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014-11-27 01:15佘明龙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佘明龙

(嘉兴学院 商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投资具有制造有效需求和制造生产能力的双重作用。国际经验表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增有效投资。①本文投资指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不包括金融投资,考虑流动资产占比较低及数据可获得性在下文中所提及的投资均指固定资产投资。因此,科学分析嘉兴有效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寻找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和对策,对于促进嘉兴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效投资的内涵与标准

要寻找出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和对策,必须科学界定有效投资的内涵,明晰有效投资的标准。

(一)有效投资的内涵

由于研究对象和视角不同,人们对有效投资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看来,主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考察投资有效性。宏观层面主要从投资对供给与需求影响角度界定有效投资,微观层面则从投入 (单纯投资和全部要素投入)产出过程效益和投资建设过程效率两个方面界定有效投资。

宏观层面界定有效投资的主要观点有:厉以宁认为有效投资是能够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并进一步给出合理投资是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维持物价基本稳定,提供较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的投资;[1]钟朋荣认为有效投资从宏观上看就是投入到供不应求的领域的投资;[2]施青春、徐寿波认为有效投资是能产生持久需求效应和有效供给的投资;[3]王开明认为有效投资兼有创造需求与供给的两重性。[4]

微观层面主要从投入产出过程和投资建设过程两个角度界定有效投资。从投入产出过程效益界定有效投资主要考察单纯投资投入产出和全部要素投入 (占用)产出效益等。主要观点有:王开明认为有效投资即有效益的投资;[4]赵洪祝认为有效投资就是要坚持不搞重复建设,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讲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做到总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的投资;[5]夏宝龙指出有效投资是体现和突出了投资速度与质量的统一,规模与结构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投资;[6]郭斯兰认为有效投资指的是产出效益较高的投资,是相对于无效投资和低效投资而言;[7]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认为有效投资就是指有效益的投资,并进一步说明效益应该是建立在土地、能源和环境等占用少、产品附加值高的效益;[8]刘亭认为有效投资是符合人类社会 “三化归一”的发展规律的、符合科学发展的主题的、符合转型发展主线的、符合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规划布局的、符合重大决策布局的、符合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的要求的、符合各项前期工作扎实到位要求的投资;[9]李春明、李卉认为有效投资内涵可以用 “3E”原则描述,即投资的 “有效性”(Effeetiveness),“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10]从投资建设过程效率界定有效投资主要考察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效率、投资转化为资产的效率和建成资产是否有效等。主要观点有:余功斌认为有效投资即对固定资产的形成真正做出贡献的投资额,它等于实际投资额减去固定资产投资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无效投资 (无效投资包括价格上涨带来的虚增的投资、投资成本上升而造成的实际损失和通过非正常渠道转化为消费基金的投资);[11]郎全生尽管没有给出有效投资明确的定义,但其将失误投资与有效投资相对应,间接认定有效投资不包括失误投资。[12]

综上可见,目前对于有效投资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共识,其观点要么偏重于宏观,要么强调微观;要么偏重于投入产出过程效益,要么强调投资建设过程效率。那么,应如何界定有效投资呢?笔者认为,有效投资必须是宏观与微观、投入产出过程与投资建设过程均有效的投资。首先,有效投资必须是能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有效需求和供给的投资;其次,有效投资必须是投入少产出高的 “有效益的”投资,投入少既包括占用 (土地、资本等)和消耗 (原材料、燃料动力、水、机器设备等)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少,也包括占用和消耗企业外部的环境资源少,产出高既包括经济效益高,也包括社会效益高;最后,有效投资必须是 “有效率的”,即投资过程中资金转化投资效率高 (资金漏损率低)、投资形成效率高 (投资形成速度快)和投资形成的产能有效 (产品、服务符合市场需求)。概括说来,所谓有效投资,从宏观角度看就是能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有效需求和供给的投资 (投资领域合理);从微观角度 (具体投资项目)看就是投资过程有效率、投入 (土地、资本、材料、能源和环境资源等)产出 (经济、社会效益)有效益的投资。

