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愈闻
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应对“新常态”,就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新常态”下高层经济政策的一条主线。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当旧的高度依赖要素投入、特别是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投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就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事实上,当生产力水平没有提高时,经济增长就只能依靠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这便是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而当生产要素的数量已缺少增长空间甚至开始出现下降时,要维持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便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率。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破题之举,自然是创新。纵览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成功的国家都是在创新发展中巩固自身的优势。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经济发展的不同轨迹,正说明了这一点。上世纪前半叶,拉美由于几乎没有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侵袭,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全球范围内处在相对较高的区间。至上世纪中期,不少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然而这些国家长期未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始终停留在较低层次,加之社会分配不公,最终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日韩等国则因其长期的高人力资本投入和持续的科技创新,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正面临稳健增长和停滞不前的关键十字路口。创新驱动战略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是影响中国“国运”的命门。1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再度阐释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观点,并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政策措施。
以创新发展促供给侧改革,关键要从创新主体入手。从宏观角度来看,创新体系的核心必须是企业,只有企业能够最好地打通资本、技术和市场三个环节;从企业内部来看,创新又要靠人,尤其靠两类人,一类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以企业内部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来提升效率;一类是具有科学家精神的技术人才、产品经理,他们是新技术、新模式的直接创造者。创新驱动战略能不能落实好,关键在于能否将上述几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
要让企业在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其一,要进一步改善创新型企业的政策环境,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执法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新兴产业企业,要进一步扩大结构性减税措施的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其二,要持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科研院所改制。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目前仍是中国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富矿,这些机构中的人才过去囿于体制机制所限,其才干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一方面要推动体制内单位的科技体制创新,以体现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另一方面要推动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转型,这些机构要逐渐从金字塔形的官僚化、科层化机构,向扁平化的平台和生态圈转型。要改变以机构为中心的科创体系,逐步形成以团队为中心的新科创模式,由是,将改变过去科研人员围绕体制内科创机构预设的目标和选题来转的格局。这将成为中国科技体制整体变革的重要一环。
其三,要为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加快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让更多创新型企业在沪深股市、新三板市场等公开市场交易,鼓励登陆资本市场的公众公司以股权、债权、股债结合等多种方式融资。此外,要进一步放宽对企业除借壳以外的其他并购重组活动的限制,精简审核项目,简化审核流程,鼓励境内企业对境外企业实施并购,推动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技术、品牌的直接对接和融合。中外科技型企业的整合,将比单纯的技术本身的交流,更深刻地推动中国企业在技术和品牌上的升级换代。
要妥善处理好企业中“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关系,以充分发挥企业中“人”的能动性。创业企业可以引入VC等外部机构参与公司治理,在后者协助下形成投资人、经理人、技术人员等不同角色在企业内部相对平衡的治理架构。要持续规范内部治理机制,完善高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逐步形成健康的合伙人文化,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创新驱动要做好“人”的文章,以体制创新激励人、激发人、激活人,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全员生产率。
(作者系宏观政策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