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继增 邹志锋 孙中美
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经过程,如今已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2010 年9 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专业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特色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我国市场经济与工业化结合的一个中间枢纽,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全国城市化战略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城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阶段,产业转移呈现集群化的特点,产业倾向于向同类产业集群区域转移。对产业转移与专业市场关系,学者持有两种观点。一是产业先导型,即先有产业转移与集群,而其发展必然产生对要素供给方形成大规模集中交易的需求,这便促进了专业市场的形成。[1]二是市场先导型,以市场先行迁入往往能够先行建立起产品消费的保障,而尚未迁移的产业集群又可以为迁入地提供稳定的货源,在专业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与之配套的生产企业则可以整体转移。[2]金煜等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越来越突出,已形成以东部沿海为中心,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结构,该结构的形成是同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紧密相连的。[3]
专业市场通过其特有的空间聚集优势,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居民购买力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原材料丰富,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纪峰、卜燎斐运用1978—2003 年浙江省居民人均收入和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市场是浙江城镇化的最基础的推动力。[4]李芬芬认为专业市场的客观集聚要求促成了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集聚组合,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5]周舟通过对一些大型企业的高层进行访问,指出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将会带动二、三线城市及部分四线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促使专业市场商铺不断升值,为专业市场带来新商机。[6]
产业在转移过程中会引起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整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生产要素在地区上集聚,这种集聚的过程在地理上就表现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陈维选用1998—2010 年安徽省铜陵市的新增固定资产量和城镇化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转移对城镇化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7]周世军借助系统演化思想构建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的动态耦合模型,发现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并且其耦合度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不断提高。[8]陈甬军、陈爱贞认为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的关键问题不再是体制因素而是经济因素,城镇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吸纳能力不足,使得人口迁移速度减慢从而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解决城镇化问题的落脚点应该是产业区域转移,通过一定对策来引导产业区域转移以推动城镇化发展。[9]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城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基本都是以传统的单方程和联立方程模型方法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方法通常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给予较严密的说明。本文利用Eviews6.0 数理统计分析软件,运用相关历史数据,构建VAR 模型,对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VAR 模型对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城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之所以选择VAR 模型,因为VAR 模型没有假设变量之间先验的理论关系,可以直接用真实数据对多个变量间动态关系进行描述。在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项进行回归,进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它不仅能考察各变量来自于自身的影响,也能考察来自于其他变量的影响,在VAR 模型中可以详细分析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
VAR(p)模型一般的数学表达式表为:
其中:Yt=(y1t,y2t,…ykt)T表示(n×1)维内生变量向量;t 是样本个数;C 表示(n×1)维的常数向量;P 是滞后阶数;A1,…,Ap是(n×n)维系数矩阵;εt是(n×1)维随机扰动向量,且满足cov(εt,εs)=0 (t≠s) 。
对于滞后阶数的确定,采取LR[10]检验统计量,最终预测误差(FPE),AIC 信息准则、SC 信息准则和HQ 信息准则来确定模型的阶数。
衡量产业转移发展情况主要从区域产业结构、地区开放程度两个层面出发,具体指标包括为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对外直接投资、地区进出口总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外商直接投资等。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存在资本效应和外溢效应两方面的作用,而外溢效应又可以分为产业结构效应、制度变迁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是对产业转移水平一个合理的描述。因而本文将延用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选取外商直接投资来度量我国产业转移水平。
专业市场是众多经营者以一类或几类互补或相互替代产品的经营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在现有文献中专业市场发展情况可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密度、消费品市场成交额等指标衡量。在我国对于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和市场个数的统计从2000 年开始的,而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从2003 年以后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综合考虑本文采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来衡量地区专业市场发展水平。
