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

2014-11-28 02:08王丽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习者课程

张 生,王丽丽,苏 梅,齐 媛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北京 100875;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8)

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

张 生1,王丽丽1,苏 梅1,齐 媛2①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北京 100875;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8)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微课的研究视角从理论分析转移到了实践模式,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该文首先对以往国内外有关微课程设计的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出设计微课程时需考虑的关键要点;然后结合多元文化教育、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通用设计等先进理念,从对象、内容、应用、技术四个角度来考查微课程的设计要素,建构起微课程设计要素的系统结构。

微课程;设计要素;对象;内容;应用;技术

一、引言

微课程是“微时代”在线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以其易获得性、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等特点满足了广大用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需求[1]。微课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不仅可用于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也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但对微课程的概念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采用微课程较为宽泛的概念,即以集中阐述特定主题的微视频为核心,辅以评价、交互等教学支持服务的一种课程形态。

当前微课程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其对于区县教育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学困生等弱势群体的意义和价值正在得到挖掘。近几年,上至教育部(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微课大赛”[2])下至区县甚至学校纷纷举行微课程大赛和评比。很多学者也对微课程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微课程设计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明确微课程设计要素的结构和内涵对于指导和引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微课程设计现状

目前,国内外没有直接关于微课程设计要素的文献阐述,但不少学者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中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提到了微课程设计要素的相关内容,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

1.微课程研究视角的转移

梁乐明等[3]人在精简原有网络课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添加能够反映微课程特征的评价指标,最终将微课程评价指标划分成教学、社会、技术3个维度,8个变量,31个指标;黄建军[4]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提出微课程设计模板;张一春[5]在微课程的研究中提到“教学应用”这一指标,指出微课程设计时应关注微课程在校内外的应用。具体设计要素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微课程设计要素

从上页表1中对国内外微课程设计相关文献的归纳中可以发现,关于微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集中在2013年,研究者从关注微课程的概念、价值和意义逐步转向关注微课程的核心内容研究。关注的侧重点为教学内容、微课程面向的对象、课程类型等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微课程设计要素频数统计表

从表2中可以发现:关于微课程设计因素出现频次最高的分别是教学任务、目的、内容和面向对象,由此指明进行微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微课程的面向对象、微课程具体要呈现的内容以及内容的来源。除以上共性外,不同研究者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特性,如分析的文献中分别只有一位研究者提出在微课程的设计中要考虑微课程面向的学科、年级教材以及教学应用。

2.微课程设计要素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学者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设计微课程的重要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设计对象

很多的研究者都指出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微课程的对象。梁乐明认为微课程应扎根于现实课堂,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6];黄建军在提出的微课程设计模板中指出要对微课程适用的对象进行描述[7];寻素华认为学生在微课程学习时有不同的体验和进度,应该对学习对象进行分析[8];Liu Xiaohong,Wang Lisi[9]指出录制微课程时必须有清晰的对象,宽泛的对象不能保证微课程的效果。可见微课程建设中考虑微课程的对象已得到很多研究者的重视。

(2)确保技术支持

技术因素是录制微课程的重要方面。黄建军等人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详细说明了微课程具体的制作技术要求,包括:电脑的分辨率,内容、图片、文字、声音以及微课程的时间要求等[10];国外学者指出在微课程录制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包括鼠标的移动、画面感、声音等,格式转换、上传管理等[11]。因此确保微课程的技术支持同样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3)规范设计内容

虽然研究者在微课程的内容方面有不同的表述,但都认为内容在微课程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它作为微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寻素华在微课程的应用研究中指出应根据制定的教材,由有经验的学科教师确定知识框图[12];有学者认为微课程设计时要结合教学任务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并解构成微课程资源[13];刘名卓指出要按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14]。

(4)注重应用模式

目前国内微课应用研究的对象多以起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为主,也有少部分关于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学的应用研究[15]。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思考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的关系,梁乐明等人提出作为核心教学资源的微视频在课堂中承担不同角色、教师应用模式与学生应用模式不同等观点[16],但是对于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具体考虑应用模式问题还缺乏系统的思考。

三、微课程设计要素解析

从上述研究出发,我们初步构建了对象、内容、应用、技术四个方向,并对每个方向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

1.对象

(1)对象的文化属性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的设计开发面向着更为复杂的对象。文化背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应对学习者多元化的问题,平等对待不同群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Gloria Ladson-Billings提出“文化相关教学”[17]这一概念,旨在运用不同背景学生的文化知识、先前经验和学习方式来促进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这种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涉及每个学科,还涉及每个学生。参考Anita Woolfolk[18]的分类方法,我们将微课程使用对象的这一多元文化属性进一步分为性别、社会地位、种族民族三个子维度。

a.性别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Linn的研究显示男性在执行空间认知任务时的表现往往好于女性[19]。在思维上,女生的思维倾向于模仿和复现,注意细节但常常不能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决断性较差。男生思维倾向于独立性、创造性、概括性和决断性,他们较能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但容易忽略细节[20]。此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性别差异对待也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如男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被提问的次数比女学生多80%,老师等待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比女学生长,而且给予的反馈也更详细。小学教师会花更多时间辅导男学生数学和女学生阅读[21]。微课程的设计与使用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这要求我们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要有针对性,体现差异,减少偏见。

