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措施

2014-11-26 17:40:58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周群英
办公室业务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文/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周群英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光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正在逐渐进行整改,面临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事业单位以往的人事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其发展,降低了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事业单位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改进人事管理工作。事业单位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完善分配制度,建立人事监督制度,改善人事管理工作。目前,事业单位已经对人事管理工作做出了多次的调整,但由于以往的人事管理工作方式使用的时间过长,现在仍存在传统工作方式的阴影,尚存在诸多问题。随着事业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强和深化,在进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时,要融入现代的管理理念,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事业单位由于长期受到政府的管理,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其他企业相比,市场化背景下的竞争力较低,亟待加强其人事管理工作改革。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一)人才配置不合理

由于事业单位需要编制,往往当有编制时才可引进新人,没有编制时则不能进人,有时当单位需要人才时,却没有足够的编制,导致事业单位内的人才缺乏。当前事业单位人才招聘的方式不利于人才的引进,近几年,事业单位正在逐渐改革人才引进方式,但由于人为原因等,存在暗箱操作现象,仍然无法保证事业单位招聘的公平公正。事业单位在进行招聘时,大多情况下,是由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决定,导致与这些领导关系密切的人员更易被引进,而使一些高素质的人才流失。久而久之,致使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降低,人力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降低,造成事业单位的损失。

(二)岗位设置不科学

由于事业单位以往是由政府投资,内部人员的工作相对稳定,虽然目前正在进行整改,但为了保持其岗位的稳定,很多事业单位在设置岗位时,主要根据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设定,导致很多岗位对于单位的发展并没有实际价值,反而增加单位的资金消耗。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混乱,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激励机制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编制制度,其内部的工作岗位比较稳定,只要有编制,职工一般不会受到失业的威胁,因此,其工作比较安逸,缺乏竞争意识。同时,事业单位内部目前也未针对这一现象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督促职工提升自身素质。职位的晋升与员工自身的能力和业绩相关性不大,而是与人脉相关,很难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甚至会产生反效应,人际关系较强的人注重人脉的培养,而缺乏人脉的人,由于清楚自身晋升的机会小,在自己的岗位中随心所欲,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很少有职工能够真正认真地工作。

(四)聘用制程序不规范

虽然事业单位在进行招聘时,对于聘用的工作程序做出了规定,但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招聘过程中,单位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简化程序。这样使得应聘者不能公平公正地得到评价,事业单位无法引进优秀的人才。在聘用职工时,很多程序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职工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受到侵犯。在制定聘用合同的补充条款时,程序内容等不规范,易造成职工的损失。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

事业单位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职工的工作稳定,因此,职工普遍存在“一签定终身”的思想,缺乏竞争意识,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危机感。当前事业单位在逐渐转型,逐渐失去这一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职工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能认识到单位要提高竞争力,才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便会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使其无法在竞争中立足。

二、改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要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提高管理的技术水平。仅仅拥有先进的管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才能驾驭这些技术。只有优秀的管理人员才能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这些技术的价值。当今社会的竞争,人才是主要竞争力,必须提高对人才的重视,才能为事业单位引进新鲜血液,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正是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价值高度重视的体现。以人为本,必须始终将人的重要性放在首要位置,领导与下属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同时,制定单位内的规章制度,在规范职工行为的同时,要考虑人性化,适当地满足职工的需求,从而体现单位对职工的关心,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二)合理设置岗位

事业单位在设置工作岗位时,要以如何促进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因事设岗,而非根据所在的职工因人设岗。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首先需要根据单位的发展方向,确定主体岗位,结合主体岗位的工作,设置相应的辅助支持岗位。主体岗位和辅助岗位要明确工作内容和级别,避免由于岗位职责不清,导致工作内容重复所造成的损失,或部分工作内容缺失。在设置工作岗位时,关键问题在于不同级别的岗位结构是否合理。结构合理,才能使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各个岗位发挥出高效协调的作用。设置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是一个系统繁琐的工作,不仅要根据单位的特点,分清主次地设置岗位,还要考虑各个岗位之间的协调性,使整个事业单位的岗位既具有系统性,又能体现合理的层次性。

(三)健全分配激励制度

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收入如何分配是职工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合理完善的分配制度能够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促进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要多样化,激发职工的创造性,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吸引优秀人才,并能够使人才充分发挥其活力和才能,为单位做出贡献。事业单位以往的分配制度,对职工的激励不足,无论能力高低,都能获得同样的报酬。必须完善健全分配制度,多劳者多得,拉开能力高与能力低者之间的差距,增加职工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些单位内的关键岗位,要在分配制度上突出体现其重要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高薪引进优秀人才,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健全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四)加强职工培训

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价值和组织效益。因此,事业单位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对职工的培训,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

1.系统全面安排培训工作。在进行职工培训之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选择合适、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必须对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有价值。确定内容之后,统筹安排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培训的地点、时间和方法等,计算经费,确保其可行性。

2.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培训工作也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否则极易使培养工作成为形式,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职工的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行培训激励机制,必须确保培训的质量和职工培训成果评价的可靠性,保证竞争公平公正。

3.重视管理人员工作。事业单位内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对于单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较高,且与其他职工的培训内容不同。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否则没有足够的能力带领其他员工和某个部门,甚至是整个单位的长远发展。

(五)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监督制度

监督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工作的改进。然而,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监督工作,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人力资源监督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建立人力资源监督制度,并出台相关法律,使这一工作具有法律效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监督工作的执行。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之后,要落实监督工作,发挥监督的作用,常抓不懈。监督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纪检、信访、仲裁等。人力资源监督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进其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事业单位正逐渐进行整改,而由于人才配置不合理,岗位设置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聘用制程序不规范,以及职工的思想意识不到位,导致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改进,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完善分配制度,建立人力资源监督制度,从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同的事业单位也存在差异,在改进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要结合自身情况分析解决。

[1]王敏芝.高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对策浅探[J].管理学家,2011(2).

[2]彭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学家,2012(6).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52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