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选择;合作;领悟;唤醒;精彩
笔者在执教《游园不值》(苏教版小语五年级下册)时,采用了两种教与学的方式,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例一
师:诗人去游园没有遇见主人,正在他失望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
(出示课本插图)
生:一枝出墙的红杏。
师:诗人虽然没有看见园子里的美景,但是他看见了这一枝杏花。由此,诗人可能想到了什么呢?
生:这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这枝红杏已经代表了整个园子里的美景。
生:主人虽然锁上了园门,但我从这枝红杏身上已经看到了整个春天,这枝红杏就是春天的象征。
生:我虽然没到园子里去,但是我已经看到了这枝红杏也就心满意足了,也是不虚此行了。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生:满园的春色关也关不住,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
师: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春天真是太美了,任何人也阻挡不住春的气息。
生:春天真是太惹人喜爱了,到处都洋溢着勃勃的生命力。
生:我赞美大自然,我歌唱美好的春天。
教例二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师拿出一枝杏花)
生:这是一枝红杏。
师:请你们想象一下,一枝红杏出墙来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把你所想到的画面用笔画下来并给它上色。
学生自由画,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画。两分钟左右,学生逐渐画好了。教师出示一幅学生作品:一座小院,院墙上伸出一枝缀满红色杏花的枝条,院墙中间是一扇柴门。
师:從同学们的画中,我知道大家已经理解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谁能说一说?
生:这句诗的意思说是:一枝红色的杏花从院墙上伸出来了。
师:谁能把“伸出来”换一种更生动、更形象的说法?
生:一枝红色的杏花从墙上探出头来。
生:一枝红色的杏花,悄悄地爬上了墙头,它要看看外面更大、更美丽的世界。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由这一枝杏花,你还能想象一下园子里是什么情景呢?
生:园子里的杏树上缀满了杏花,一片火红。
生:还有其他许多的花草争芳斗艳。
师: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院子里可能是什么样的情景?把想到的描述出来。
播放轻音乐,生闭眼想象,满是陶醉状。两三分钟后教师请学生说。
生:院子里春意盎然,就像花的海洋。杏树的每一根枝条上都缀满了花,整棵树就像张开了一把枝条上都缀满了花,整棵树就像张开了一把大花伞。整个园子都被它映得红彤彤的。迎春花也吹起了金黄色的小喇叭,像春姑娘漂亮的发辫。
生:院子里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儿的花,你追我赶地竞相怒放,在
预告春的消息。
生: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飞舞。
……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描述着园子里的美景。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你们所描述的景色可以用诗中的哪四个字来概括?
生:春色满园。
师:朋友家虽然有围墙,有柴门,但是能关住这满园的春色吗?
生:作者的朋友家虽然有围墙、有柴门,但这些都阻挡不住生机勃勃的杏花,杏花照样能从围墙上探出头来,告诉人们这满园春色的消息。
[反思]
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教学法中,学生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正是他们主动学习的最好例证。学生在学习中开发了潜能,发展了个性。
其次,教师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完全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去体味。只有在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或思考的深度、广度不够时,教师才加以适度地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培养情感。
第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语感、情感。教师运用积极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读、画、想、说,去领悟、体会诗的语言。并将之变成生动、形象、可感的画面。由此产生丰富、深刻而独特的语感。学生在相互聆听、接纳、赞赏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身心潜能被唤醒。
第四,在开放的情境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拘泥于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简单理解,而是将之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把问题重新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描述,那一句句闪耀着诗性光辉的话语就是对诗意的最好诠释,从而收到了更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耿怀国.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尝试[J].山东教育,2006(Z4).
作者简介:袁海波,1979年11月出生,男,本科,就职于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