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年,李凌云,孙祯祥
(1.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淮北 235000; 2.南京晓庄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3.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绩效视野中精品课程建设、应用与评价的研究*
张家年1,李凌云2,孙祯祥3
(1.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淮北 235000; 2.南京晓庄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3.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精品课程战略的实施和普及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在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中也存在着绩效水平低下的问题。该文在对H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精品课程中存在着绩效问题,并分析了原因之所在。然后,从学习绩效、教学绩效和管理绩效三个层面对影响精品课程的绩效评价因素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精品课程开发和应用绩效改善的措施。
精品课程;学习绩效;教学绩效;管理绩效;绩效评价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并提出要“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1]教育部还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高校和社会开放。”[2]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仍将是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应该说我国在精品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对网络精品课程开发和应用绩效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对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绩效缺乏有效的评价,如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只有投入而没有绩效评价必将难以为继。精品课程的成本投入与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教学者的教学绩效以及管理者的管理绩效之间关系如何?精品课程的绩效评价包含哪些因素?本文试从绩效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视角出发,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高校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如何提升和改善教学者、学习者和管理者绩效水平的措施。
我国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起步于2003年,是为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而提出的教育战略。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3]。这里的“一流”就是要求精品课程能够维持学习者、教学人员和管理者各主体的较高绩效水平。精品课程“示范性”之目的是为了促进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保证精品课程应用的高效力,以提升教学和学习的绩效水平,特别是学习者的绩效水平。那么,何为绩效(Performance)?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为了实现其绩效的提升,将不断地采取绩效评价以促进绩效改善。绩效改善(Performance Improvement)是指在企业生产、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在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激励下,改善和提高相关人员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和作业绩效,高质量完成其相应的绩效目标和任务,从而实现组织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把绩效的相关概念延展至精品课程建设、应用和评价中,就是换一个视角看待精品课程的建设、应用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精品课程涉及主体的不同,本文将精品课程的绩效分为教学绩效、学习绩效和组织管理绩效,分别对应于教学人员、学习者和管理者。
国内对于精品课程绩效的研究不多,不过有不少研究者从精品课程的质量、使用效率、评价机制、资源教学有效性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如,罗双兰和李文华对我国精品课程与MIT的开放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精品课程质量和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4];王琳等人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用来评价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监控精品课程的使用[5];王佑镁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精品课程教学有效性水平偏低[6]。
在国外,美国学者Michael Molenda曾专门撰文谈到改进学习者个体的绩效、教师和设计者的绩效以及组织(教育、培训机构)的绩效的问题[7]。绩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主体作业结果的有效输出量,绩效的改善和维持是保证绩效高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如Sanne Dijkstra等人曾把学生的学习绩效水平划分三个层次:最低绩效水平、中等绩效水平和最高绩效水平,并提出每个层级对应的绩效内容和实施的绩效策略[8]; Keith Tyler-Smith和Ormond Simpson等人曾研究在e-Learning中的学生保持率低的原因[9][10];Sheri L. Rawls在“通过技术创造未来”会议上谈及运用技术的手段来提高注册率和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绩效[11]。
虽然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揭示精品课程建设、应用和评价中存在的绩效问题,且也提出了一些绩效改善的应对策略,但是这些研究并没能系统阐述精品课程中教学绩效、学习绩效和管理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提出全面的、客观的绩效评价手段、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系统的绩效是涉及到系统所有要素的协同作用效果,所以精品课程的绩效改善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绩效、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管理者的管理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放入到精品课程中加以研究。
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为我国高校高等教学改革提供了一股清新空气,该项目开展至今,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有力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为师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助推作用。但也毋庸讳言,在精品课程开发和应用水平还未达到其追求的“一流”,且存在诸多绩效问题。
