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来,写作文成了学生的困惑,兴趣不浓、素材少,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多读;多背;多写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包含了方方面面的能力,小到写字、写句的能力,大到知奇人异事、洞察事物的能力。现如今,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写了很多次作文却总是翻来覆去的那几个人和事,自己都写腻了,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要做到“下笔有神”,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教育学家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现如今,许多作文题目旧、大、深,学生一看就厌、怕、愁,无法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中要掌握新、实、小的原则:新,推陈出新,同一个内容,变一个角度,学生就可能有兴趣,比如把《我的校园》换成《我为校园拍个照》。实,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这件事让我难忘》《我的同桌》这样的题目就会让学生有话可写。小,题目涉及的范围不应漫无边际,使学生无从下笔,而应小,题材具体而范围小,花时间不多且效果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例如,给学生自信。小学生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十分注重分数,往往根据分数判断自己作文的好与差,高分数让学生更自信,可能会激发写作兴趣,相反,低分数则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不自信,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平时批改作文时适当提高学生的分数,评语要多表扬多鼓励。用真诚的赞美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对写作较差的学生要加倍关心,悉心指导,这样既能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班级开辟“小作家天地”“优秀习作”等栏目,一般来说,学生总希望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听到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因此,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既能对其他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又能给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以鼓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放胆文,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句成段,连段成文,并注意前后联系。”这就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
1.培养学生会阅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从中学习审题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这样提问:“题目的关键字是什么,这样既审了题又解了题。在阅读时,不但要抓主要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文要选择哪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写,要分析课文的结构层次,进行详略处理,指导文章的剪裁和布局,同时还可以通过归纳课文段落层次大意,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提纲的方法。抓分析课文的层次联系,指导作文的衔接过渡,让学生懂得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逐步学会文章的衔接过渡。抓分析文章的中心句,指导作文点题,让学生了解中心句的点题作用及不同的点题方式,并在习作中不断进行尝试,逐步掌握点题的方法。
除此以外,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开头、结尾写法,修辞方法的运用等,从中学会表达技巧。
2.多读书
多读课外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阅历,使学生在习作时不但有内容可写,而且内容丰富,有亮点,使文章吸引读者,能够获得高分。正如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从阅读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提高。通过阅读,能大大丰富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
总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应顺应学生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等特点,在作文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吴小燕.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08).
作者简介:赵桂荣,女,1963年4月出生,大专,就职学校: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及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