(二)有效投资的判别标准

可以根据上述有效投资的理论界定,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等设定有效投资的标准。

一是理论标准,即 “增加有效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有效益的投入产出过程+有效率的投资过程”。二是现实标准,也可以称之为政策标准,即国家和地方通过政策法规、产业政策及投资目录等确定的有效投资,其主要考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产能过剩、效率和效益等因素确定。其中理论标准是现实标准的基础,现实标准则是操作标准,是确定具体有效投资的标准。

二、嘉兴市有效投资存在的问题

嘉兴自2003年以来,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03-2012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量9652.22亿元 (统计口径为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年投资额由2003年的440.42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1642.31亿元,投资规模10年间增加了2.7倍。①本文嘉兴市相关投资数据均来自于嘉兴市政协经科委 《嘉兴市本级投资结构状况的调查研究》,经济发展研究,2014(1):47-59.(内部资料)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嘉兴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嘉兴投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投资强度偏高、投资效率偏低、投资结构欠优三个方面。

(一)投资强度偏高

适度的投资率②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 (GDP)的比例。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若投资过度,则会影响消费或引致过度负债。嘉兴市投资强度从2003年的53.48%提高到2012年的56.93%,2003年以来基本维持在55%左右 (除2008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外),2008-2012年累计投资率达59.5%,位列全省第三,明显高于全省46.02%的同期平均水平。[13]

(二)投资效率偏低

纵向看,嘉兴市投资效果系数③新增GDP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之比。呈下降态势。嘉兴市投资效果系数由2003年的0.331下降到2012年的0.127,即每新增1亿元GDP需要的投资由2003年的3.020亿元提高到7.900亿元。横向看,嘉兴市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低于绍兴、金华。2009-2012年四年平均嘉兴市投资效果系数仅为0.189,比绍兴市区的0.265、金华市区的0.304分别低28.68%与低37.82%。投资效率偏低既有产业结构升级和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导致投资加大,造成用GDP衡量的投资效率下降的因素;也有投资决策失误、重复建设、投资粗放管理等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有所降低的问题。

(三)投资结构欠优

投资结构欠优的集中表现为房地产投资比重过高。2012年,嘉兴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40.30亿元,投资占比已由2003年的16.4%提高到2012年的25.3%,如果加上未列入房地产开发统计的房地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已达33.5%。资本的本质特征是逐利,前些年房地产投资的高回报率是导致资本流向房地产行业的主要原因;另外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嘉兴市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与对策

如何扩大有效投资?首先,必须拓展投资来源,以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其次,必须合理投资 (合理选择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以实现投入产出过程有效益;再次,要严格投资过程管控,以实现投资过程有效率。因此,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就是:“多渠道 (招商)引资——科学合理投资——严格投资过程管控——有效投资”。(具体见图1)

(一)多渠道引资,拓展有效投资来源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突破发展瓶颈 (资金约束),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充分利用好本地资金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来源。

1.着力引进外商投资

目前,国际经济调整步伐正在加快,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面临困境,这带来了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端制造业企业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的有利时机。嘉兴可以考虑利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与巨大市场空间等有利条件,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构建战略联盟,争取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在嘉兴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通过高层次大规模引进外商投资,推动嘉兴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制造业发展。

2.积极引入央企投资

引入央企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拉动产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嘉兴应深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嘉兴市产业、交通、港口和人文等优势,吸引央企投资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油气化工、能源电力等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引进央企投资,提升产业竞争力。

3.鼓励浙商 (回归)投资

鼓励浙商 (回归)投资是嘉兴扩大有效投资的一个重要举措。应充分利用乡情、产业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优势,吸引浙商 (回归)投资。浙商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归,更不是把带出去的项目再带回来,而应该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在更高层次上有所发展,进而通过浙商 (回归)投资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招商引资应与嘉兴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搭建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高规格引资平台,强化产业集群招商;同时,招商引资应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和高端环节,大力实施 “补链招商”“强链招商”和 “扩链招商”。沿产业价值链和企业生态链招商引资,在引进企业生产基地的同时,同步引进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实现 “微笑曲线”整体引进。

