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蚌埠市公路局 侯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从报告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已然意识到各地各部门要着力建立健全专业技术类人才的储备、聘用、管理、培养及流动机制,让一些有理想、有抱负、有技术的有志青年才华得到应有的展示,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给单位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力。
蚌埠市公路局是一个集建、管、养职能为一体的财政定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我市“大建设”的背景下,公路部门的人才储备问题日益凸显,网络信息化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结合的也越来越紧密。如何转型发展,如何深化改革,如何为推进公路行业实现新的跨越式的发展提供网络支持,网络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储备工作显然已经不容忽视。在事业单位编制日益紧缩,事业单位进人方式日益局限的今天,如何创新方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成为笔者作为一名办公室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的意义也在于此。
近年来,蚌埠公路部门先后建设了六大网络信息系统,为公路部门带来了网络服务的便利与快捷,更让公路职工感受到了工作效率的普遍提高,受到了干部职工的广泛欢迎。现将网络信息化现状表述如下:
该系统是由专线网络、MCU控制单元、视频终端以及音响系统组成的远程多点分布式系统,通过H.264级别的图象信号与128kbps音频传输,最终完成异地视频会议,不仅大大节约时间,更节约了传统赴会所产生的人力和金钱成本。
该平台是依托全省公路系统信息专线网络平台,按业务类别分为路政信息平台、协同办公平台、养护管理平台和财务平台等,每个平台在省局信息中心都有独立服务器作为服务支撑,使得公路部门内部各科室的信息交换更为顺畅和便捷。
执法车辆GPS定位系统是公路路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的子系统,结合3G移动模块,以执法车辆GPS定位系统接收GPS定位数据的形式,不仅随时掌控执法车辆坐标,更方便公众来电后及时调派执法车辆就近处理。
该系统是通过在办公网络路由上设置L2TP VPN服务器,内部所有电脑通过PPP拨号的方式接入,由此实现远程办公,远程使用网络内部文件服务器、打印机等资源,远程监控办公楼的状况和对公窗口的服务质量等。
该系统是在各县公路要道、固定卡口(如治超站卸货场,预检位等)通过网络专线直连设在市局机关的视频服务器,再中转至省公路局监控平台,实现市局和省局同步掌握各站点的情况,方便统一调控。
该系统是独立在机关内部架设财务系统服务器,为所属各县分局提供报表等业务服务,方便财务这一特殊部门的信息报送。
由于传统用人观念和科室设置的影响,公路部门还是习惯于工程、养护等岗位人才的提前谋划,对于网络信息化人才存在着重视不够、轻视偏见的情况,网络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
公路部门专兼职的信息化人才数量较少,且由于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政策影响,网络信息员基本处于编外或者兼职的状态,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人才储备几乎为零。
网络信息化人才对于公路部门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人群。无论是省厅省局,还是我市公路部门自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都处于缺位的状态。一方面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还停留在千篇一律的“理论到实践”阶段,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另一方面,专业培训严重缺位,信息化人才水平提高较慢。
储备和培养公路部门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一定要真正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克服短视心理,将信息化人才的地位提高到类似工程、养护等关键部门同等的高度,让信息化人才真正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和关怀,提高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将我局提倡的“和谐公路、幸福单位”理念落到实处。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一展宏图,提前谋划了人才的定位与选择,三顾茅庐请诸葛,这才有了三分天下、二取中原的鲜活历史。有预见性的招聘人才就是用“发展的眼光”预见单位的下一步发展,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从而为招聘人才做足准备。
公路部门必须将信息化人才培养放到全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去,根据公路部门现状和信息化需要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实现“做中学”,暨在网络工作的过程中遭遇问题,以问题为基点,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再总结再提高。同时,加强对公路部门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提高专家型职工的开发和培养力度,以老带新,相互促进,实现内部人才培塑和感情的留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