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多元文化的《撞车》

2014-11-25 09:37潘亚丽何安坤
电影评介 2014年20期
关键词:锁匠卡梅隆族裔

潘亚丽,何安坤,杨 婷

电影《撞车》剧照

电影《撞车》2004 年上映,2005 年获第78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电影故事发生在洛杉矶这个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几场车祸及车祸涉及到的人物构成了这个像生活本身一样复杂的故事,法官和他美丽而刁蛮的妻子、一新一老两位巡警、黑人导演和他的妻子、两个黑人小混混、黑人警长跟他的白人女搭档、有纹身的黑人锁匠、一个移居美国的中东家庭,他们来自洛杉矶的各个不同阶层,在不同的舞台上从强势到弱势,也在一次次链式反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及其家庭因为他们的工作而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这些关系显得愈加复杂,而这些人物所涵盖的方方面面几乎为我们浓缩了整个洛杉矶社会,那些动人的细节那些猝不及防而又理所当然的事件默默的推动着更多事件的发生,最后构成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回路,无处不在的“撞车”,时时刻刻上演着人间悲喜剧。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起源和发展着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质和精神内核,这便是不同文明的根本差异,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记录着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1]到了现代社会,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日益加快,新的文化层出不穷,不同种族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经过30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白人为主体,拉丁人、黑人以及亚洲人等其他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个国家在民族认同、融合和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冲突,美国政府逐步推行民族多元文化政策,它塑造了美国人所强调的独立与协作、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下的冲突与矛盾时时存在,突出的表现在种族冲突、宗教冲突、语言冲突上,这些冲突与矛盾在电影《撞车》中都被一一呈现出来。

二、电影《撞车》中的美国多元文化冲突

(一)种族歧视引起的冲突

美国社会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种族歧视,种族歧视“造成白人社会和少数族裔社会相互分离和不平等,盎格鲁-萨克逊白人后裔所形成的白人社会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始终处于政治文化的中心位置,而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始终处于一种受到有形的与无形的歧视的‘边缘人’地位。”[2]因此,种族歧视引起的冲突就屡见不鲜了,而种族歧视首先表现在白人对其他少数族裔的歧视上。电影的一开始,检察官的妻子吉恩小姐在街上一看到两个黑人立刻就把眼睛移开,虽然她自己没有意识到,但这是她潜意识里歧视黑人的一种表现。回到家后,因为修锁匠是一个墨西哥人,她就在修锁匠旁边大声对丈夫吵闹,说修锁匠是黑社会,第二天早上就会和同伙到她的家里进行抢劫,她也为琐事生她的拉丁裔女管家玛丽亚的气,抱怨说她没有把碗碟放进橱柜。总之,她充满了对其他种族的人的怨气和偏见。白人警察瑞安在给卫生维护组织计划办公室打电话的时候,当他听到主管名叫“莎妮可”时,说那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因为这个名字很明显是一个黑人的名字,瑞安就这样直接表达了对黑人的歧视。

美国的种族歧视不仅表现在白人对其他少数族裔的歧视上,还表现在其他族裔对白人的敌视态度上。由于长期遭受白人的歧视,美国少数族裔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就对美国白人产生了敌视。在电影中,黑人男孩安东尼抱怨他们不得不等上一个小时32 分钟,才得到一盘意大利面条,但是白人不必。他认为检察官妻子吉恩小姐歧视他们,就马上抢了检察官的车。而黑人女性莎妮可坚决拒绝为警察瑞安的父亲的文件签字,利用她的职权去反击瑞恩的对她的种族歧视。

然而,美国社会的种族偏见与歧视并不仅存于白人和少数族裔之间,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不了解,各种少数族裔之间也存在着种族歧视和偏见。在电影的开头,黑人侦探格雷厄姆和他的女朋友被一辆车从后面撞上了,开车的亚洲女司机责备她说:“墨西哥人不懂得怎样开车。”他的女朋友反驳说,她吓一个“亚洲”司机撞上了。他们瞧不起对方而相互攻击。黑人小混混安东尼称呼所有他遇到的亚洲人为“中国人”,这带有明显的蔑视。即使有人告诉了他这些人可能是是泰国人或柬埔寨人,他还称他们“反应迟钝该死的中国人。”在影片的结尾,当一个追尾事件发生在莎妮可身上时,她告诉旁边的人,“别跟我说话,除非你说美国话。”这也是对其他种族赤裸裸的歧视。

