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星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网络语言交际中的微博用语是交际中的一组比较特殊的词语。本文研究的“微博用语”是指异于平常正规的日常用语,且只在微博或网络中使用的词语。微博用语的形成往往是由网络交际中的微博用户共同促成的,其中有创造者有意或无意的语言误用,也有解读者与后继使用者认知方面的因素。同音、近音、近形、多义与歧义现象作为潜在的语言基础,为创造与解读特殊的微博用语提供了可能性。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对微博语言进行了社会学、语言学、行为学、传播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分析。但是总地来说,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对微博语言的研究较少。微博语言机理的认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突破。
由于在微博平台上交流(主要包括转发与评论)的速度更迅捷,频次更密集,比一般的网络语言交际环境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笔者缩小范围,将一些网络词语集中归入微博词语。微博语言是发生在网络语言交际中的常见语言现象,其形成可能是在极短时间内由创造者完成的,解读者进行正确理解或者产生误解也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微博用语的运用包括形成和理解两个方面。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分析研究微博语言的理解机理,将这种短时间内解读的认知过程展现出来,提出理论解释,揭示其中的认知规律。
从表面上看,微博用语与日常用语相比有很多变化的类型。由于汉语同音、近音字词多,出现了很多由语音变化得来的微博词语。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字的读音发生变化并相应地变成其他字或其他非汉语的书写形式,例如:“孩纸”(指“孩子”),“妹纸”(指“妹子”),“神马”(指“什么”),偶(指“我”),童鞋(指“同学”),虾米(指“什么”),稀饭(指“喜欢”),木有(指“没有”),帅锅(指“帅哥”),酱紫(指“这样子”),银(指“人”),灰常(指“非常”),表嘛(指“不要嘛”),霉女(指“美女”),口耐(指“可爱”),肿么(指“怎么”),“笑shi”(指“笑死”)等。还有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字的书写形式变成其他同音字,例如:鸡冻(指“激动”),菌男(指“俊男”)等。另外一些微博词语则是借用网络典故或字的部件书写形式的象形性等,对原有字词的意义进行另类解读,例如:微生物(指“微博玩家”),汗(指“惭愧”),寒(指“吃惊”),打酱油的(指“路过”),猪头(指“笨蛋”),囧(指“无奈”)等。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这些微博用语和正规的日常用语相比,虽然在读音、书写形式或意义等方面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这些变化仍然以日常用语为根基,离不开日常用语。
日常用语的运用以常规关系为语用基础。常规关系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认知框架。语言的规律是事物形成、存在、变化的规律通过认知在语言中的投影,所以常规关系也是语言理解的理据和认知工具。含意的运用是语言表意的一种基本方式[1]。日常话语的表述都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和间接性,话语的显性表述与说话人的真实交际意图有一定差距,蕴含不同程度的含意,需要利用常规关系加以阐释和补足。在话语的理解中,语言运用者要利用一定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对话语的不完备的显性表述做出阐发或补足,从而推导出来的“含意”的具体内容。因此,常规关系的运用作为语言理解的一般性语用前提和普遍的语用基础,使听话人做出选择和决策从而获得共享的理解,使语言交际达至相互理解。
由于微博用语的变化仍然以日常用语为根基,因此对微博用语的理解同样要运用常规关系。微博用语的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解码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复杂、有机与动态的含意推理过程。因此,可以用常规关系来研究微博用语的认知过程,并对微博用语理解的深层机理做出统一的解释。微博用语的解读者在特定的微博交际语境下,设定语句中词语所涉及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常规关系,并以此为语言运用的基础,利用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对微博用语的种种异常表述进行灵活的阐释和语用推理,在语境中不断选择,最终得到对微博用语的话语含意的理解,使微博用户能够顺畅地进行交际。
