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贤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表示脖子的词语,从古到今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分三个阶段来讨论: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到宋金时期、元代以降①语料的处理实际上是按上古、中古、近现代汉语三个时期来进行的,表示脖子的词语从中古汉语时期到宋金时期,变化不大,故合在一起讨论,从元代开始,“脖”成为表示脖子的语素,使表示脖子的词语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故分期讨论时,分为上古、中古到宋金时期、元代以降三个阶段。,其主要成员经历了“领—颈、项—脖项、脖子—脖子”的变化。
上古汉语时期表示脖子主要有领、颈、项、脰等词。项、颈、领三者具体所指不同。“领”统指脖子。《广韵·清韵》:“颈在前,项在后。”“项”指脖子的后部,“颈”特指脖子的前部,后来逐渐统称脖子。“脰”为方言词。下面分别考察它们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说文·页部》:“领,项也。”最早见于《诗经》,共3例,其中1例表示人的脖子,2例表示动物的脖子: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卫风·硕人》)
(2)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小雅·甫田之什》)
(3)驾彼四牡,四牡项②《毛传》:“项,大也。”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小雅·节南山之什》)
从《左传》开始,“领”不再用于表示动物的脖子,逐渐变得不自由,且不能单用,出现在“引领”、“首领”、“要领”等复合结构中。“领”可和“颈”同义连用表示脖子,如:
(4)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嗔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庄子·说剑》)
“领”从战国时期逐渐表示“衣领”义,及衣、被和某些皮革制品的数量,并可引申表示动词治理、统辖等义。《史记》中,“领”表示脖子不再单用,保留在先秦产生的复合词“引领”、“要领”中,单用时多作动词,且又产生了新义,如“掌管”、“领属”等。
《说文·页部》:“颈,头茎也。”《左传》中始见,仅1例:
(5)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左传·定公十四年》)
“颈”指脖子的前侧。《庄子》中有“延颈举踵”,《荀子》中有“刎颈”。下面各例中的“颈”,可泛指整个脖子,如:
(6)公孙弘曰:“我断发,子断颈而为人用兵,我将谓子何?”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韩非子·说林下》)
(7)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勾兵钩颈。(《吕氏春秋·侍君览·知分》)
《史记》中,“颈”既保留在先秦产生的复合词“刎颈”、“延颈”中,也可单用,且用例较先秦有所增多,共6例,如:
(8)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史记·高祖本纪》)
“颈”在战国文献中可表示动物的脖子,也可表示器物类似人脖子的细长部位,如:
(9)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10)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礼记·投壶》)
(三)项
《说文·页部》:“项,头后也。”最早见于《左传》,只1例:
(11)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韬。(《左传·成公十六年》)
《荀子》中的1例:
(12)行而供翼,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修身》)
“俯项”即低头而突出脖子后部。并非管锡华所言“‘俯项’即‘俯首’,‘项’所指部位更大”[1]。《史记》中,“项”有4例,皆单用,确指脖子后部的如:
(13)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史记·张丞相列传》)
(14)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夫愈怒,不肯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下面一例中的“项”泛指脖子,如:
(15)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
(4)脰
《说文·肉部》:“脰,项也。”如:
(16)晋州绰及之,射殖中肩,两矢夹脰。(《左传·襄公十八年》)
杜预注:“脰,颈也。”