中国城镇化道路是一条节约土地、环境不断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城市功能完善、城乡发展协调的道路,其显著特征在于城市农村协同发展,衡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一般采取人口城镇化率,但为了反映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引入建立一个新的指标:城镇化水平(SUR)=100×人口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当地区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小,意味着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越合理。
本文利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外商直接投资(FDI)、城镇化水平(SUR)来构建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这样,VAR 模型中Yt包含了三个变量,即CON、FDI、SUR。
本文样本取自期间为1983—2012 年30 年的年度数据,所有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统计公报》。为了减小数据的波动性,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做对数处理。
图1 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特色城镇化统计描述
从图1 可以看出,经过对数处理后的外商直接投资和社会消费品总额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两者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同;而特色城镇化指标则波动性较大,尽管人口城镇化水平逐年增加,但是人均城镇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从1978 年以来变动明显,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剧烈,在1983 年达到最低点1.822,而后随着境外产业的流入和城镇的不断扩张,城乡居民收入比于1994 年和2007 年达到两个峰值,分别为2.863 和3.330。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些年我国特色城镇化水平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03年的12.54 增加至2012 年的16.95。
为建立关于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特色城镇化三个变量的VAR 模型,首先必须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VAR 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依据表1 输出的似然比检验准则(LR),最终预测误差准则(FPE),AIC,SC 和HQ 信息准则值,经过比较确定以4 阶为最优滞后阶数。
为避免模型产生“伪回归”现象,在做脉冲响应之前对研究的三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当所有特征根均在处于单位圆内,则表示该数据系列是平稳的。其生成数据如表2 所示:
表1 VAR 模型滞后阶数选择的统计量信息
表2 VAR 平稳性检验结果(Table形式)
图2 中所有的特征根均在单位圆内,意味着所设定的模型是稳定的。但平稳的模型不一定由平稳变量构成,也可能由非平稳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构成,为此,仍应该检验每个指标的平稳性。
表3 中的△表示一阶差分,从数据结果可以知道三个序列在差分前均为非平稳的,而在一阶差分以后均为平稳过程,从而判断它们都是I(1)序列。
图2 VAR 模型平稳性检验结果(Graph 形式)
表3 ADF 检验结果
利用Eviews6.0 对上述数据做滞后4 期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VAR 参数估计结果
由表4 给出的统计量值可以看出,该模型总体估计是不错的,各个方程的拟合得较好,拟合优度和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均在0.95 以上。
VAR 模型初步给出了三者组成的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三者间首先对自身有着较为强烈的作用机制。其次,三者间的关系也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作用方向和强度不尽相同。然而VAR 模型并不能深刻揭示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布局和特色城镇化三者间经济含义上的长期与短期更为复杂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VAR 模型的协整系统的误差修正机制表达式,即VEC 模型。
在建立VEC 模型前,首先运用Johansen 多元协整检验来测度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发展和特色城镇化三者间的协整关系。由于LnFDI、LnCON 及SUR 都是I(1)序列,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Johansen 多元协整检验,这里选择含常数而不含趋势项的情况得到表5 结果:
表5 给出了无约束情形下的协整检验,共有五列。第一列表示假设的协整关系的个数,Eviews 依次列出来了3 个检验的原假设,对能够拒绝原假设的检验用“*”号标记,且“*”表示置信水平是95%,这是我们最关心的。第二列表示矩阵的特征值。第三列是迹检验统计量或最大特征值统计量的值,第四列是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采用Osterwald Lenum 于1992 年给出的迹统计量临界值)。最后一列是根据Mackinnon Haug Michelis(1999)提出的临界值所得到的p 值。
从表5 可以看出,在5%显著水平下的零假设r≤0被拒绝说明三者间存在协整关系。而第二行的原假设是其中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而零假设r≤1 同样也被拒绝。表第三行的其中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r≤2 不能被拒绝,即三者之间存在不多于两个协整向量。综上所述,这说明三者之间是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其对应的协整模型中的标准化后的协整系数如表6 所示:
表6 标准化后的协整系数表
根据表6 将协整关系写成数学表达式,并令其等于Vecm,得到:
表7 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图3 Vecm 的平稳性检验图
对序列Vecm 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它是平稳性序列,并且取值在0 附近上下波动(如下表所示),验证了协整关系是正确的。
表8 VEC 模型参数估计
Vecm 是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对变量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的偏离起到纠正调节作用。进一步得到向量误差修正VEC 模型的表达公式为:
其中:AIC=-4.534;SC=-2.340;Log likelihood=101.67
公式(4)的经济意义是,从历史和逻辑角度来看,产业转移与专业市场之间,专业市场与特色城镇化之间,产业转移与特色城镇化之间应该是统一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是必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