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精力投放在建设上,而这里的建设甚至只停留在课程“上网”层面上,相当一部分精品课程上网之后的建设、应用不尽如人意。精品课程的教学绩效水平低下,与“一流”差距甚远。
以H大学为例,笔者曾对该校精品课程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多数精品课程开发伊始,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的开发和应用规划,人、财、物投入是不均衡的,一般在精品课程建设初期,在课程的申报与规划、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开发、课程视频的拍摄与制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耗费投入相对较大。而在精品课程应用和维护阶段,主要成本在于课程网站常态化运营、课程网站后台的技术维护以及相应的管理等方面(这方面的成本主要由学校承担),但精品课程所有者、开发者在此阶段的(教与学)成本投入很少。在精品课程建设周期末段,课程所有者或开发者投入的成本在于如何完成精品课程申报时所承诺的任务。
笔者在H大学进行了4个年度(2008-2012)大学三年级的不同专业学生使用精品课程的调查,发现利用精品课程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比例很低。尽管H大学每年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但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据调查,85%学生并不知道本专业已开发相关精品课程,说明精品课程开发者、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并没有向潜在的使用对象宣传、推介自己开发的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的最终使用者是学习者,他们并不能自动获知自己感兴趣的精品课程上线,需要教师去推介、引导,甚至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从而实现混合式教学或学习,拓宽学习者的学习途径。如果教师把课堂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开发当做两张皮,则必然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教师把课堂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应用当作平行线,将永不会交汇。因此,这类精品课程的教学绩效以及学生的学习绩效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H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站中,较多的课程是一个模板,多个课程共享,只是内容置换了,导致“千人一面”,说明多数课程开发者机械地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建设规范和评审标准来进行,严谨过度,灵活不足。另外,精品课程所有者或开发者只重视精品课程的完整性开发,对于如何设计和开发适合网络教学或者混合式网络教学的课程内容并没有体现出来,多数精品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还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只是现实课堂教学的翻版和“搬家”,所以,多数精品课程也就无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据H大学知悉本专业精品课程的学生在精品课程中学习时长的调查,进入精品课程中学习时长达20分钟以上的学生仅占5%,有8%的学生偶尔进入精品课程,只是浏览一下课程框架,下载某个课件,时长为5分钟左右。而87%的学生,进入精品课程网站后,匆匆浏览,随即离开,任何学习行为都没有发生。与投入成本相比,精品课程使用的绩效低下。
精品课程最终使用者是学习者,因此精品课程的开发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使精品课程内容、形式和过程更适合潜在学习者。而在大多数精品课程实际开发过程中,精品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是以“教学者”为中心,对照课程评价标准进行“填空式”的设计和开发,学校遴选精品课程资助对象时,通过部分专家(不含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评价标准进行评选,有的学校甚至把主持人科研成果作为评选重要的参考依据。
从2003年至今国家已经建设了4000余门精品课程,而各省和各学校的精品课程数量可能远超过20000余门。然而很多精品课程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没有按照学科或专业在网络上进行跨学科、跨校际的链接,因而在精品课程应用过程中,缺乏形成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可供教师使用和学生学习的课程选择范围狭窄也是绩效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
H校已建立精品课程70多门,省级精品课程近20门,2012获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6门。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虽然精品课程规模逐渐扩大,但没能形成规模效应,与专业数量相比较还是偏少;其次,没能把现有精品课程资源(包括外校开发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一般为3年,建设周期结束,似乎精品课程生命周期就同步结束,没能进一步维护、更新和完善,在对H大学精品课程的链接检查后,发现2007年省级精品课程中只有1门精品课程链接正常,同样的情形在其他高校中屡见不鲜。很多基础性课程在我国所有大学中均有建设,内容雷同,方法类似,课程框架体系并无太大区别,从网络资源冗余性来看,冗余度高,即是精品课程的重复建设,其实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绩效低下。
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创新并没有给精品课程建设带来相应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从H大学的精品课程可以看出,90%的课程建设是把教材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堂视频等传统的教学材料以数字化的形式投诸于网络中,或是把一些网络资源堆砌于精品课程之中,似乎这就是网络课程了。却忽视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没有把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与精品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观念没有更新,新瓶装老酒。这样的精品课程,也是造成大多学生短时间地浏览即离开、绩效维持时间短、使用或学习效果很差的重要原因。这说明在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精品课程开发者、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教学理念仍旧停留在课堂教学思维和模式中,从而把网络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环境混为一谈,想当然地把课堂教学那一套照搬至网络课程中,只是换了个外套而已,这种现象在高校精品课程中较为普遍,其问题核心是精品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没掌握网络教学的相关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实践范例,并运用之于教学实践中。
基于以上的分析,不计成本及绩效回报的精品课程开发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虽然是以H大学的精品课程为例,但是从现有研究的成果来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精品课程开发和应用绩效包括哪些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去改善和提高精品课程的绩效?
