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义现象是语言学中最多样、复杂的现象,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一个相同的词汇对于不同的民族很可能会引申以至于产生不同情感色彩的形象,由此产生词汇的多义现象。从俄汉民族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了词汇多义现象在俄汉语中的体现,并通过对比分析了俄汉词汇多义现象的差异。
关键词:多义现象;民族文化;差异
词汇的多义现象是语言中最为普遍存在的语义关系。多义问题是外语学习、应用和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之一;多义现象研究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俄汉语词汇多义现象的研究现状及特点,主要从民族文化角度对俄汉语词汇多义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1.俄汉语词汇多义现象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1.1俄语词汇多义现象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多义现象的研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试图揭示语言中的多义现象如此常见的原因。此后,词的多义现象先后成为逻辑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现代俄语的词汇语义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俄语词汇的多义现象研究始于对词义变化现象的认识。19世纪中后期,词义变化问题就已成为俄国学界对词汇语义研究的内容之一,甚至于一些主要致力于其他方面研究的学者也对这一领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1.2汉语词汇多义现象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我国学者对于汉语词汇多义现象的关注也由来已久。它一直是傳统汉语词义研究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到了建国以后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对词汇多义现象的研究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对词义引申的概念、引申的方向方式、引申的类型、规律等都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较强的系统性。
2.俄汉民族文化差异与多义现象
2.1 民族心理文化与词汇多义现象
心理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是最深层的心理层次的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最深。汉语中的“深”与俄语中的 глубокий 在很多引申意义上可以寻得对应,如“深奥”---глубокие знания “知识深”; “深刻”--глубокие впечатление глубокое чувство “感情深”。而 глубокий 用于表示“深远的,深入腹地的”(глубокая провинция “偏远省份”)的意义同样是汉语中“深”不具有的。每一个民族的语言从某种程度上都体现出该民族的心理和思维定式。
2.2 制度文化差异与词汇多义现象
词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常常会吸收制度文化的某些因素产生多义现象,如汉语中的“烙印”指的是“在牲畜或器物上烫的火印,作为标记”,转义指“不易磨灭的痕迹”;而俄语中的 клеймо 却来自于另一种制度文化,该词的历史义是 Знак, обычно в форме букв,выдвигавшийся на теле осужденного как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ая мера наказания "烙在囚犯身上作为补充惩罚手段的、通常是字母形式的符号”,但它的派生义Знак,свидетельство чего-л.(чаще о чем-л.Позорящем, унижающем )" (使蒙受耻辱的)印记,证明”却并未摆脱历史义的影响,通常只用于表示耻辱的标记,这正是制度文化在词汇多义现象中所起的作用。
2.3物质文化差异与词汇多义现象
不同的物质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定式和认知模式,也影响着词汇多义现象的发展。比如说,汉语中用于计量长度和重量的单位“丝”源于蚕丝的“丝”,对它的“纤细”这一特征也比较关注,故将它用作极小的计量单位,后又引申出“极少或极小的量”之义。试看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1蚕丝;2像丝的物品;3(某些计量单位的)万分之一;4计量单位名称;5极少或极小的量。俄语中 шелк 一词在"奥热果夫词典"中释义:шелк 1.Нити, изготовляемые из выделений гусеницы шелкопряда.“丝”;2.Ткань из таких нитей, а также из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го, синтетического волокна. “丝织品”;3.Одежда из такой ткани. “丝绸衣服”;4. О чем-н. мягком, шелковистом. “像丝绸般柔软光滑的东西”。两词的多义现象发展程度是不同的,这显然与两个民族身处不同物质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3.结语
长期的历史积淀和社会环境变化形成了两个民族不同的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些对词汇的多义现象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词的多义现象常常带有民族特色。了解民族文化,对研究词汇多义现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Апресян Ю.Д.: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теоретическая семантика в конце ХХ столетия[J], ?известия АН. Се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языка?,1999, No4.
[2]李锡胤. 俄语名词的多义现象[J]. 外国语,1981(3).
[3]林宝卿. 汉语与中国文化[M],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汪文一(1991—),女,辽宁铁岭市人,辽宁大学2012级法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