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的词语教学

2014-11-22 01:16贾志梅
新课程·小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领会说明文语言文字

摘 要: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一部分来自课堂的语言实践,一部分来自他们的课外阅读,因此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词语的不同作用、不同的学情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词语教学,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力。

关键词:词语;文体;方法

一、不同文体,词语教学的目标不同

一册书中所选的课文有不同的文体,就拿六年级上册语文来说,有诗歌、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不同的文体对词语的教学要求也不一样。

1.古诗词是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历经多年的积淀,有的词语意思古今变化较大;有的词语蕴含着特定的意思;有的词语经过千锤百炼,含有丰富的意象。因此,在诗词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明白,尤其是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逐层领会丰富的意象。

2.记叙文的语言具有形象性、哲理性、抒情性,它常常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叙事、写人、绘景、状物、抒发情感。写人叙事的文章要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的词语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的精神,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它要求选用最恰当的词语,严密、简洁、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它常运用术语和符号。所以,我们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词语体会事物的特点,感受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

二、不同作用,词语教学的深浅不同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一篇文章实际上是词语构建成的一座大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钻研词语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是衡量课堂教学是不是语文课的主要标尺。但不是每个词语都要平均使力。有些词语并不难理解,阅读中的障碍,只要扫清就可以了。

三、不同学情,词语教学的时机不同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在上课之初检查预习的时候将词语一股脑地列出来,常常有十几个词语,甚至更多。这么多的词语放在一起教学,占时多,学生感到疲倦,效果较差。其实词语完全可以分散开教学,有些词语是常识性的、认识事物的,是不需要学生理解的,或者是即使学生熟读课文也无法明白的就完全可以放在第一课时上课伊始进行教学;有的需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的,与理解课文中心有很大关系的,就要缓一缓。比如,《船长》中“侧舷”“大幅”“肇祸”这些词语就没有必要兜圈子,可以在学生接触这篇课文时让他们读、理解。而“井然有序”这个词语要结合哈尔威指导大家逃生这一片段理解,想象大家被他的伟大人格所震撼是如何逃生的,体会大家此刻逃生时的有次序、不慌乱。

四、不同词语,词语教学的方法不同

1.朗读。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需要多感官参与,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都是作者精心选词、精确用词的结晶。因此,入情入境的朗读不失为是一个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2.联系上下文。词语在文章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前后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中的“终于”一词,对于这个词语学生并不陌生,在二年级《梅兰芳学艺》中就出现过,他们都知道这个词语表示不容易。可是这个词语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两次,两次表达的意思相同吗?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去思考。知道巴金爷爷是在生病写字困难的情况下写这封信的,从第一个“终于”就可以看出他写这封信的艰难,感受到他对家乡孩子的热爱。第二个“终于”是表示他已经87岁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是他一生思考所得,来之不易。

3.比较。汉语语言丰富,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却包含着深刻的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近义词、去掉词语的比较方法帮助学生领会。

4.联系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读到的语言文字与生活实际联系。”《姥姥的剪纸》一文中“熟能生巧”这个词只要查查字典学生就能明白词语的意思,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真正领会。所以,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鲜活的事例:织毛线衣、打电脑、卖肉等去理解,明白做多了就能掌握窍门了。

5.运用。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在生活中学汉语,说汉语。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词语学生在生活中听过、说过,我们完全可以调动学生的体验,让他们先运用再提炼词语的含义。

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而丰富的感受能力,既要靠他们自己大量地阅读、体悟,又要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语言文字进行品悟,获得知识和与之相应的体验,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学生那一瞬间的直觉。因此,高年級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简介:贾志梅,女,197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领会说明文语言文字
说明文阅读专练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领会和落实“两个责任”的思考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