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触网变革

2014-11-26 08:45赵艳秋
IT经理世界 2014年22期
关键词:浪潮网易苏宁

赵艳秋

在浪潮服务器业务中,互联网、云计算等销售额已占到近一半,它的变革是如何发生的?

在信息技术供应商行列,提起浪潮就会联想到政府客户的一页早已翻过,如今,在浪潮服务器业务中,互联网、云计算相关的销售额已占到近一半。

的确,在过去5年间内,浪潮开展了触网变革,其中率先探索的为互联网企业的“定制化之路”,让它迅速接近并打入了互联网领地。

“如果谈论IT(信息技术),最先提到的行业就是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近些年飞速发展,阿里上市后,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在全球前十大互联网企业中,中国企业占四席;阿里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相当于香港两个月的零售额......”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在今年的“Inspur World 2014”上细数了互联网经济相关的大量数据。

在更为细分的行业市场,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DC的统计,在中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服务器需求已占到40.3%,且仍以远超市场平均增速的势头递增。

“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实际的红利。”浪潮集团副总裁王虹莉说。她是浪潮互联网业务的开拓者和负责人。根据IDC的统计,浪潮服务器在互联网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在百度和阿里等中国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中,浪潮服务器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的份额,这令王虹莉团队非常自豪。

得益于互联网业务的拓展,浪潮业务获得了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动力。2014年第一季度,服务器总销售量和增速均居中国市场第一;上半年,浪潮服务器总销量居中国市场第二位,增长第一。“互联网客户对服务器创新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王虹莉说。这不仅驱动了浪潮的新一轮创新,让浪潮得以打造互联网业务基因。

服务网易“冷数据”

电子邮件并不是一个新兴互联网应用,但这个应用有着人们想象不到的用户数量级。现在,网易邮箱的有效用户超过6.5亿,仅次于腾讯微信的7亿用户数,排名第二。2009年,网易又推出了企业级邮箱,目前给4000多万中型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网易邮件事业部企业级技术服务总监蔡灿炜是位腼腆的工程男,一毕业就进入网易做邮箱业务。在他们这个部门,像他这样一直做了10年邮箱业务的人有很多。

邮箱行业的竞争以拼资源为主,因此,公司最关注每TB数据的成本。去年底,网易内部做了个统计,邮箱系统每天要处理3亿多封邮件,新增大量存储。在2008年之前,网易采用的是“通用服务器+磁盘存储”的IT架构。“这种架构不太匹配邮箱业务,资源浪费大,成本太高。”蔡灿炜说。网易技术团队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邮件有个特点,过了发送当天,人们几乎就不怎么看了,大量邮件变成了“冷数据”。于是,在与浪潮沟通邮箱系统时,网易的技术团队提出:能不能给我们定制一个产品,为这种“冷数据”服务?那时,分布式存储技术已经成熟,网易想采用这个新兴技术来重新构建一套更具性价比和可扩展性的开放式存储。

彼时,浪潮已经与土豆网尝试定制了国内第一套存储服务器,初步积累了相关定制经验,于是决定接受挑战,与网易进行深度定制。双方花了近3个月时间,结合邮箱的“冷数据”的特点,最终设计出一套分布式存储设备——它是一款单路存储服务器,机器上一些用不到的部件被拿掉了,降低了机器的功耗和成本;硬盘低速转动或进入休眠状态,大大降低了故障率,简化了运维。

现在,通过一套算法,网易邮箱会根据数据的使用热度,进行智能的分级存储。其中的“冷数据”就采用了浪潮定制的存储设备。这种定制设备已发展到第3代。在4年多的使用中,网易从设备采购、电费到运维节约了几千万元。

通过这次深入定制合作,网易对浪潮等合作者有了新的认识。“互联网厂商很大的弱势是在硬件能力上。很多时候,我们把一个应用想得天花乱坠,但最终实现下来的成本却非常高。”蔡灿炜说,“如果在前期做架构时,请一些专业硬件企业介入,给一些建议或方案,甚至评估这个产品不适合去做,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事。”

现在,浪潮和网易已经在2013年合作部署了前沿的微模块数据中心(MDC)技术,后续双方还将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在美国服务器市场,已经有超过60%的份额不再是品牌服务器,而是定制化设备。”王虹莉说。定制是大势所趋。在与网易在分布式存储上合作的同时,浪潮又在偏计算的方向上,与百度、阿里巴巴等合作,定制了整机柜、微模块等产品。

