的专家包括教育技术专家和思政理论课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评判课程资源、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优缺点。而思政理论课学科专家主要从学科领域来评判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资源拓展的丰富性等。如下表一:

其次是教师和学生的评定。教师和学生是网络空间资源资源的直接受用者,在网络空间资源课程运用效果的评价中最有发言权。两者主要是在网络空间资源课程教学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反馈调查中,对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导向性和实用性等进行主观评价,如下表二:

再者是学校的评定。学校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统计相关数据,对思政理论课空间资源课程的运用效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如下表三:

最后是企业的评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直接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因此思政理论课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运用效果评价离不开企业。其主要任务是对网络空间资源课程的建设如何实现与企业的对接提供指导性意见,如下表四:

注 释:

①刘洪宇.互联网空间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运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3.

②刘洪宇.空间革命一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

③李亚东.校本化课程评价的常用模式[J].中小学管理,2004,(5):32.

④刘洪宇.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8,(21):10.

⑤林德全.论课程评价多元化的若干关键问题[J].天中学刊,2006,(21):21.

⑥[德]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等.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7.

⑦谢泉峰.核爆式空间课程设计——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突破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79.

[1]王正华.网络课程评价新体系的构建刍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2]张润之,张进宝,陈庚.网络课程质量评价实践及学术研究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1,(4).

[3]穆肃.关于教学网站有效性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4]常志英.网络学习评价的内容与实施原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5]刘红,刘迎春.对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8).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