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68例效果观察

2014-11-21 08:02徐海波
交通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神经科氟西汀心理治疗

徐海波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226005)

抑郁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反应迟钝、焦虑、失眠等,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从而使患者产生自悲抑郁情绪,甚至自杀。由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明显关系[1],本文于2000年8月—2013年6月采用氟西汀及心理治疗68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63例来自本院出院后随访患者,5例来自门诊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7.6±6.8岁;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58.7±7.1岁。选择标准:脑卒中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至少一侧肢体肌力≤3级,年龄<75岁。抑郁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3],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评分,评分>17分并持续2周以上。排除标准:(1)急性脑卒中<2 周;(2)严重痴呆、失语、失认,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的肝肾病变等;(3)既往有抑郁精神病史;(4)合并癫痫、糖尿病患者;(5)家属及患者拒绝接受的观察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病变部位及抑郁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20mg/d,口服1天1次,仅2例患者加量40mg/d,同时联合心理治疗。脑卒中患者由于身体残疾,认为自己活着不但给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将来会连累家庭成员,故产生自卑感及内疚感,甚至出现绝望感。心理治疗由本院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采用行为认知和人本主义、社会支持相结合综合治疗。心理医生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对患者康复动力等相关知识予以宣教,减少负性思想出现,同时争取家庭成员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使患者自卑感、内疚感及绝望感变成治愈动力,从而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釆取毎周1次40~60分钟心理治疗,同时要求患者家属配合,疗程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HAMD评分。

1.3 疗效评定 HAMD减分率<25%为无效;25%≤HAMD减分率<50%为有效;50%≤HAMD减分率<75%为显效;≥75%为痊愈。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口干、恶心,观察组5例,对照组8例,程度较轻,未作特殊处理,仍能继续治疗,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语言交流及肢体活动能力发生障碍甚至导致残疾。患者缺乏相应的心理适应准备,存在怕增加他人负担,担心将来无人照顾,自责自罪,情绪低落,绝望、失眠等,从而产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主要有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学说[4],卒中后可以引起神经递质、内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一系列生物学异常,卒中后的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突发事件应激等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心理反应,而这些心理反应又从不同程度上加重了生物学的异常,再加上卒中后患者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PSD的发生。国内张长青等[5]研究发现脑卒中发生后1年内PSD的累积患病率约为40%。因此在积极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应当高度重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一旦出现抑郁应早期、及时应用抗抑郁药干预,在选用合适的抗抑郁药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预防性使用抗抑郁药能够降低PSD的发生率[6-8],但本文不足之处未进行预防性使用抗抑郁药物防止卒中后抑郁发生的临床研究,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临床上发现大多数卒中后抑郁并不是卒中后立即出现,而是在卒中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发生。国内李红玲等[9]发现PSD发生与病程有关,认为随着病程延长,其发生率有所上升。本文绝大多数患者也是在出院后数月甚至数年随访中才发现合并PSD。氟西汀是一种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提高脑内五羟色胺功能,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由于脑卒中患者大多数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导致脑卒中危险因素,氟西汀不易导致血压、血糖升高,尤其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和抗胆碱作用极少,具有安全、毒副作用小,用量小,服用方便,疗效确切等优点。抗抑郁药物不仅有效治疗抑郁,而且可防止脑细胞死亡和促进与记忆相关区域脑的神经再生[10]。因此推断氟西汀可能同样具有促进神经再生长和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的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而减少PSD发病。

专业的心理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解释和鼓励,矫正或消除不恰当的认知,帮助找出不合逻辑的一面,分析哪些行为是无效的,选择负责任的行为,制定可行的行为方案,坚持不懈地履行新的行为计划,改善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正确认识,唤起患者家属和全社会对患者的关心与理解,使之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康复治疗,从而达到纠正抑郁的作用。在应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积极心理治疗,可以从生物、社会、心理方面纠正患者的抑郁症状,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参加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刘娜,魏丽丽,耿昱,等.抗抑郁药物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7):493-496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379-381.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2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9-70.

[4]孙凯,马涤辉.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J].吉林医学,2009,30(1):83-84.

[5]张长青,方向华.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63-65.

[6]Chey Y,Patel NC,Guo JJ.Antidepressant prophylaxis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a meta-analysis[J].Int Clin Psychopharmacol,2007,22(3):159-166.

[7]Robinson RG,Jorge RE,Moser DJ,et al.Escitalopram and problem-solving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8,299(20):2391-2400.

[8]Rasmussen A,Lunde M,Poulsen DL,et al.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sertral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stroke patients[J].Psychosomatics,2003,44(3):216-221.

[9]李红玲,岳崴,任力,等.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01,16(1):22-23.

[10]Fann JR,Uomoto JM,Katon WJ.Cognitive improvement with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following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J].Psychosomatics,2001,42(1):48-54.

猜你喜欢
神经科氟西汀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药师参与3例神经科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临床目标策略教学路径在神经科新护士培训中的设计与应用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