定制百度整机柜

在2014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演讲的背景图之一是百度新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中一排排整机柜产品——这是百度和浪潮深度定制的产品。

“我们为什么要定制服务器?因为我们的采购规模太庞大了,提升Performance per dollar(每美元获得的性能)就成了我们的首要问题。”百度负责服务器定制业务的陈国峰说。

2012年底,百度成为国内第一个批量部署整机柜产品的企业。通俗地说,相对于普通服务器,整机柜是一种“大颗粒”产品,一台整机柜包含了30、40个服务器节点。

在陈国峰看来,百度对整机柜产品的定制是必然趋势。“定制整机柜,降低了能耗和运营成本,提高了运维和交付效率。”他说,“现在,我们每年的服务器采购量是十几万台到几十万台。如果按照以往每天部署200、300台的进度,我们就是一年365天都在交付,都没办法完成。”今年,当浪潮在百度新建的数据中心中部署整机柜产品时,创造了一天完成100多个整机柜的部署,相当于一天部署了大约5000台服务器。

“整机柜降低了20%的功耗,交付效率是普通服务器的20倍。整体TCO降低了10%。”陈国峰说。

浪潮最早是在2009年根据腾讯的需求开始涉足整机柜研究的。起初,当王虹莉开始在公司内部“倒腾”整机柜这件事时,由于产品还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能否大规模部署也是个问题,因此,很多人都劝她“别干了”。但是公司当时就有着“硬件重构、软件定义”这样的发展思路,再加上互联网行业的开放理念,很多公司都愿意尝试应用,整机柜成本可以降下来,这让王虹莉坚定了整机柜的研发决策。

从2009年开始,浪潮对整机柜进行了两年研发,积累了各类技术。2012年,百度、腾讯和阿里成立了天蝎项目组,发布了天蝎规范1.0。“这成为一个分水岭。”浪潮集团互联网行业资深架构师李璀说。基于过去两年的积累,浪潮迅速推出了产品化的整机柜产品。

目前,浪潮的整机柜产品Smart Rack已经累计出货近4万个节点,国内占有率达到60%。在整机柜的用户中,不仅有互联网企业,也有像12306这样的传统企业。2014年,浪潮建成国内第一条整机柜服务器专用生产线。今年8月,天蝎组织正式成为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天蝎2.0已经成为工信部的标准之一。

“我觉得互联网的变化很有意思,它瞬息万变,可能今天不需要的,明天就会需要。有时,业务需求逼着你忽然就得必须这样做,没有这个,这事你就干不下去了。”经历了整机柜业务从无到有的王虹莉边思索边说。

支持苏宁云商

不仅互联网企业,浪潮也察觉到,传统企业正开始采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来改变它们的业务。

“美苏争霸”,苏宁跑赢了对手国美,却突然发现,竞争已转到另一个战场,苏宁要与不认识的对手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这次它是以后来者身份加入的。互联网带来的全新变革,正倒逼着传统企业跟上时代的步伐。

两年前,金龙加入苏宁,目前是苏宁云商集团IT总部云计算研发中心技术总监。他加入公司时,恰好是苏宁开始电商改革的时期。

2013年,苏宁将公司名称从“苏宁电器”正式更名为“苏宁云商”。关于云商,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给出了定义,就是电商+零售服务商。苏宁希望以 “一体两翼”做到全品类、全渠道和全客户群的覆盖。与此同时,苏宁还计划通过云平台,将自身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资源全面向社会开放。“我们希望把内部支撑运营私有云的能力开放给更多中小企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金龙说。

在金龙看来,苏宁转型对IT系统提出的挑战极大。原因之一是苏宁已从传统店面、连锁经济,转向了多业务领域——收购了红孩子、满座、PPTV,新增了虚拟运营商业务,还成立了金融公司。这些业务涉猎的领域千差万别。

“今天,苏宁已有1000多个业务支撑系统,涵盖各种生态,如社交、金融、线上B2C等。同时,苏宁还有超过百万家的上下游合作伙伴。”金龙说。而在今天的市场上,面对这么复杂的体系,还没有一家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面对这个挑战,苏宁的答案之一就是云计算,这也是我在苏宁的主要工作。”金龙说。苏宁从去年开始组建团队,今年私有云已经上线,公有云平台也刚刚上线。

