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
拟像(Simu1acrum)的概念来自于当代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是指现实社会中没有客观本源、没有任何所指而独立存在、自主运行的图像、形象或符号。它所呈现出的是一个比客观真实世界更真实的“超真实”世界。在鲍德里亚的论述中,古典形式中的形象表现是和特定的原本如模特、风景、静物等密切相关的,这是模仿和写实主义的表现。现代主义的形象表现则不再拘泥于特定原本,出现了变形、抽象和“非人化”的形式手法,但仍反映出艺术家的理想和情感。后现代主义形象表现的无限可复制性和虚拟性的特征,表明形象由于具有不断被复制的功能,已经不再依照原本复制,而是自我复制。在这种状态下,形象与现实失去了关联。各种图像、影像的生产和复制,超越了现实的边界,使想象和现实难以区分。唯一性消失了,一切都是没有摹本的拟像,拟像成为超真实的幻象。
现实生活中的摄影、电影、电视、网络视频以及交互式新媒体,使得纪实、写实变成了幻象和高度隐喻的影像游戏。视觉化和媒介化的人机互动界面形式和视觉操作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性和更具诱惑力的体验式图式,具有游戏化、互动性、情感化的特征。如通过望远镜、显微镜和高科技电子成像技术,人们可以进入日常经验所无从感知的图式世界。通过电影、电视使运动和超时空的影像逼真呈现。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呼吸系统的有效调动,增强了互动参与的体验形态。各种大众传媒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图像、符号、模型、样板等,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客观现实的拟像世界,而各种消费行为实际上就是对相关宣传广告图像、符号所象征意义的一种深度体验。
在此背景中,人与现实世界之间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关系,而是主体和客体的交互关系。人和现实的联系也不再单纯依靠视觉和图像来完成,而是深入到不可见的思维意识领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对各种图式的体验需求和欲望,而这又使涌现更多图式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在各种图像与符号的时空交织中,形成了高度视觉化、体验式的拟像世界。
拟像世界的形式是复制、模拟和虚拟现实。拟像以大量复制和远距离传播汇聚的方式,颠覆了人们对“原本”与“摹本”关系的看法,众摹本达到同质化,成为“相互的无限拟像”。拟像形式不仅能够模拟出与日常经验完全一致的真实场景和客观物象,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本不存在的虚拟现实。由于我们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媒介,拟像形式因此无处不在,成为我们接触世界的主要通道。当人们习惯于这个虚拟的世界之后,各种拟像的复制和生产形成的一种“超真实”,成为人们直接面对的唯一现实,这使得想象与现实难以区分。无形中也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判断,导致了现实与符号、客观与主观、能指与所指、原本与摹本、真实与虚构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概念的“内爆”,相互之间边界模糊,混沌不清,演变成一种真实的“超真实”。鲍德里亚曾经将海湾战争称为不过是一个“电视事件”而已,它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战争只是模拟了早先在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系统上精确模拟过的过程,战争通过电视媒介将这一模拟画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拟像形式的幻象本质:媒体对事件的戏剧化、娱乐化、影像化的传播方式,使现实社会全面拟像化。
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和显示屏,充斥着各种商品消费信息,昭示着它们才是当今真实的世界。电视将现实转变成绚丽缤纷的拟像,投射在拥有众多频道的荧屏之上。新闻事件与休闲娱乐、电视剧与商品导购、艺术欣赏与生活百态、名人访谈与MTV、广告与游戏动画等完全迥异的内容被拼贴、交错杂糅在一起。每个频道都是一种片段、跳跃式的拼贴结构,共时性存在的众多频道又形成了连续不断、没有因果关系的图像流。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如随意转动的万花筒,拼凑的、符号化的拟像将现实世界镜像化,真实和想象混淆在不断地频道转换之中。
电影蒙太奇赋予影像的意义超越了被再现内容的原始意义,闪回、插叙、倒叙,这些连接方式使影像拥有了类似语言符号般的象征性,其意义生成在影像与影像之间的组接关系上。独特碎片式的影像画面,拼贴混杂为一个真实的媒介传播模型,所呈现的仿佛不是一部影像叙事,而是随时都在发生的真实幻象:各种现实细节的展现,情节意义的自主阐释,真实与想象的消解,影片成了多重解码、碎片化的拟像时空。
传统的美学理论与形式法则在这样的现实场景中迷失了方向。古典形式或现代形式的现实、精神、或象征的对应关系被异化了,形式成为不及物不在场的游戏,成为任意播散“言语的碎片”和进行“能指的漫游”的平面。拟像化的真实与非真实的幻象,超越了现实与想象、原本与摹本的界限,形成了多元而异质共生的超真实的景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