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松四爷的一天

2014-11-27 17:03朱天纯
北京纪事 2014年10期
关键词:爱新觉罗银锭什刹海

朱天纯

来到什刹海银锭桥,肯定会对这位爷有个印象,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老北京文化的一张名片。有些摄影的朋友对他的这份行头打扮很感兴趣,但又担心万一镜头对准了这位浓眉大眼的爷,他真不开面,后面的事情心底就没数了。其实这都是多虑,看看这位爷对想逛什刹海的游客的热情诚恳劲儿,这点面儿他还是能给的。

和这位爷混熟了,也许会给您递上一张名片,松四爷的照片上没有名字只有这几个字——京城什刹海松四爷。仔细一看,下面的小字还有“爱新觉罗”这个词。另一面是广告语:胡同游览、婚庆用车、讲老胡同、剧组用车。爱新觉罗是真是假咱还不好意思深问,不过这16个字的广告语,我觉得还是靠谱的。尤其是剧组用车,这绝非简单的拉脚送人,其实也暗含着松四爷也是一位经常客串的脸熟“明星”。

我在什刹海拍摄的时间长了,跟三教九流的朋友们混得很熟。退休之后,就把这里作为怀念老北京文化的后花园。我和松四爷这些年很是有些交往,也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他的大名叫松庆贵,今年50出点头。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盏省油灯,到了30岁改革开放,就下海自己干。在银锭桥头西北角有一个松记炸灌肠,就是当年他的创业基地。

干了一阵个体户,钱也挣得差不多了。当时,什刹海开始搞胡同游,松四爷就成了第一批胡同游的参与者。随着岁月的流逝,胡同游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松四爷几乎成了这块地界的“形象代言人”。

松四爷真正打动我的,是他对老母亲的孝顺和顾家。百善孝为先。别看松四爷的外表霸气十足,可对老母亲的耐心确实让人伸大拇哥。下面的这组片子就是松四爷一天生活的剪影,虽然说不上什么光荣伟大,但我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看人不要看表面,能够对自己的老母亲这样尽孝的人,比那些表面光鲜的说客更值得尊敬。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猜你喜欢
爱新觉罗银锭什刹海
爱新觉罗·漫娘绘画作品
明代“金花银”银锭元素组成的无损检测分析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春拂红墙
最美什刹海
什刹海小记
科学地研究中国古代银锭——读《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