金龙把苏宁云平台的建设形容为“在高速赛中给赛车换轮子”——既要兼顾已有资产,还要利用新平台,要逐步实施。“我们面对很多细节,其中更关注软件。我们大都采用开源软件,并对此建立很强的把控能力。”他说,“但我们也有不擅长的,包括硬件和IDC资源。我们很希望和业内共同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的架构,便于我们提供给上下游供应商,并给最终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云的建设中,苏宁曾对接过很多国内外企业,但发现这些企业不能完全满足一个企业定制化的需求,也有一些企业的技术是封闭的,不利于未来发展。

2013年,苏宁和浪潮开始合作。浪潮强调开放、开源、标准化的架构,是打动苏宁的原因之一。苏宁在系统可靠性、运维等方面对浪潮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双方从中低端云平台起步,之后开展分布式存储的定制化合作,接下来再在高端服务器上进行合作。经过了长达半年的磨合,双方共同经历了2013年的“双12”,今年元旦、春节、“315”、“618”、“818”等电商高峰期的考验。

现在,怎么把苏宁这样一个复杂业务体系在一个更开放的平台上运转起来,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灵活的定制,这是浪潮和苏宁正在摸索的事。

“在互联网行业的10年间,我看到了客户的变化。原来,互联网服务商是我们服务器的大客户。现在,转型中的传统企业,比如苏宁、酷派和中粮也带来了很多生意机会。”王虹莉说,“从长远来看,浪潮把互联网和像苏宁这样转型中的大型企业,都放在一个战略位置上,都是我们非常看好的投入方向。”

互联网生意经

王虹莉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浪潮。1993年当浪潮进入服务器行业时,作为新兵的王虹莉和同事们取得的第一个突破点是在政府行业。2000年,王虹莉接触了正在引入《传奇》游戏的盛大公司。这之后,王虹莉亲历了Web 1.0的兴起,这对当时负责产品线规划的她来说是一个触动。

5年前,当王虹莉和同事们做集团战略规划时,美国的互联网巨头谷歌、亚马逊、Facebook正在兴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这些企业的服务器保有量动辄都在百万台以上,这给王虹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彼时,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服务器规模还很小。但随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互联网产业也演进到类似美国当年的状况。不久前,一家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对王虹莉说,现在,他每年购买的服务器总额,都是前10年的总和。

“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王虹莉说,“不仅仅是因为客户的采购量,还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创新需求。作为一家本土厂商,我们有本地研发资源。一旦对一家客户的需求有了一个判断,我们就能迅速组织资源投入,帮客户实现这样的产品。”

在王虹莉眼中,过去5年,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让浪潮变得不一样。“可能浪潮现在不是一家OEM,也不能叫做ODM。”她说。从研发上说,过去,传统OEM企业的创新节奏,都是跟随芯片供应商英特尔的“Tick-tock”技术更新周期。tick更新一般每两年一次,tock更新则需要等上4年。而互联网用户的出现,打乱了这样的周期。现在,浪潮的整机柜产品一年要迭代出五、六个以上,这对它的研发、成本控制、生产、品质管控、交付、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思维”也让浪潮要更以客户为中心。而要做好一个深度定制,一定要和客户有非常紧密的结合和长时间的磨合,这对双方的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客户要能提炼需求,浪潮要能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并快速跟进、实现这样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参与到客户需求中去,客户也会参与到我们的实现中来。这是一种新的模式。未来两、三年,客户和它的供应商之间会形成完全不同的合作模式。”王虹莉说。

互联网企业对供应商的能力要求也极高。供应商要打造不一样的后台能力,员工要有更高的主观能动性。除了技术研发,互联网客户可能要求下单以后3~7天供货,这意味着只有生产和物流的时间。互联网企业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成本需求,这意味着在定制化过程中,要把模块变得通用化,达到成本和供货上的优势。这些所需的资源整合和能力积累都不是一天能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

新世界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你要不停地在红海之中去找蓝海,因为这个蓝海可能很快就会变红了。” 王虹莉说,“我对这个时间的定义是6个月。”

现在,浪潮正在与互联网开展多项新技术研发。“互联网企业提出了大量的新技术,我们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做减法,怎样在一个合适的点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王虹莉说。

猜你喜欢
浪潮网易苏宁
智珠2则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当代青年生活定律
苏宁极物旗舰店
苏宁并购亦喜亦忧
苏宁通“网”简史
网易考拉的“一千零一夜”
新色彩浪潮
our children
图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