网络教育中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管理者,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应用和管理是一个整体。根据精品课程中的主体不同可将精品课程的绩效分为教师的教学绩效、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管理者的管理绩效。当然,精品课程绩效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学习者的学习绩效,而教师的教学绩效和管理者的管理绩效最终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绩效上,或者说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者的管理是为学习者的学习而服务的。因此,教师的教学绩效和管理者的管理绩效水平将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水平,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精品课程的绩效因素及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学习者的学习绩效主要体现在精品课程网站中学习效果的数量和质量参数上,包括学习者的参与比例、学习频次、学习时长、学习者间的交互频次、学习者提交作业的次数以及学习者作业完成的质量等方面。
教师的教学绩效则体现在精品课程的使用上,包括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长、在线答疑情况以及和学生进行交互的频率、对精品课程进行更新的频次、精品课程中的资源被浏览和下载的流量等方面的因素。
精品课程开发完成后,交由学校统一发布上线和进行集中管理,因此,精品课程管理者的管理是精品课程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管理者的管理绩效包括:管理者投入的人力、管理者在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参与的频次、管理者的管理时长、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交互频次、对课程平台进行维护等方面。
那么,如何改善精品课程的绩效水平?通过以上对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以及精品课程绩效构造分析,精品课程的绩效改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理念的更新
课程开发者和管理者的头脑中应秉持这样的理念:首先,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是为了应用,不只是为了申报而建设,申报只是手段,应用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目标,即精品课程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水平;其次,精品课程的开发应该根据学科课程、学习者以及网络教学的特点进行设计和开发,有的放矢,不能仅是课本、课堂的翻版,而是符合网络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再次,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不能仅从教学者角度进行开发,精品课程应用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习者,因此,要不遗余力地向学习者推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的网络学习动机,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学习中,否则建好之后放置于网络空间中一隅,无人问津,绩效也就无从谈起;最后,精品课程管理者应建立起精品课程的绩效评价机制,不能一建了之,应以动态的绩效评价机制去考核,未达标、绩效低下的课程予以删除,追回剩余经费并予以公示以警示他者。
2.精品课程应摒弃重复建设之路
重复建设体现在:一是同一课程多个学校重复建设,二是精品课程与实体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上的重复。重复建设就说明了存在资源浪费(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因此,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建设精品课程之初,就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决策和筛选候选精品课程。首先,在精品课程规划上应选择本学校的优势学科或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的课程,优先资助那些惠及面更广、绩效目标更易实现的课程,而不是采取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或将指标进行计划式地分配;其次,在精品课程规划上,如果已有同类精品课程上网(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爱课程等),且与之相比本校课程并无更优之内容,则应尽量避免再度建设,可直接通过链接或进行合作之方式(以较小代价获最大收益)引入他校已建的优质精品课程为本校师生所用,这也体现网络精品课程本身的共享理念;最后,在精品课程的立项遴选阶段,将与实体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雷同的候选精品课程(其实质是实体教学的翻版)剔除,而尽可能选择那些符合网络教育特点,能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精品课程。
3.精品课程应实行绩效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促改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财力资源,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绩效,精品课程的建设就是失败的。因此,应该对精品课程进行绩效评价,以评促建,而不是先建后评或只建不评。另外,还要对精品课程进行绩效评价,目的是以评促用和以评促改。根据精品课程绩效维度进行考核,即教学绩效、管理绩效和学习绩效的评价(见上页图)。分别对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精品课程的学习者、精品课程的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精品课程的绩效高低取决于产出和投入比,精品课程的投入即为精品课程开发、应用和管理中投入的各种成本之和,包括开发者、管理者的人力投入和学校的资金投入等,它是决定精品课程的绩效水平的分母,分子是教学绩效、学习绩效和管理绩效之和,其中学习绩效占比系数要占绝对位置。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管理者和学习者的绩效?
(1)对于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绩效评价。他(她)们既是精品课程的开发者,同时也是精品课程使用者之一,在教师教学绩效的主要参数指标中:课堂教学中精品课程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的参数显示了主讲教师(开发者)自己是否在使用精品课程,以及对待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的实际观念和态度;使用的频次和时长显示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反映了精品课程使用的积极性。教师或辅导人员为学习者答疑解惑,以及和学习者交互的频率是衡量教学者对于自己的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关心如何;精品课程的更新频次则说明使用者在不断完善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精品课程的下载流量(浏览、下载和交互)能从数量上客观反映课程内容、资源被教师和学习者使用的状况。
(2)对于精品课程学习者的绩效评价。他们的学习绩效是精品课程绩效水平的核心,这里将学习绩效化为一些具体可测量可观察的参数进行统计和描述,将能直接量化出学习者的学习绩效。精品课程所在学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参与比例很好说明了精品课程的受益面的大小(采用比例参数可能比单纯采用人数多少来衡量受益面大小更科学,因为不同专业人数规模不等)。学习者的学习频率是学习者在课程周期中参与学习次数的平均值,学习时长是所有学习者单次在线学习时长的平均值,这两个参数反映了学习者在精品课程中参与学习的深入程度,学习者交互频率反映了学习者与教师和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情况,学习者的作业次数反映了学习者在精品课程中学习的持续性,学习者的作业质量则直接反映了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对于精品课程绩效管理者的绩效评价。这部分是在精品课程评价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即管理者的管理绩效。管理者的参与人数反映了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的重视程度,应有专人负责精品课程生命周期的管理;管理者的参与频次是指管理者登录后台实施管理的次数和频度,管理者的管理时长是指管理者登录后台实施管理行为的时间长短,这两个参数可以从后台管理日志中获取,从而了解管理人员在精品课程中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管理者与教师、学生的交互次数多少说明了管理者能够针对师生反映的精品课程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解决的程度;管理者对精品课程平台的维护主要是指管理者根据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教育的不断深入能够适时地、渐进性地升级和维护课程平台的功能,以使精品课程平台始终为广大师生提供质量最佳的服务。
这里要强调的是上述绩效考核中的大部分指标和参数都可以从精品课程平台中的后台数据库中获取,精品课程网站日志记录可以反映上述绩效指标参数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在精品课程网站中加入一些站点统计工具以获取这些参数和数据,其他一些质性和量的指标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因此精品课程的绩效评价结果将会客观和公正地反映精品课程绩效状态。
4.精品课程的后期管理