第一,前几期的专业市场发展对促进产业的迁入、当期专业市场、特色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巨大,前一期的作用系数分别为1.88、1.83、1.46。其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其一,专业市场的存在往往会带来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刺激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产业的迁入与壮大;其二,专业市场形成之后会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谈业务,由此产生的吃、住、娱乐和商品的存储、运输等方面快速发展,形成大量饮食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邮政电信、银行等行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镇的靠拢。
第二,产业的转入对特色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四期的作用系数分别达到了0.43、0.44、0.62和0.86,这说明产业的移入对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滞后性,当期的产业在四期后的作用系数达到最大。另外,产业的迁入将提升地区产业生产能力及产业配套能力,淘汰地区落后产业并使之向其他地区转移,随着不同结构等级产业的转入与转出,地区产业结构逐级上升,形成不同层次的产业集聚,地区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聚地区组织模式,进而促进区域人口的集中、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并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使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第三,当期的产业转移水平受前几期移入的产业以及城镇化的影响较小,作用系数都低于0.5。由于地区的人力、土地资源有限,早期进入的企业会在资源分配上抢得先机,从而对当期的产业移入有一定的排他性,加大后入者的成本和市场的开拓难度;另外,地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常常会伴随着居民收入上升和城镇人口增加,而对现有企业来说,员工的用工成本占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会增加外商投资难度,减小企业的投资意愿欲望。
1995 年Hasbrouck 在研究VAR 模型时,提出可以采用预测方差分解方法来研究模型的动态特征,其主要思想是把VAR 模型中每一个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新信息相关联的几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个新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从表9 的方差分解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产业转移水平在滞后期为1 时,100%来自于自身,此后尽管有降低,但最后稳定在81.9%,专业市场和特色城镇化的份额有小幅的上升,分别为5.65%和12.39%。专业市场水平在滞后期为1 时,43.71%来自于自身,此后不断降低,最后稳定在24.12%;特色城镇化在滞后期为1 时,对专业市场没有任何影响,此后比例不断上升,最终稳定在18.54% ;产业转移份额有着小幅上升,为57.34%。城镇化水平在滞后期为1 时,86.51%来自于自身,此后大幅度下降,最终稳定在19.84%;产业转移份额则有大幅度上升,最后超越城镇化本身,为64.39%;专业市场份额有着小幅的上升,最终稳定在15.77%。
根据前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特色城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如图4 所示。专业市场发展对产业的转移有显著促进效应,特色城镇化的水平和产业转移对专业市场的发展影响甚微;专业市场的发展受前期自身影响显著,对产业的转移和特色城镇化的作用效果显著;产业的转移和专业市场发展对特色城镇化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产业转移与特色城镇化对其自身的影响微弱。三者之间虽然作用方向和强度不尽相同,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图4 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特色城镇化三者之间的作用图
1.专业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产业转移水平和特色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受其前期自身影响显著。因此,应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各类型专业市场的建设,规范专业市场的发展,加强专业市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促使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以专业市场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带动产业发展并不断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产业转移对特色城镇化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应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大力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优化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时带动产业承接地的产业发展。要增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11]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的产业配套、社会服务、公共管理、要素资源供给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促使承接地的城镇化、工业化“提速升级”,进一步完善承接地城镇化的硬件与软件。
表9 预测方差分解结果
3.城镇化水平受其自身影响较弱,但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等文件要求,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我国应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城镇化,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相应的财政经济政策,以承接产业转移和大力发展专业市场来带动城镇化建设,既是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诉求。
[1]佘明龙,郭玉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耦合联动机理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2]钟立新,徐文娟.专业市场依托型产业集群转移的路径选择——基于群落生态学的过程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2,(11).
[3]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4]纪峰,卜燎斐.专业市场推动浙江小城镇形成的机理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5]李芬芬.浙江专业市场推动下的城镇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6]周舟.城镇化为专业市场带来新商机[N].中国服饰报,2013 -03-08.
[7]陈维.产业转移的城镇化效应及政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8]周世军.我国中西部地区“三农”困境破解:机理与对策——基于产业转移与城镇化动态耦合演进[J].经济学家,2012,(6).
[9]陈甬军,陈爱贞.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4,(12).
[10]Johansen S.Likelihood-Based Inference in Cointegrated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1]张纯记.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