(17)故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战国策·齐策六》)(18)万怒,搏闵公,绝其脰。(《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杜预注:“脰,颈也,齐人语。”
(19)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群虏者,相及于路。(《史记·春申君列传》)(20)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史记·田单列传》)
司马贞《索隐》:“脰,颈,齐语也。”“脰”表示脖子,得名于“豆”,“豆”形似高脚盘,茎细长,如人之颈,故名。据前人的训释,“脰”为方言词。除了方言词“脰”,笔者将上古时期领、颈、项的使用情况列成下表③“领”表示脖子,《左传》中作为构词语素,如“引领”、“首领”,算两例,在《史记》中,只保留在先秦产生的复合词“引领”、“首领”中,不单用,也不构成新词,不计入统计数据。:
表1 上古文献中领、颈、项的使用情况
根据上文的论述,结合表中的统计情况,表示脖子的领、颈、项,从时间上看,“领”最早见于文献,在张显成所释先秦两汉早期医籍中所见人体部位名中,有“颈”、“项”、“脰”,没有“领”[2]。“领”是《诗经》里表示脖子义的主要成员,“颈”、“项”的产生晚一些,在《左传》中才出现。二者在词汇系统的地位不同,《说文·页部》:“领,项也。”段玉裁注:“项当作颈。”“领字以全颈言之,不当释以头后。”古人多以“颈”释“领”,《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小雅·桑扈》:“有莺其领”。《毛传》:“领,颈也。”“颈”可投射到动物、器物,“项”却不可以,因而,“颈”是继“领”之后表示脖子的主要词语,是上位词,表示脖子前部为特指,“项”为下位词,本指脖子的后部,表示脖子为泛指用法,因而二者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即“颈”代替了“领”,成为战国以后到西汉时期表示人和动物脖子的主要成员,“领”逐渐引申为表示衣领义或其他动词义,不再表示脖子义。此外,上古时期,“领”“颈”可用于动物,“项”没有这种用法,“颈”可用于器物,“领”、“项”不可以。
从中古时期直到宋金,表示脖子主要用“颈”、“项”,二者都可单用,泛指脖子:
(21)时有告胜州都督王安仁者,密差弘往推索,大枷夹颈,安仁不承伏。(《朝野佥载》卷二)
(22)有旨追摄,可也;又请枷项,非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23)未参礼,便入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坐。(《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丹霞天然禅师》)
(24)僧礼拜,师骑僧项曰:“这畜生甚处去来?”(《五灯会元·龙潭信禅师法嗣·德山宣鉴禅师》)
“颈”、“项”义同,例(21)和(22),“枷”可夹“颈”,也可夹“项”。例(23)和例(24),可以骑“颈”,也可骑“项”。有时“颈项”连用,如:
(25)至九七日变为五疱。两肘两髀及其颈项而从中出也。(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卷一)
有时二者在同一上下文中共现,义同,如:
(26)曦簪笏而出,抚马欲上,忽扪其颈曰:“吾夜半项痛,及此愈甚,如何?”(唐·牛僧儒《玄怪录》卷四)
但以下各例,只能用“项”,不能用“颈”:
(27)躯体金色。顶有肉髻。其发绀青。眉间白毫。项有日光。(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28)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后汉书·左雄传》)
(29)眉间毫相千般色,项后圆光五彩云。(《敦煌变文·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
(30)至日午,师自执烛登积薪上,以笠置项后,作圆光相,手执拄杖,作降魔杵势,直终于红焰中。(宋·钱易《南部新书》)
(27)例、(29)例,“项有日光”、“项后圆光”,指光从脖子后散出,不能换成“颈”。(28)例“项背相望”中的“项”指脖子后部,与“背”保持一致。例(30)“以笠置项后”不能换成“颈”。有些情况只能用“颈”,不能用“项”,如:
(31)少欲约食,一乃留息。白刃临颈,思一得生。(《抱朴子·地真》)
(32)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举手拨去。(《世说新语·方正》)
(33)丘䜣至夜半果来。拔剑拄颈曰:“子有死罪三:辱我于众人之中,死罪一也;暮无闭门,
死罪二也;寝不闭户,死罪三也。”(唐·李亢《独异志》)
例(31)“白刃临颈”、例(33)“拔剑拄颈”,与上古时期“刎颈”之“颈”所指相同,应是脖子前部,不能换成“项”。例(32)指刘温醉酒后,把脚伸到桓公肩膀靠近脖子的地方,只能用“颈”,不可用“项”。
综上所述,“颈”、“项”都可泛指脖子,用“颈”用“项”有时没有区别,但在突出脖子前部时,用“颈”,强调脖子后部时用“项”,有“延颈”、“引颈”、“刎颈”的说法,却没有“延项”、“引项”、“刎项”,有“项背相望”,没有“颈背相望”。