常规关系中的各种次类常规关系都为微博语言的解读者提供一种表现为认知图式或框架的认知工具,成为微博用语的解读理据。微博语言运用中的语境既可以是解读者正在阅读的包含这个词语的这一条微博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等),也可能是解读者之前读过的包含这个词语的其他微博信息。在较大范围的语境(即微博平台或者网络语言使用环境)中达成的共识是正常人进行交际的基础,使得微博交际的各方可以在普遍意义上理解微博用语的真实交际意图,而在较小范围的语境(即仅限某一特定微博词语出现的语境)中达成的共识是理解特定、具体的微博用语的知识。
认知主体在阐释和补足隐性话语表述时,将常规关系用作认知工具,以相邻和相似关系为两个基本选择。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相邻律和相似律认为,人们在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时,往往会将具有一定强度相邻或相似性的两个事物识解为一个整体。外部世界中的各个对象与事件之间的相邻性与相似性通过认知主体的认知投射到语言语用中,因此话语中所涉及的事物之间也涉及相应的相邻与相似关系。更加抽象地说,相邻与相似关系可以体现为[±相邻]与[±相似]两个维度[2]。这两个维度表明相邻与相似关系分别是从不相邻到相邻,从不相似到相似的连续体。
笔者同样可以用[±相邻]和[±相似]两个抽象的维度作为认知工具来阐释微博用语的理解。用相似维度来观察微博语言作为涉及的事物间的常规关系是运用认知语用学理论进行微博语言含意研究的一种尝试,是将认知能力用于解释语用推理过程的一种尝试,有助于深化对微博语言的认知研究。
就微博语言交际而言,话语传递的信息往往超过语言最初被编码时的信息,理解微博用语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解码过程,需要解读者对词语的字面意义进行扩充、阐释以获取语言形式的隐含意义。
含意是事物间的常规关系通过认知的折射投影到语言运用中来的结果,为确定话语意义需要进行的各种语用推理,需要运用相邻和相似关系。理解的过程是推理的过程,理解的实现是推理的结果。在此需要研究的就是理解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同样也产生于语言运用的逻辑先设,即设定语言中所涉及的对象和事件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是常规关系,因此理解机理的研究同样可以用相邻相似性维度进行观察和说明。通过运用认知语用学理论来追溯理解认知机理,统一地用相邻相似性关系充分揭示微博用语的理解机理。
在常规关系的纽带联结作用下,说话人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意图形成一个“完型”,一个完整的构成,成为一个整体。说话人话语作为一个“完型”,一个象征符号,也体现了完形的基本特征:结构的整体大于结构各部分之和,话语的整体意义并不等于话语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不能仅从对各字词字面意义的直接相加中得出。
由于话语意义的完型性,在微博交际这种典型的交际互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交际过程中都是主动的参与者。在理解微博交际话语的认知活动中,显性的语言表达与普遍常规关系都为推理提供了信息解读线索。说话人的字面表达激活听话人大脑中已有相关信息的常规关系;由于不同经验在语言理解中都有投影,对具体特定的语言交际者而言,每一次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所调用的常规关系也可能有具体差异,不同的听话人为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所运用的事物间相邻相似关系也就不一定相同。听话人下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最贴近自己经历的常规关系,调用与自己经验具有最大相关度的关系来进行话语推导,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感知事物的相邻相似律推理规则进行话语理解的语用推理,使说话人的字面表达与自己的理解建立互为关系体的关系。听话人在交际的过程中注意哪些显性表述,从记忆中调出哪些常规关系作为话语理解与判断的认知工具,在推理的过程中运用哪些世界知识、信念,表现出怎样的认知能力、认知偏向等,都体现了相邻相似性关系对话语理解的影响。
理解的推导过程是:在一定的相关语境中,说话人运用某一种常规关系将自己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意图形成了对应关系,但是对解读者而言,话语的显性表述就有可能联系着多种常规关系。例如,“童鞋”既可能指有读音相似性的“同学”,也可能就是指它的字面意思“儿童穿的鞋子”。听话人作为交际中特定的语言运用者,在寻求话语的语义指向并认定说话人的话语意图的过程中,首先本能并自发地把话语与当时情境联系起来,激活所有可能的相邻相似关系,得出一个基本认知环境;然后将特定的话语情境与各种常规关系进行匹配,由于认知能力与认知偏好对听话人注意的影响,听话人注意那些对他们来说具有相邻相似性的话语或信息,提取自认为是最突显、最熟悉、最相邻相似的信息;最后通过判断来确立具有最大相邻相似性的关系,进而推断话语的真正意图。
