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春霞
写作,就其本质而言,应该像阅读一样是一种私人化的活动。“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但“情动于衷”谈何容易。学生不会作文,不愿作文的现象普遍,因此作文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有些典型的作文题,如扬州大市二模的作文题为:《在阳光下行走》,和之前写的作文题《路》一样,选材的空间是巨大的,既可写某一实实在在的事物,也可按其象征义或比喻义行文,但最好是化实为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但很多学生对这样的作文题把握不了,显然在这样的“虚”与“实”的对接中,学生的写作虚实也彰显出来,教师针对此进行中考前的作文指导,显得尤其必要。
一、小试牛刀,初探虚实
虽然作文写过好多次,班里的写作情况也了然在胸,但每一次都仍然会对学生们抱有期待,《阳光下行走》现场作文后,发现了很多问题,除了考场上经常发生的:形式包装下的内容大而无味;华丽语言伪饰的情感苍白;叙议杂糅的文体错乱;无“我”的情感荒芜;无“故事”的简单无味。还出现了衔接的不及时、语言的干瘪、不合逻辑、在“黑暗里行走”等问题。
二、对症下药,点明虚实
1.小切口大深入选择素材
小切口大深入就是通过对小事的描绘,进而表现出深刻的道理。有的学生写《在阳光下行走》喜欢把“阳光”放大,比如把中国共产党比成阳光,中国人民在党的建设下幸福地生活,写党的发展史,越写越大,有些历史自己都搞不清,最后把自己绕里面了。这种情况还不如写自己家尤其自己的成长经历伴随家乡十几年的变化为切口,凸显出党的建设有力;有的学生写“阳光”,写一切正能量,具体是什么事件,没有,针对这样指导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两件事具体写,这样更形象生动,更直观可感;还有的学生笼统地写在阳光下行走的感受,“充满希望,很温暖”,倒不如具体写一次或两次在阳光下行走的真情实感,适当加以想象的延伸。
2.起承转合一切围绕中心
起承转合在文章中起到行文严谨、事理清晰、浑然一体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段与段之间往往失去了有机的统一,相互独立着,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主题。
3.具体操作三步走——阳光下“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
为了让学生可操作性更强,指导学生分三步走,将“阳光”的虚实连接。于是分解为:阳光下“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并展示相关的同题作文示例,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美丽画面、美丽情感、美丽哲思。
示例:雨天,向来是阴冷的,细密的雨丝仿佛定格在天地间连成一幅巨大的画卷。树木在雨中瑟瑟发抖,像一个无助的老人;小草也蜷缩着,胆怯的躲避着冰冷的雨滴;地面上积着大大小小的水洼,每一个都灰暗浑浊。可就在雨后初晴时,一切都变了。树木挺直了腰秆迎向阳光,经雨水冲洗后显得愈加精神,活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小草呢,也舒展开了自己的身姿,尽情的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地面上的小水洼们明亮了起来,成了太阳的一面镜子。阳光温暖了一草一木,照亮了世界。在阳光下行走,我沐浴温暖,享受着万物的勃勃生机。
4.“行走”才是中心词
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阳光”这个“题眼”相对容易,而中心词“行走”却容易忽视。行走是什么?行走是智慧,精神的驰骋,思想的跳跃,行走是一个过程。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样的一个过程,如一个学生写与父亲约好钓鱼,忽逢下雨,为了满足自己,父亲特意搭了个雨棚,在雨中感受到父爱的“阳光”,立意很好,但心理描写不到位,很难有“行走”的痕迹。因此抓关键词和抓“题眼”一样的重要。
三、升格作文,彰显虚实
我们的写作一般按照“构思——写稿——修改”的过程进行,如果说构思是一次无形写作,那么修改就是一次重写,即我们所说的升格。思维训练不是孤立的,应和教学本身相结合,因此指导过后,学生的作文中终于有了亮点,最明显的:
1.立意上
“阳光下”的内涵扩大:李小溪写的是农村里的“父母”对待女娃的态度转变让女娃每时每刻都似行走在父母的“阳光”下;常晚莉有着青春期的多愁善感,从对春去的恐怖、对死亡的抵触到对新陈代谢的重新认识,以更积极的心态行走在“青春”的阳光下;余文从自卑、不自信到摆脱心理黑暗的阴影,最终走到“阳光下”;李玉梅由整天活在对雾霾,对食品隐患的忧虑和恐慌中到期待有一天中国摆脱环境、食品危机,真正让国人在“阳光下行走”的希冀;李闻宅女的生活因为母亲的干预终于走出去,行走在阳光下看到从前看不到的风景,从而引发对健康生活模式的思考。
2.一些“闪亮”的句子现身
“在哥哥告诉我的时候我发现有丝丝阳光在我身上,阳光原来是那么温暖。也许只有我能在那么阴沉沉的天里能看见阳光吧。”(高媛)
“我已记不清那个关于‘夜祸的故事结局如何,但我想她会勇敢走到阳光下,哪怕就看一眼,哪怕灰飞烟灭,也要追寻属于她的真正的蓝天……”(余文)
这样的片段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还显得稚嫩,但学生还是较前有了进步了,当然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教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每次都留个心眼解决主要矛盾,学生的作文自然问题越来越少,最终在决战中彰显自己写作的虚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