精品课程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周期结束并不意味着精品课程生命随之结束,学校应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删除和更新,如一些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伍和通过绩效评价发现绩效水平低下的精品课程应予以停止维护,删除链接;一些受学习者欢迎的、教学效果较好或在绩效考核中表现优秀的精品课程则可给予后续支持和资助,以帮助精品课程能进一步更新以适应新的网络教育环境。
总之,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应当以绩效进行量化和考核,以促进精品课程绩效水平的提高,既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提高教师的教学绩效水平和管理者的绩效水平。以绩效视野来评价精品课程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把教学绩效、学习绩效和管理绩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评价,这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生命周期的评价,从而能够改变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管建不管用、绩效水平普遍低下等问题。
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已逾十年,累积丰富的、海量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十年也恰是教育信息技术激烈变革的时代,各种网络技术应用推陈出新,精品课程的形式已经转向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已经成为网络课程的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我国的网易公开课和爱课程(iCourse),以及Coursera、Udacity、edX网络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网络学习机遇。如何评价其绩效,不断改善和提高其绩效水平等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外在形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其内在的功能指向,即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因此,绩效评价仍可作为这类网络教育评价之利器。
[1] 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2012-3-20.
[2]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edu.cn/gao_jiao_788/20120423/t20120423_768680.shtml,2012-4-13.
[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010/109658.html, 2011-10-04.
[4] 罗双兰, 李文华. 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 2006,(2): 41-44.
[5] 王琳, 栾开政, 张会杰. MIT开放课程的评价及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7): 48-50.
[6] 王佑镁.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0,(5): 83-87.
[7] 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 等著. 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M]. 程东元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2-67.
[8] Sanne Dijkstra. etc.. Plans, Procedures, and Theories to Solv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blems[M].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7.
[9] Keith Tyler-Smith. Early Attrition among First Time eLearners: A Review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Drop-out, Withdrawal and Noncompletion Rates of Adult Learners undertaking eLearning Programs[EB/OL]. http://jolt.merlot.org/Vol2_No2_TylerSmith.htm,2014-04-14.
[10] Simpson* O. The impact on retention of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distance learning students[J]. Open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Open,Distance and e-Learning, 2004,19(1): 79-95.
[11]Sheri L. Rawls. USM e-learning Initiative 2.0——Creating Futures Through Technology Conference[R]. http://www.slideshare.net/ahornton/elearning-approach-to-increase-enrollment-retentiongraduation-rates,2012-11-15.
[12] Berge, Z & Huang, Y. A Model for Sustainable Student Retention:A Holistic Perspective on the Student Dropout Problem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e-Learning[EB/OL]. http://www.ed.psu.edu/acsde/deos/deosnews/deosnews13_5.pdf,2014-04-14.
[13] Franks, P. Blended Learning: What is it? How does it impact student retention and performance?[A]. M. Driscoll & T. Reeves (Eds.),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in Corporate,Government, Healthcare, and Higher Education[C], Chesapeake,VA: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AACE), 2002.1477-1480.
张家年: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应用和知识管理(chzjn@126.com)。
李凌云: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教学设计和虚拟现实(lingyunl_2013@163.com)。
孙祯祥: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管理(sunzx@zjnu.cn)。
2014年3月16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On the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p-quality Course in View of the Performance
Zhang Jianian1, Li Lingyun2,Sun Zhenxiang3
(1.Educational School,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2.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7;3.Educational Schoo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Top-quality Courses, the positive effects have been on improv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al qualities and teaching reform. But there also are some performanc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op-quality Cour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p-quality Courses of H Universit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many problems about performance exist in the Top-quality Cours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pquality Courses may be composed of three levels of learning performance, teaching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 the e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op-quality Courses.
the Top-quality Courses; Learning Performance; Teach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G434
A
1006—9860(2014)07—0113—06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课题编号:BHA110042)、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绩效维持视野中的精品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2012jyxm262)及淮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绩效维持视野中的精品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Y11010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