4.撬动本地投资

一方面,要激发本地企业投资活力。鼓励本地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资,不断增加有效投资,进而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激活本地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一是政策引领。以财政补助、减免税收、贴息贷款、政府采购等为杠杆,改善民间投资预期,增强民间投资意愿,带动民间投资持续跟进。二是打造平台。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放宽准入领域,让民资民企进入到更多的领域进行投资。三是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民间资本与政府投资项目有效对接。根据政府投资项目收益实际,量力而行,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利用政府融资平台向社会融资,进而扩大政府投资。

5.活用财政金融资金

一是努力挖掘财政资金。首先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扩大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污染治理等项目投资;积极争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振兴等各类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支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投资。其次,增收节支,挖掘资金潜力,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扩大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二是积极运用金融资金。通过地方政府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战略联盟,采用提供贷款额度、授信和基金投入等合作方式,扩大金融资金投入。

图1 嘉兴扩大有效投资的路径图

(二)合理投资,奠定投资有效基础

合理投资是投资有效的基础。合理投资包括投资领域合理、投资主体合理和投资方式合理。

1.合理选择投资领域

引导投资投向合理的领域,可以通过产业目录指引、税收优惠引导和投资示范引领等来引导投资流向。

(1)加快创新驱动,增加科技投入

一要做大做强嘉兴科技城等创业创新平台,大力拓展 “研发核心区+科技创业园+高技术产业体”结合发展模式,加大对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二要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针对嘉兴中小企业多、块状特色产业集群明显的现状,在产业集群区域,加强技术市场、生产力服务中心、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中心、科技信息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三要重视发挥各科技孵化器的催生示范作用,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并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进行改造投资,通过 “创新驱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企业 “二次创业”。

(2)加大产业投资,夯实发展基础

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优势产业集聚提升。一要发展新兴产业,认真组织实施新能源 (秀洲光伏园)、新材料、绿色化工、物联网及相关产业、核电关联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二要做强工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聚提升。三是要做优农业,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四要做实服务业,依托省、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平台,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投入,重点抓好现代物流、设计研发、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加强旅游集散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3)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城乡发展

一要强化区域间统筹力度。加快与沪杭同城融合,着力推进城市间轨道交通、快速路网建设。二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立足于城镇化提升,加快路网、绿化工程、公共交通、供电供水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方家山核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三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水平,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江南水乡名城。

(4)加大民生投入,增加百姓福祉

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优化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建设,重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投入;立足于社会功能的完善,针对嘉兴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嘉善县安平老年健康生活社区、桐乡市平安养生养老园 (高桥)等重点项目;立足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强化购物中心、菜场、燃气管道等民生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雅培营养品、玛氏食品三期技改等重点项目。

2.合理选择投资主体

投资主体合理是指项目的性质与投资主体的性质相匹配。现行投资项目通常可分为基础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和竞争性项目三类。基础性项目主要指基础设施项目,该类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建设以社会效益为重,虽然可以收回投资,但项目投资收益通常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投资回收期限长。因此,这类项目可以采用政府投资,也可以企业投资,还可以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公益性项目是指那些非赢利性和具有社会效益性的项目,其包括:项目本身无直接投资收益、项目投资完全不能收回的纯社会公益性项目和只能部分收回投资的公益性投资项目。前者只能采用政府投资,后者主要采用政府投资,但也可以采用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的方式。竞争性项目是指投资效益比较高、竞争性比较强的项目。其一般能获得市场平均利润,因此,其投资主体应为企业。

3.合理选择投资方式

不同的投资项目、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资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一是政府投资项目。在目前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均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应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少花钱多办事。其投资方式选择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做法,采用如BT、BOT、委托投资、代建等方式。这既可以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又可以提高公共项目建设运营效率。二是企业投资项目。在目前面临土地、能源、资金和环境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投资方式则应更加注重内涵集约。以切实提高投资项目效益为核心,加大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着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实现投资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联合并购等各种间接投资方式,实现投资方式的突破和创新。

(三)严格管理,提高投资过程效率

投资项目包括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这里主要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1.完善项目前期决策

完善项目储备和方案比选工作,实行项目常年筛选、动态跟踪、滚动储备。建立健全项目评估专家库,严格组织审查论证,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可研报告审核工作。正确运用价值工程分析设计经济指标、科学制定不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采取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认真审核设计文件;凡属政府投资项目都应经过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中介机构的评审,或由发改部门组织专家组论证评审。重大投资项目除经专家评估论证外,还应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纳入到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中,实行项目决策公示和听证制度,接受公众审议。

