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铭
开展服务创新“多核”驱动 满足公共文化时代需求
■袁铭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文化发展的主客观环境、背景和条件的不断变化,群众对于多元、多变、多样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手段上要有所创新,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制度等多方面的创新,实行“多核”驱动,提高服务效能,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时代需求。
服务 创新 满足 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创新,原来是指现实生活中一切有创造性意义的研究和发明、见解和活动。包括创造、创见、创业等意。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多元的发展,怎样创新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时代需求已成为新时代群文战线上的一道必考题。?本文正是受近年来的工作实例启发,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有如下感受。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简言之,理念就是人的行为方式的思想理论支撑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创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冲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以思想的新解放促进改革的新突破。
在我国,群文工作的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群文工作的历史性贡献已是众所周知。但就群文工作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一,则是在近几年才得以真正的确立。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首先应表现为服务理念的创新。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群文工作受时代和条件的限制,无论是服务者还是被服务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由衷地感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时代性和紧迫性。因此,过去的公共文化服务,听上级布置的多,自己主动出击的少;为完成既定的文化活动任务多,任务外和基层单位及百姓的沟通少;阵地开展的活动多,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少;基层群文工作人员在政府被拉差的多,专职群文工作的少;即是开展活动也是送文化的多,“种”文化的少;流于简单表层的文化活动多,能够洞察群众内心需求而产生震撼心灵活动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除了我们一直以来必须的职能工作外,我们的服务理念也必须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阵地办馆为馆外也要办馆,变送文化服务为“种文化”服务,变辅导指导为引领和引导,真正地使我们的工作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发展,贴近人民需求,真正地做到文化惠民。
例如,我区早几年前就确定了“一镇(街)一品”的民间文艺活动项目,深受各镇街老百姓的欢迎。但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发展不一样,领导的认识也不一样,因此有的镇街做的很好,有点镇街则有应付之嫌。作为我们区文化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仅仅要在各自的业务上进行被动地指导,抱着各镇街的文化发展好坏与我们无关的旧观念。而是要必须改变我们的服务观念,一是根据各镇街民间文艺资源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能够代表他们的品牌文艺项目;二是积极上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三是每两年都举办一届艺术节,让各镇街和部门进行才艺大比拼,把做的好的镇街节目汇总,进行汇报演出,并邀请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及区领导参加观看,甚至参与互动,最后进行表彰颁奖和宣传,这样一来,后进的镇街和部门就坐不住了,都立志要在下一节艺术节上争金夺银。这样相互竞争的结果是推动了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现在,我们区内除了已有的镇街的一镇一品外,有些镇街已经发展了一村(社区)一品,我们文化馆及各镇街文化站的的老师也忙的不亦乐乎。
大家都知道文化馆的群文职能工作就是具体负责全区大型文艺活动、对全区的文化站人员及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积极挖掘和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等等。但时代发展至今天,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已不仅仅是限于上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了。群文工作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在服务的内容上创新和拓展。
如我们文化馆,在得知我们区有几个镇街正在找一些大型的策划公司为他们策划出版一本能够反应他们自己本地特色的经济文化及社会风貌的推介书籍,我们便主动找上门,充分利用我们馆内文字、摄影、书法、美术各业务老师的专业优势,为他们进行谋篇策划,整体服务,终于使得这些镇街宣传的系列丛书都交给了我们文化馆来策划出版,成书后,新颖的图文并茂和设计风格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此影响,一些镇街举办的“苗木节”、“温泉节”、“葡萄节”等,也都请我们帮助策划,甚至请我们根据他们是实际情况,参与编写未来五至十年的文化发展规划等。另外,区内还有一些实体产业公司也主动找上门来,请求我们为他们制定企业(公司)文化发展框架,策划出版一些宣传书籍和宣传活动。这些服务内容的创新开展,大大地拓展了我们过去仅仅为市民提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文娱方面的服务内容,不仅延伸了文化馆的职能服务,更是提升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文化发展的主客观环境、背景和条件的不断变化,群众对于多元、多变、多样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群文服务手段上要有所创新,要变墨守成规为四路出击。
一是突出公益性,文化活动实现零距离服务。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文化惠民”为宗旨,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所有的场馆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在文化馆布置了书画展览厅、团队活动室、舞蹈培训室、小剧场、道德讲堂等几个功能分区,常年举办各类辅导和专题讲座及展览展示,直接参与群众近几千人;同时还将公共文化服务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众和困难群众延伸,定期在部队、学校、工地、开发区、敬老院等地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和辅导活动,增强了文化服务的受众率和参与度。
二是突出惠民性,文化活动实现由“送”到“种”。我们高度重视基层文艺人才和文艺队伍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紧密结合,以文化馆和镇街、社区文化站为依托,在基层建立文艺辅导基地11个,引导群众成立手狮队、舞龙队、老年合唱团、秧歌队、等群众性文化组织近200个。区文化馆派出专业老师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文化辅导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文艺骨干,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新城市建设和新时代新风采的艺术作品,真正让下乡文化在社区和农村“落地生根”,使广大居民自办文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在文艺人才和队伍的带动下,广大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培育出了永宁手狮舞、盘城霸王鞭舞、泰山女子龙舞、汤泉采茶舞等一大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真正实现了“培育一支,带动一片,活跃一村,繁荣一方”的效果。
三是突出持久性,文化活动实现品牌化。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形成纵向以“走在小康路上”、“送戏下乡”、“五月鲜花”、“十月金秋”等常年坚持的主题文化活动;横向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镇街文化、广场文化”为主体的全年系列文化活动,做到了一年四季主题不断,内容不断,打造了众多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品牌。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为目的,积极开展文化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平均每年大中型以上的演出达100余场,有效地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四是突出交流性,文化活动实现立体展现。近年来,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做好本区域活动的同时,也极力向外加强交流活动,在互动中学习,在交流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如横向的活动,在动态活动中,我们和邻近的安徽和县文化馆以及建邺区文化馆相互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在静态文化活动中,我们和鼓楼区、洪泽县、和县等开展书法美术摄影等交流联展。在纵向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积极向省馆申请,分别了举办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展和全省五星工程奖获奖摄影作品展。向市局申请,举办了“南京市、马鞍山市群文书法美术作品交流展”。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我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本区域文化活动的质量,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和空间,赢得了双边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扬。
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两块,一是服务制度的创新;二是奖励制度的创新。
在服务制度创新方面,我区针对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结合各镇街、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实际,先后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项制度,使公共文化建设指标化、项目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力的保障了公共文化的落实到位,保障了文化惠民的根本宗旨。
在奖励制度创新方面,区文广局针对全区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的质量高低、参与活动团队的数量多少以及创作水平的高低,分别出台了《浦口区社区文艺团队的奖励办法》《浦口区文艺创作奖励办法》,对公共文化服务好的团队、创作水平高的基层进行嘉奖,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使大家共同一道为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比如,在对群文活动队伍的管理上,通过对团队的人员多少、艺术水准、活动次数等全面的考量,对全区的群文活动团队进行“五星”、“四星”、“三星”、“二星”四个级别的定级,对社区的文艺辅导员也进行聘任制,设“优秀辅导员”和“辅导员”两个级别。这些级别的设制也不是一定终身,每两年复核一次,对团队活动的优劣,有“升星”和“降星”的奖惩措施,这些创新举措,极大地刺激了所有群文活动团队的“比学赶帮超”,提高了团队的艺术质量和艺术水准。
总之,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民生的迫切需求。新时代的公共文化工作,离不开“创新”二字。只有我们时刻关注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创新服务手段,就会得到思路的改进,方式的更新,模式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唯有创新,才是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和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