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必不可少,而音乐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的一方面,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和以情带声的方法进行有效音乐教学。
关键词:兴趣教学;以情带声;音乐教学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在快乐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我在教学中不同环节的兴趣激发与保持是这样探索的:
1.充分运用各种音响,多聆听,启发儿童丰富感情,激发兴趣。从优美的上课铃一响起,就充分利用音频,放出风声、雨声……小鸟青蛙叫声,伴着不同的音乐,小学生全神贯注,自己辨别声音,随音乐的轻重缓急,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如音乐缓慢,力度强时,他们则联想大象,便会模仿大象或熊的样子,笨拙地走动;音乐轻巧明快时他们则学小白兔、小松鼠那样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走进教室,那高兴劲就甭提了。
2.创造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引导学生“入境”,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与学习氛围密切相关,为保持这种良好的情趣,我注意尽量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轻松的音乐氛围,这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通过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的联系,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旋律中的情趣。
如,一年级《小青蛙》这课,给孩子们播放一段视频:一幅水塘中的景色,近处朵朵红艳的莲花,一张张大荷叶好像张开笑脸在微笑,几只快乐的小青蛙有的在水中游泳,有的在捉虫,还有的在嬉戏,孩子们看着视频,赏着音乐,听着老师把这首歌编成有趣的小故事,仿佛自己也是水塘中的一只小青蛙,戴着小青蛙头饰,启发他们随音乐节奏快慢,学着青蛙的叫声和动作,孩子们就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青蛙”,他们有的捉虫,有的跳来跳去,三五成群地嬉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里,孩子们学得特别快,印象特别深,孩子们的种种表现,正是他们进入音乐环境中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和感受音乐形象的反映,正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所说:“儿童欲望的正当满足能导致儿童精神上的愉快,而这种愉快反过来就成为求知的动力,他还认为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他们也自学不辍。”
二、在音乐教学中以情带声,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当学生听到优美的音乐,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面,头脑中才有意境,有联想,有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再造想象,我试着用音乐艺术的语言和富于感情的动作和表情,让学生从听、想、说、动等方面感觉音乐,领悟音乐,产生感情,达到以情带声的目的。在中年级教学《四季童趣》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听着这一优美动听的音乐,请学生自己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着美丽的画面,让孩子们联想到自己好像来到四季中,四季中那不同的画面,不同的童趣,孩子们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自己在自然中怡然自得的心情,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有了丰富的感受,就能深刻地体会到美丽的景色,感受到祖国山河之美,更能抒发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很自然的便以情带声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旋律、音乐之美是人的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心灵高尚精神的纯洁源泉。”兴趣教学以情带声可以更好地渗透德育,使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使小学生心灵纯洁,文明礼貌,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如,在教授高年级《红梅赞》一课时,我们交流爱国主义影片《英雄儿女》《狼牙山五壮士》的情节,联系影片中人物对祖国的热爱,为祖国的解放付出生命和鲜血,从而引入《红梅赞》这一新课,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珍惜幸福时光。在乐曲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学生自然地将情感抒发,以情代声,收效是不言而喻的。
在音乐教学中关注了兴趣和以情带声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教学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每次音乐课孩子们兴趣都很高,唱歌时声情并茂,歌声婉转动听,身心受到美的感染,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在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面更广了,艺术活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7(34).
作者简介:牟宇红,女,1970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山东省青岛市书院路小学,研究方向: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