2.严格项目过程管理

强化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强建设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项目决策阶段,重点要发挥财政评审中心及社会评审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和概预算的审查;工程建设施工阶段,重点强化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项目竣工阶段,要切实做好结算决算评审控制工作。行政监管应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相互联动、有效衔接的监管机制;社会监督应通过项目公示、听证等方式,让公众积极参与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来,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公开化程度。

3.强化项目责任追究

一要建立项目建设事前制衡和事后责任追究机制。要明确界定决策者的权力、职责,搞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内容。二要建立责任追究工作报告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公开制,强化决策跟踪反馈。

(四)强化保障,确保有效投资落地

1.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要积极建立有利于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顺畅流动的统一市场,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摒弃歧视性政策,构建国资、民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职能,促进行政工作人员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有关部门要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效能告诫制等有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服务质量。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快研究制定行政审批流程和环节优化方案,减少行政审批时间,推进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归并,完善项目的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试行审批 “代办制”,选取一批重大项目研究实施审批手续全程代办,加快推动项目的前期运行。完善重大项目管理机制,积极采取旁听、听证、网上讨论等各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群众参与度。三是完善基础条件。要加快推进水、电、汽、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基础条件。当前最重要的是: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产业资源要素集聚的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准工业园区 (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夯实投资落地基础。

2.加强要素保障

一是加强用地保障。合理开发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等形式,切实增加工业用地的供给;注重内部挖潜,进一步盘活土地存量,创新开展 “两退两进”,通过关停淘汰、转移转产、倒逼提升、兼并重组、鼓励 “进三”五大途径,挖掘工业建设用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二是完善人才保障。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机制,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企业家、技术研发人员和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加强人才引进,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留住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专利和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创园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三是优化能源保障。坚持扩大能源供给与加快能源项目建设相结合,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运行效率,加大电力、热力等能源保障力度,保障项目能源供给。

3.创新财政支持

一是突出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要认真发挥好用好中小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粘合作用,使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导向基础产业领域、特色产业领域,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加强财政资金带动作用。要综合运用间接调控手段,在减少财政直接投资的基础上,以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创新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使之起到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强化财政资金 “点睛”作用。财政支持经济建设,就是要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要将财政资金集中投向能带动其他投资主体和产生较大效益的关键环节上,进而带动一个产业和一批产业的发展。

4.强化金融支撑

一是加强银企合作。加强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和引导工作,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政策导向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支持。二是创新金融产品 (服务)。着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各类基金组织,支持风投项目;推广高科技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金融保险,采用保险方式分散科技项目投资风险。三是发展民间金融。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小微企业再担保中心、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等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小微企业投资。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大力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发行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四、结语

有效投资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拓展有效投资来源,进行合理投资,严控投资过程,才能实现投资过程有效率、投入产出过程有效益,进而实现增加有效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效应,达到促进嘉兴经济增长的目的。

[1]厉以宁.论社会主义有效投资与合理投资 [J].财贸经济,1982(1):28-32.

[2]钟朋荣.经济学家钟朋荣谈中国就业问题 [J].领导决策信息,1998(47):13.

[3]施青春,徐寿波.加快居民储蓄向有效投资,转化促进经济新增长 [J].世界经济研究,2001(2):45-47.

[4]王开明.增加有效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J].管理世界,1998(5):213-214.

[5]赵洪祝.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J].今日浙江,2012(17):8-9.

[6]夏宝龙.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把握和推进有效投资 [J].浙江经济,2012(9):12-13.

[7]郭斯兰.有效投资促转型 [J].浙江经济,2012(2):1.

[8]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几个问题 [N].浙江日报,2012-09-20(14).

[9]刘亭.浙江需要怎样的有效投资?[J].浙江经济,2012(9):58-60.

[10]李春明、李卉.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 [J].北方经济,2012(13):78-81.

[11]余功斌.名义投资,实际投资,有效投资:对投资概念的一点不同认识 [J].投资研究,1989(5):18.

[12]郎全生.控制失误投资,强化有效投资 [J].新疆经济管理,200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