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初中数学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数学课本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源泉,懂得创新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就像找到了有源头的活水;对于老师来说,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能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更好的方法,也更容易理解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在原有的方法上开拓创新,进而进行比较总结。本文根据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以下分析。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
对于初中生来说,老师在他们眼中是一种仰望的角度,更有很多学生对老师望而生畏,在课堂上更是不敢发言。还有一些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完全靠老师引导课堂自己却不参与其中,无法做到真正地融入课堂。因此,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显得更为重要。在我国很多初中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是,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或者是板书,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没有互动没有参与,原本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现在却变成了参与教学的辅助工具,所谓主次颠倒。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创新思维,迸发出好的想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枯燥的课程,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讲个笑话,在课堂中让学生去划一条辅助线或者是回答问题,在下课时,老师不要回到办公室内,多在教室里逛逛,与学生交谈,为学生解决问题和疑惑,这些都能够很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学习,创新学习。
二、转变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由于很多新教师会模仿老教师的授课方式等原因,很多教学方法都比较老套,三十年前是这样的解题思路,三十年后还是同样的方法,老师本身的教学没有创新,何谈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创新呢?数学老师应该意识到,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很重要,但是创新思维更重要,思维好比方向盘,能够引导知识的前进方向是错误还是正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善于转换教学方法。比如,在图形讲解上,一般老师都会讲解一种解题方法,其实老师可以多讲解几种方法,开拓学生思维,然后再给学生出一个类似的题目,看学生是否能够自己也运用新的方法解答出来。再者,老师还可以在原有的题目上多加一条辅助线,或者减少一条线,将题目变换成类似却不一样的题目,让学生在相似的题目中解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解答方法,又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对比能力,从而开拓学生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老师还要多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以及运用不同的知识点来解答同一个问题。这些都是培养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多课程中得到了应用。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在数学课堂中,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往的课堂都是老师讲得多,学生记得多,其实可以将这样的模式反转过来,将课堂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去,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老师可以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安排一个题目,让小组成员合作来完成,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最后成绩。老师让小组在解答过程中,看哪个小组对于同一个题目能想出更多的解答方法,能运用到更多的知识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想法与创新可以相互交换,甚至得到完善,这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肯定、否定中得到锻炼,让各自的创新想法得到一定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起着引导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广大初中数学老师付出努力,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与活动中去,努力开拓创新,让自己的思维得到启示与开发。培养创新思维,让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科。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姚春玲.浅论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29).
作者简介:徐美东,女,1967年7月出生,专科,就职学校:内蒙古根河市阿龙山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