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改善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

2014-11-28 08:00郭丽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角型青光眼原发性

郭丽花 李 辉

目前,青光眼被公认为是一种眼科心身疾病[1],其心理状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心理状况测查及心理干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8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5±2.5)51~70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有精神病史,排除有其他眼疾或全身疾病,排除有严重认知及智力障碍患者。

1.2 方法 患者接受常规手术、药物治疗,同时介入健康教育及行为疗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心理状况测查,无法独立完成者,由咨询师予以逐项解释,然后由患者自行评定。

1.2.1 心理咨询 采取一对一谈话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一周1 次,共4~6 次(住院期间2~3 次,随访过程中2~3次)。具体方法:采用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采用肌肉放松技术及语言和视觉想象诱导,帮助患者心理放松,调整身心功能。

1.2.2 健康指导 采取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术前、术后、出院当天以及初期随访治疗过程中,进行口头宣教或板报宣教青光眼的发病原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切实理解和认识青光眼的发病和复发与心理、情绪、社会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1.2.3 心理状况评定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共包括9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共90 条目。按1~5 级评分,评定最近1 周内的心理状况,分数越高,心理状况越差;②焦虑自评量表(SAS)[2],共20个项目。按1~4 级评分,评定最近1 周内的情绪状况,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③抑郁自评量表(SDS)[3],由20个条目组成。按1~4 级评分,评定最近1 周内情绪状况,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资料采用(±s)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t 检验。

2 结果

表1 干预前青光眼患者SCL-90、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s)

表1 干预前青光眼患者SCL-90、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s)

注:* P<0.05,下同

表2 干预前后青光眼患者SCL-90、SAS、SDS评分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青光眼患者SCL-90、SAS、SDS评分比较(±s)

2.1 干预前青光眼患者SCL-90、SAS、SDS 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见表1。干预前青光眼患者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得分以及SAS、SDS 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2.32,2.26,2.43,2.41,2.35,2.12,2.10,2.59,2.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前后青光眼患者SCL-90、SAS、SDS 评分比较 见表2。

3 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由于患者敏感、急躁、易激惹的性格[4],患病后多表现强烈的挫败感,给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患者因眼压升高出现剧烈眼痛头疼等身体不适,另一方面视力下降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及心理恐慌,再加上患病、住院和手术等负性生活事件,形成巨大的心理应激源,不仅诱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心理反应,还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5-6]。因此,青光眼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这种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焦虑、抑郁情绪能够影响眼压的控制,眼压控制不佳又会导致情绪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本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前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等方面,其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经过综合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与文春艳等[6-7]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因为,患者通过了解青光眼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目的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高了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减轻了对该病所导致的疼痛及视力下降的恐惧心理,同时学会了较为积极、正确的心理应对模式,减少对疾病过多的忧虑和放弃过高的期望,能以较为平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从而稳定病情;病情得到缓解反过来进一步使患者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减轻了焦虑、抑郁的心理反应,从而改善心理状况,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保护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同时,要重视社会、心理等因素,早期对患者作出心理状况评估,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面对现实,以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不仅有助于疾病的控制,而且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2-43,71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6-25;35-42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0-122

[4]张宁,钟琳娜,梁素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个性心理因素调查[J].眼科,2006,15(2):130-131

[5]曲建梅,侯建萍,唐桂兰,等.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特征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09,10(9):149-151

[6]石寿森,雷宁玉,张风进,等.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情绪和T 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396-398

[7]文春艳,曾志励.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焦虑与抑郁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13):1241-1242

猜你喜欢
角型青光眼原发性
青光眼问答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青光眼之家”1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