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键词:语文;提升;素养
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虽然学科基础水平较差,但他们参与活动热情高、动手操作积极性高。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1.教学中突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口语训练的过程是由读到说,由片段到整篇,由照稿念到即兴说,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由初步掌握口语技巧到熟练运用口语技巧。把口语表达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形式多样的“说”,提高了学生口语能力,学生从“厌烦说”到“愿意说”,从“要我说”到“我要说”。
2.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不论具体做什么工作,都不能不会写,至少时常写信、写通知、写报告、写总结,写工作日记、写便条。”如此看来,不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明确写作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掌握一般应用文的写法为主,找出一条适合中职生写作的路子。
3.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社会化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生活,把课堂创设成一种近似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式”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文,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的实践内涵。如在讲授《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写荔枝生态观察笔记,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改编课本剧的方法激活课堂
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上课前,布置学生以“红楼梦知多少”为主题搜寻资料,上课时先花十分钟,教师选择其中较有意义、较典型的部分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开展开放性的语文实践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1.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活动应涉及多种知识技能,要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让专业知识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
3.注重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
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从下面两种类型入手:
一是吸收性言语活动。如阅读书报、浏览网页、听广播、看电视(录像、电影)等。在班级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每周开设一节阅览课,由教师带领并指导学生阅览文本图书,要求每个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每月对读书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并进行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的评比。
二是输出性言语活动。运用现有的说、写能力来完成有关实际工作,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1.模仿有关职业活动。如模仿编剧、课本剧,模仿教师、节目主持人、导游进行相应实践活动。
2.借助言语交际活动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如通过写倡议书、口头动员为“希望工程”捐款;通过办墙报等方式宣传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来集思广益,研究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中职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来讲要薄弱一些,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多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在我校主办的“我爱我专业、技能之星”的征文活动中,教师先简要介绍了征文的内容、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后,充分调动起学生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他们或在网上或在图书室查找资料或去采访已经工作了的学哥学姐们。一个星期后,大多数同学就把所写的文章交上来了,由于文章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还请了相关的专业教师参与评定。这些教专业课的老师认为:通过这样的征文不但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热情,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赵桃,女,1982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任职于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