此外,表示动物脖子绝大多数用“颈”,如:
(34)鸦头与鹤颈,至老长如墨。(白居易《叹老三首》)
(35)小儿又问曰:“公鸡因何能鸣?”孔子曰:“赖他颈长因此能鸣。”小儿又曰:“蛤蟆颈短何亦鸣?”孔子不答。(《敦煌变文·孔子项讬相问书》)
“颈”和“项”都有较强的组合能力,文献中有“颈脰”、“头颈”④“头颈”在《礼记》中已经出现,表示脖子,如《玉藻》:“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项”虽然可组合成“头项”,但“头项”中的“项”表示的是“项目、条款”义,而非脖子义。、“咽项”等说法。
到了元代,新语素“脖”开始表示脖子义,新产生了“脖子”、“脖项”、“脖颈”、“咽颈”等表示脖子的词语。“脖”也作“孛页”,是一个不自由的语素,不能单独表示脖子,可和其他语素相结合,如脖项、脖子、脖颈。最早出现的是“脖项”,宋话本中有用例⑤宋代的其他文献中未见用例,话本虽说是宋代的,但都收在明人的集子中,恐稍做改动,保守地讲,“脖”的出现时期在元代。:
(36)宣赞耳畔只闻风雨之声,用手摸卯奴脖项上有毛衣。(《西湖三塔记》)
(37)两个媒人拜谢了出来,到张公家,见大伯伸着脖项,一似望风宿鹅。(《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从宋代开始,“项”有了“种类、款目、条目”义以及量词的用法,且逐渐成为“项”的常用义,其“脖子”义就受到了排挤,“项”成为表示脖子的不自由语素,因而“项”最先和新产生的语素“脖”结合成“脖项”表示脖子,并且用例较多。元代的用例如:
(38)断不得!(唱:)愿情云阳闹市伸着脖项!(高文秀《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
(39)你脖项上新开锁。俺娘难道那风云气少,您爷却甚末儿女情多!(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第三折)
“脖子”在杂剧中首次出现,由新语素“脖”加词缀“子”构成,如:
(40)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斤。脖子里着一下,那里寻黄文?(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三折)
(41)泼弟子,你认得我么?则我是王重义。休言语,但开口脖子上则一刀!(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第四折)
元杂剧中有“脖颈”,由“脖”和“颈”同义连用而成。用例很少,如:
(42)白的是那脖颈,黑的是那头发。(石君宝《鲁大夫秋胡戏妻》第三折)
元杂剧中“咽颈”表示脖子用例较多。“咽”本表咽喉,因咽喉位于脖子处,遂与其他表示脖子的语素结合在一起表示脖子,如:
(43)每常我听得绰的说个女婿,我早豁地离了坐位,悄地低了咽颈,缊地红了面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一折)“咽项”在《敦煌变文》中已经出现,元杂剧用例较少,如:
(44)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粉香腻玉搓咽项。(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
明清时期表示脖子的词主要有脖子、脖项,还有一些次要成员,如:脖颈、颈项、颈脖等,将这些词在此时期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列表如下:
表2 明清以后表示脖子的词语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元代产生的新语素“脖”构词能力很强,以它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合成词“脖子”、“脖项”是明清时期表示脖子的主要成员,“脖子”、“脖项”在笔者所选的各部文献中均有,“脖子”呈现出排挤“脖项”的趋势,到了清代的《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中,“脖子”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脖项”和“脖子”的用例如:
(45)气的狄婆子挣挣的,掐着脖子,往外只一搡。(《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二回)
(46)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红楼梦》第八十回)
“颈项”在中古时期已经开始连用了,到了明清时期仍在使用。明清拟话本、小说中,既有元代遗留下来的“脖颈”,也新产生了“颈脖”,如:
(47)有谋被这几句话,说红了脸,只得胀胖了颈脖,又添上一钱八成银子。(《野叟曝言》第
十三回)
“颈子”在明代拟话本《二刻拍案惊奇》中首次出现⑥《汉语大词典》“颈子”最早书证是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爹爹做‘猫洗脸‘给你看。他同时伸长颈子,伸直舌头。”引例过晚。,由表示脖子的旧语素“颈”加词缀“子”构成,如:
(48)将着刀背放在颈子上,捩了一捩,却不下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野叟曝言》中还有一个“喉颈”:
(49)奚奇等对立百步之外,各引弓发矢,箭俱向喉颈中擦过,离不得一分、半分,把众帅都吓坏了。(《野叟曝言》第一百十七回)
“喉”位于脖子里面,为人体食、气的通道,是要害部位,“喉颈”指脖子上的要害部位——咽喉,箭射中咽喉,人很快毙命,所以上例说“离不得一分、半分”。
从《红楼梦》开始,“脖”可单用,直接作动词的宾语,但用例很少,如:
(50)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端起来便一扬脖。(《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到了现代汉语,表示人的颈部,主要用“脖子”,其次有一些“脖颈”(也有的写作“脖梗”)的用例,“脖项”基本不用了。《王朔自选集》中,“脖颈”出现4次,“脖子”出现45次之多。
笔者将表示脖子的主要词语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时期的变化列表如下:
表3 表示脖子的主要词语的历时变化
在表示脖子的词汇场中,既有新旧成员的更迭,也有主要成员的变化。战国之前,主要成员是“领”,战国到西汉时期,“颈”取代了“领”的地位,从中古时期到宋、金,“项”的用例很多,与“颈”一起成为表示脖子的主要成员。元代新成员“脖”的加入,使此词汇场发生巨大变化,“脖项”、“脖子”在元代到清代成为表示脖子的主要词语,到了现代汉语,主要成员是“脖子”。从脖子这个概念来讲,从古到今它的名称改变了,着眼于词汇场中的各个成员,它们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通过考察该词汇场的历时变化,能够折射出人体部位词语演变的某些特点:
一是义场的转移是人体词语词义演变的原因之一。表示脖子的词语“领”,由表示人体部位转移到了表示服饰的义场中,且形成了独立的义位。“领”表衣领,得名之由为衣服的衣领是衣服围绕脖子的部分,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名的如“裤腿”、“裤腰”,但情况有所不同,“腿”可指裤腿,但没有形成独立的义位,字书、字典没有将其裤腿义列为单独的义项,“腰”表示裤腰已形成独立的义位,《汉语大字典》有此义项,可单用,偶尔可形成组合,如“腰衱”,但其常用义依然是本义腰部。《释名·释形体》收了“颈”、“项”,没收“领”,“领”被收入了《释衣服》,足见“领”在《释名》前已经转移表示衣领义了。“领”由表示人体颈部,转向了由表示衣服各部分所形成的“部分——整体结构”(领、袖、襟等),属于词义的转移[3]。且“领”表示衣领有较强的组合能力,如“领口”、“领结”、“领章”、“领带”、“高领”、“圆领”等。
二是人体词语可同义连用。表示脖子的词语“领”、“颈”、“项”、“脰”、“脖”等可同义连用,如上古汉语时期有“颈领”,中古汉语时期有“颈项”、“颈脰”,近代汉语时期有“脖项”、“颈脖”、“脖颈”等。同义连用是人体部位词语的一个普遍特征,如“胸臆”、“胸膺”、“肚腹”、“额角”、“眼目”、“脸颊”、“身躯”、“身体”、“躯体”、“足胫”等。有些词语同义连用之后,意义有了改变,如:“胸臆”表示内心、胸怀等义,“脸面”表示面子、情面等。表示脖子的词语同义连用之后,意义不变[4]。人体部位词语可与位于此部位的器官名称连用,如前文论及的咽颈、咽项和喉颈。
三是人体词语可进行隐喻投射。Lakoff&Johnson(1980年)指出:“隐喻部分地构筑我们日常地概念,这个概念反映于我们的本义语言。许多我们称之为本义的语言实际上是隐喻的。”[5]认知语言学隐喻区分“活隐喻”(语言实际上是隐喻的)和“死隐喻”(指孤立的隐喻,如山脚之类)[6],对于汉语史来说,关注的是“死隐喻”。人体部位名词的隐喻投射有两个方向:第一,由人体到人体的投射,某一人体部位名投向人体其他部位,如“脖子”因其细长、可扭转而投射表示脚腕和手腕,分别称为“脚脖子”、“手脖子”,二者均见于当代文献,如:
(51)自个儿擦干身上,再把腿和脚冲一下,搓搓脚脖子。(王朔《我是你爸爸》)(52)嫁人的时候,我手脖子上不能光溜溜的!(毕淑敏《墙上不可挂刀》)
第二,由人体投向人体之外的物体,包括动物、器物和其他外物,如表示脖子的词汇,“领”、“颈”、“项”、“脖子”、“脖项”等都可以投射用于表示动物的脖子,在历史文献中,“颈”在上古汉语时期进一步投射表示器物类似脖子的部位,如《礼记》中的壶之颈,其他词语不可以,可见,表示同一个人体部位,在由人体向外物投射时,其可投射的领域是不同的。
[1]管锡华.《史记》单音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213.
[2]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207.
[3]仝国斌.区别词的语义类聚与功能游稿[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76-179.
[4]李慧贤.从汉语史的角度看人体词语的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4):136-138.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6]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