这个过程既要包括对不完整表述的补足,也包括对不透明表述的阐释,各个层次的补足与阐释交织在一起,共同推进,迈向解读的最终目标。在这样的推理过程中,听话人在选择与运用常规关系时,有可能不自觉地偏离说话人话语形成时的特定语境,本来应该得到重现的对应关系无法重现,最后导致对交际意图(真实含意)的理解不够准确或不够完整。
微博语言运用中相邻相似性推理的规则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在发生理解的话语A中出现x(如“童鞋”),如果在过去一语境中x(“童鞋”)曾同y1(“儿童穿的鞋子”)相似,在过去另一语境中x曾同y2(“同学”)相似,那么就可以用x(“童鞋”)所蕴含的y1(“儿童穿的鞋子”)对话语做出阐释,也可以用x(“童鞋”)所蕴含的y2(“同学”)对话语做出阐释;y2可能是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即正确的含意,而不同于y2的y1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y2而导致了对说话人意图的错误解读。无解、错解与正解体现的是相关度的认知连续体。从表面上看,无解、错解与正解是不同的理解,但实际上这三者与说话人的真正交际意义之间都有相邻相似性,都处于相关度的认知连续体中。
总地看来,微博用语的理解是微博用户运用常规关系对相关话语进行语用推理的结果,包括了对常规关系的正确或错误识别,也包括了对相邻相似关系的正确或错误再现。不论是真正的交际意义还是各种理解的变体都处于从无解(没有理解,设为0)到错解,再到全解(完全正确理解,设为1)之间的连续体上,包含了从如0.1度全解的重度误解到如0.9度全解的轻度误解。图示如下:
图1 微博用语理解的偏离度连续体
用相邻相似关系为认知工具来把握世界就是认知语言学所说的把握世界的“关系性”(relationality):具有常规关系的两事物互称为对方的“关系体”(relational entities),一个关系体的存在总是内在地(inherently)蕴含着另一个关系体的存在[3]。由于一个关系体的存在可能蕴含不止一个其他关系体。微博用户从同一个关系体出发,调用不同的常规关系和相邻相似关系,将其与某一个关系体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含意,从而正确或错误地解读微博用语的含意。
以上用认知语用学理论解释了网络交际中微博话语理解的认知机理。微博的话语交际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以认知为基础,其过程体现了常规关系的运作。无论是哪一类微博用语的理解,表面上的类型差异都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归结为一个统一的机理,即相邻相似关系。理解发生差异的根源在于日常话语显性表述的不完备性和不透明性。要运用推理对微博用语的显性表述进行补足和阐释,才能对话语有恰当的理解。某一个微博用语,其显性表述的形式是惟一而确定的,但是它有可能蕴含多种隐性表述。一旦微博用语的解读者调用不同于表述者的相邻相似关系来补足和阐释这一微博用语,其结果就可能是偏离表述者的真实交际意图。
国内外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已经对微博用语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解释。话语表达总是不完备的,因此含意性是话语表达的基本特性。笔者以认知、解释为取向,以含意本体论的含意观来观察微博用语的运用,对这一网络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现象进行认知研究,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以常规关系为核心概念的理论框架,分析微博话语理解的推理过程,阐释同一微博用语的不同理解的深层认知根源。微博用语的理解是微博用户运用常规关系对相关话语进行语用推理的结果,包括了对常规关系的正确或错误识别,也包括了对相邻相似关系的正确或错误再现。
目前使用的微博用语数量比较多,种类也比较复杂,将来还可能出现更多数量和种类的微博用语,但是不管微博用语的情况怎样变化,都可以运用相邻相似关系来对它们的理解机理进行统一而简明的分析与阐释。微博用语的理解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以语言表达的不完备共性为基础,以常规关系为理据,以解读者对相邻相似关系的有效识别与灵活再现为具体手段。对微博用语的理解机理的阐释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这样的研究对跨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可以有一点启发。
[1]徐盛桓.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J].外国语,2003(2):8-16.
[2]徐盛桓.相邻和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18-23.
[3]WILLIAM Croft,CRUSE A D.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