b.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不仅带来受教育机会的不均,对教育质量和效果也具有重大影响。Entwisle,Alexander和Olson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低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在校期间阅读和数学的学习成绩是没有明显差异的,但是在暑假期间,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停止了学习上的发展,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学生则在学业上继续进步[22]。再如,贫穷的学生可能会穿旧的衣服,说方言,或者对远离自己日常生活的课本内容和学校活动不感兴趣,进而渐渐产生低的学业自我概念。因此,他们的社会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资源及同伴文化等都应该在课程设计中被考虑。

c.种族和民族

这里谈到的种族、民族主要是指那些得不到平等对待的群体。这种歧视主要来源于对非主流文化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不仅教育者会受到这种偏见的影响,学习者自身对此也非常敏感。Joshua Aronson等人研究了美国黑种人和白种人大学生处在刻板印象的威胁中时的表现。主试告诉一组被试实验的目的是要精确地测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果这一组的黑种人学生解决问题的数量只有白种人的一半。而在另一组主试告诉被试实验的目的是想了解口语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而不是测量个人能力,黑种人和白种人的解题数量没有显著差异[23]。设计良好的微课程资源将有助于消除来自刻板印象的威胁。

(2)对象的个体属性

目前对个体属性的研究主要涉及年龄、智能、学习风格等等。按学习或认知风格分类是目前学习资源开发的一种思路,但其合理性一直未得到确认。在对学习风格量表进行广泛检验之后,英国学习技能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总结道:“关于对学习风格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表明,它们不应该用于教育或商业领域”[24]。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也明确指出支持认知风格理论的证据不足,教学方法没有必要与孩子偏好的认知风格吻合[25]。因此对个体属性的考察我们主要集中于年龄和智能层面。

2.内容

(1)微课程内容的基本属性

年级、学科、教材和认知能力有着直接关系。不同的年级、学科、教材所要求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科、年级、教材应设计相对应的微课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同样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所在的年级,以及学生在该阶段所具有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学科与学科之间虽有共性,但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且不同学科所考查的认知能力有所不同。不同教材的内容编排、逻辑体系也有所不同,所要展现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在设计微课程时要分别考虑年级、学科、教材这三个课程内容的基本属性。

(2)微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鉴于目前对微课程的认识尚存在不足,许多微课程的设计者在内容的选取上着重于根据课标、考纲、教材等相关材料标示出教学重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等[26][27]来录制,这使得微课程内容呈现“点”状,碎片化[28],很多学生只注重知识点的掌握,不注意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表明,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分解成不同粒度的知识点,使用图或树的结构将它们组织起来是比较适宜的知识组织和表现形式[29]。知识树是知识点及其关系的集合,具有对称性、良好图形、连续性等特点,直观展现了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的所有相关知识点间复杂的层次关系(辈份关系、依赖关系、参考关系、兄弟关系、游离关系等)[30]。知识树的呈现满足了学习者保持知识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条理性需求,因此在微课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厘清知识点间的层级关系,建立不同学科专业的“微课知识树”。

(3)微课程内容的目标性

教学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不同类型的学习需要不同的教学设计,“分类而教”已成为教学设计者的共识。在众多分类中,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业界反响巨大,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其本质是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将复杂的学习行为按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分成六个等级,没有很好地迎合现代教学理念[31]。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代表学习理论。其以学习者内部行为模式(如下页图1所示)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按照人的意识控制的强弱,将教育目标分为四大系统,即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和知识系统[32][33],如下页图2所示。在马扎诺看来,当有新任务出现时,自我系统决定是否接受,如果决定介入,接下来就由元认知系统提出相关的目标与策略,接着由认知系统处理相关的信息,然后再借助已经存贮的知识系统进行加工。微课程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因此对微课程设计来说,参考马扎诺的目标分类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图1 人的行为模式

图2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二维框架

(4)微课程内容的层次性

笔者分析国内网易公开课中TED以及可汗学院的微课程内容的评论发现:学习者对微课程内容评论观点不一,有的学习者反映内容浅显易懂,有的则反映讲授内容偏颇。由此可见微课程在时间上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但是在内容接受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者认知水平的差异,并没有达到预想的“个性化”。因此设计“分层微课”是有必要的。通过分层促使一般能力层次学习者达到充分认识的目的,促使低能力层次学习者达到熟知的要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3.应用

(1)应用时机

在国外,较为成功的模式是将微课程(在线视频课程)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国内研究者也在尝试从此入手改变传统教学课堂,换言之,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但这要求学习者要有很强的自主性,并对学生的家庭物质条件具有一定的挑战,对于留守、流动儿童、学困生等特殊群体较难实现。有研究者指出若将微课程引入课堂之中,即在上课前几分钟观看预习微视频,在下课前几分钟观看复习微视频,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34]。为此,从国内实际出发,我们将微课的应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种应用时机。