(二)特定历史背景引起的冲突

除了种族歧视会引起不同族裔之间的冲突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的历史事件发生之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也会加剧。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是在“911”事件之后。“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很多未受直接影响的美国人也生活中恐惧和不安中,它改变了美国人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对他们国家稳定性的理解,也改变了他们对生活以及生活秩序的理解。美国已经维持和平将近200 年,对世界上其他很多人民长期经历的恐怖主义基本上免疫,但是“911”之后,美国人开始感觉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世界,因此也开始对其他族裔产生防备。正如电影中的描述:性情有些暴躁的波斯人法哈德去买手枪,女儿给他做英文翻译。在他与女儿的争吵中,枪店的老板以为这个买枪的中年男人是阿拉伯人,老板随即表现出了些许的恐慌,于是对他喊道:“奥萨玛,去组织你的圣战,别在这儿浪费我的时间。”法哈德觉得受到了侮辱,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枪店老板虽然最终还是把枪卖了出去,但一起卖出的子弹却是空弹。正是周围人对他的这种偏见和敌视,法哈德觉得所有人都对他充满敌意,随后修锁匠让他换门的时候,他理所当然地认为修锁匠欺骗他,想要让他买一个新门,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杂货店的门被撬开,店铺被洗劫一空的时候,就把这一切怪罪于修锁匠,还差点杀死修锁匠的女儿。枪店老板和法哈德的这些反应并不难理解,自“911”恐怖袭击后,美国人对阿拉伯人的恐惧甚至超过了黑人,民族间的不了解加上恐怖袭击的阴影,种族的冲突自然产生了。

电影《撞车》剧照

三、《撞车》中多元文化的融合

多元文化的冲突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但是并不是这部电影表达的唯一内容,从更深层次上讲,这部电影探讨的是如何解决多元文化的冲突,如何缓解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从整部电影看来,解决多元文化冲突的途径主要依靠善良本性的回归,以及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比如白人警察瑞安,他无故刁难羞辱黑人导演卡梅隆夫妇。但是当他发现卡梅隆的妻子因车祸被困在侧翻的车子里的时候,尽管当时车子随时会爆炸,而卡梅隆的妻子也拒绝他的营救,但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卡梅隆的妻子,展现了他善良的本性。白人检察官的太太吉恩原来对于少数族裔都抱有成见和歧视,但在她跌倒骨折的时候,她的丈夫和朋友都没有来帮她,而救她去医院、照料她的是她的墨西哥女仆,她也因此解除了种族偏见。

误解、偏见、信任危机导致了许许多多的误会、冲突和隔阂。在电影中,新警察汉森因不能忍受他的搭档侮辱黑人夫妇卡梅隆导演和他的妻子,要求一个人执勤。第二天,汉森碰到卡梅隆先生被别的警察包围,当时卡梅隆正因昨晚受到的侮辱而情绪激动,几乎与几个警察发生正面冲突而被逮捕,是汉森努力说服几个警察救了他。故事发展到这里,汉森似乎是一个没有种族偏见、公平、善良的人。但是在他让格雷姆的弟弟搭车的路上,这个男孩想展示给他看他的圣徒克里斯托弗像的时候,他怀疑这男孩是一个歹徒而枪杀了他。如果不是因为误解和不信任,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所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非依靠填平种族与民族之间价值观的沟壑,也不是依靠消除民族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从人们彼此之间的宽容、理解和信任出发。[3]

结语

在《撞车》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种族歧视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民族之间误解和冲突。但这部电影并不仅限于讨论种族矛盾,单纯批评种族主义的消极影响。通过把日常生活中的冲突集中展现出来,这部电影更明确地提出了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电影中各起事故的复杂性、各个人物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是宽容、爱和理解。只要有更多的沟通,更多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多元文化的冲突就会越来越少,而各民族不同文化融合的机会就会越多。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的是相互尊重和理解。

[1]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5.

[2]周莉萍.美国多元文化政策评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20.

[3]李彩.心灵的冲突与隔阂——电影《撞车》与《通天塔》的解读与分析[J].成功(教育),2007(1):138.

猜你喜欢
锁匠卡梅隆族裔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闭上眼睛数到十
心锁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
人民是否有权决定废除对少数族裔的优待?(上)——密歇根州诉捍卫平等权联盟案
卡梅隆的细节
看谁更像海明威
门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