(2)应用过程中的生成

微课程以微视频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学习内容的单向传递。在微课程的设计应用中,学习的生成性也是必需关注的要素之一。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互性,二是开放性。微课程的交互水平不仅包括微视频本身的交互水平,还包括配套的教学资源的交互性。从开放性的角度看,微课程应该允许学习者和教师进行编辑重组,这有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以及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再次利用。

(3)学习支持服务

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是对微课程应用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学生来说,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提供学习评价,内置必要的学习支持,如学习管理、认知工具等,提供知识地图,智能化推送学习资源等等。对教师来说,则意味着提供教研所需要的教学课件、教案,提供在线讨论、知识管理等教研支持与服务等等。

4.技术

微课程的技术层面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一方面体现为设计呈现的通用性,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技术产品的各项属性上。

在微课程的技术设计层面,学习通用设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念。学习通用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框架,该理念强调运用多种方法,使教学适合于不同情境中、不同背景、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认知障碍学习者的需要,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35]。如用不同的感觉通道传递相同信息,以用户可以调整的形式呈现信息,为语音配上字幕或语音识别功能,添加重音和韵律的视觉类比物、声效或声音警示的视觉等价物[36]。学习通用设计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通用性的设计方案,以一种简约的方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避免了过度区分的使用方式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负担,也更好地支持了资源重组及再利用。

另一方面,微课程的传统技术属性也需要加以界定。如格式、大小、版本信息;是否易于不同终端访问、浏览、使用;是否可添加元数据、社会性标签,以方便学习者检索;是否使用免费源代码,便于跨平台传播等等。

四、微课程设计要素

本研究在相关的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吸收多元文化教育、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通用设计等先进理念,从对象、内容、应用、技术四个角度来考虑微课程的设计要素,最终得出如下页图3所示的微课程设计要素结构。

图3 微课程设计的要素结构

该结构的提出兼顾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求。基于文献梳理,我们了解到对象设计在微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微课程满足个性化需求前提下,面向不同对象要设计不同的微课程。以使用对象的不同为例,教师群体对于微课程的需求主要在于发展个人教学技能;学生群体主要是在温故知新;家长群体主要是用于辅助儿童教育。技术层面的要求则是保障微课程呈现及利用的重要基础。相比较前两者来说,微课程的内容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好的内容设计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动力的主要依据。结合布鲁姆与马扎诺的教育目标分类更加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不同能力水平的个体接受最优化的微课程教学内容,更加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当然好的资源也需要有指导性的应用,微课程不同的应用方式会引发不同的影响效果。

虽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微课程设计的各种相关影响因素,并搜集各种文献来支持和论证,但框架的提出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相应实践的验证,通过实践验证框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将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1][4][7][10]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2][27]中国微课[DB/OL].http://www.cnweike.cn,2014-05-09.

[3][6][13][16]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究.2013,(1):67-75.

[5]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0.

[8][12]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23-126.

[9][11]Liu, X., & Wang, L.. The analysis on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college microlecture[J].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2013,3(6): 65-70.

[14]刘名卓.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15]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17][18][21][22][23][24]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84-185.

[19]于庆宝,鹿麒麟,唐一源.旋转中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08,(5):687-691.

[20]罗其波.中学生心理的性别差异与教育[DB/OL].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217073.jspx,2013-11-03.

[25]丹尼尔·T·威林厄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2-129.

[26]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28]王琦,余胜泉.从学习元看微课评价的设计[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2-25.

[29]徐明发,聂承启.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知识表示模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版),1997,(2) :39-44.

[30]胡宁静,谢深泉.ICAI课件的领域知识库中知识点间联系的划分[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0,(1):46-48.

[31][32]陆灵明,莫永华.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马氏理论”对“布氏框架”的超越[J].远程教育杂志,2012,(1):79-84.

[33]Marzano,Robert J.The new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M].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2007.11-16.

[3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4):46-51.

[35]周加仙.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于脑与认知科学的通用教学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5-20.

[36]盛群力,董 皑,王文智,王静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三表”的原理与策略—CAST通用学习设计指南[J].当代教师教育,2009,(1):11-19.

张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与教育测量(zhangsheng@bnu.edu.cn)。

齐媛: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与技术(qiy@nies.net.cn)。

2014年6月15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The Design of Mico-course Index

Zhang Sheng1,Wang Lili1,Su Mei1,Qi Yuan2
(1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2. Research Center for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Beijing 100088)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udents’ stud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research perspective shift from theoretical study to the practical mod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studies related to micro-course design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summarized the key points when designing the micro-courses. Then we combin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new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ogether with advanced concept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design elements of micro-courses from the aspect of object, content,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 At last, we construct a structure system of design elements of micro-courses

Micro-course; Design Elements; Object; Cont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434

A

1006—9860(2014)09—0072—06

*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 CCA130135)、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AJA1213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微课程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GY2013XDY73)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① 齐媛为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学习者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秋明月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