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镛
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概念我们早有认识,它是指由特定民族或者特定区域的群体世代相传,反映该民族该区域群众历史渊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观念形态、宗教信仰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我国的民间文化历史久远,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是一项利在民众功在千秋的大事,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深感自已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广洋湖镇地处苏北里下河水乡,境内湖荡连片、沟河纵横,自古以来进出境交通以水路为主,是出了名的交通闭塞、穷乡僻壤之地,直至今天,这里文化活动仍然相对滞后,许多热门文化活动形式难以进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但是,这里也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千百年来,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生灵,也孕育了一方独特的民间文化,这里的群众对民间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仍传承保留。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文革期间被列为“封资修产物”而倍受摧残的民间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可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大众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审美情趣的改变,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又面临严峻地挑战,一些老的活动形式甚至存在着消亡的可能,对这种现象我们看在眼里,心里十分着急。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出现,我们一直把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作为自已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进行了辛勤地探索与努力,注意收集、整理、加工,开展各种活动,这方面的工作红红火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们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工作成效还不够显著,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引起上级以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出台更好的政策,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保护、传承和发展,以实现文化活动形式多元化,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并扎实工作。
民间传统文化具有原生态、地方性特征。相对于雅文化,它是俗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它是百姓文化,相对于都市文化,它是草根文化,相对于典籍文化,它是口头文化。但是它在文化历史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却丝毫不逊于前者。因为它们直接来源于群众实践,来源于生活,是文化的发端,是艺术的源泉,是人民群众自已创造的最鲜活的文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五彩缤纷,但是,广大农民对黑土地的情感,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却挥之不去。在长期基层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留心看到一部分上级送文化下乡的活动,尽管组织者、参与者十分卖力,但在我们这里仍引不起群众的兴趣,还有一些新奇的活动,到了这里观众寥寥,而大凡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却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群众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与群众有着极深的渊源,能满足农民独有的文化需求。近两年来,我们每年利用重大节日组织送文化下乡,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各村爱好文艺的骨干有了施展身手的舞台,他们表演民间特有的传统文艺形式扭秧歌、舞花船、敲腰鼓、打莲湘,演淮剧、唱民歌,这些形式中,融入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给广大农民以口味相投的精神食粮,品尝起来兴趣盎然。每次活动干部、群众奔走相告,趋之若骛,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事实证明,民间传统文化在这里显现出勃勃生机,为当地农民喜闻乐见,已经形成一道独特风景。
在我们这里,民间文化一般没有固定的传承人,谁有这个爱好就传给谁,存在着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危险。这个特定的传承方式,一旦失去传承人或者没有传承人,即会消失。综上所述,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广大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保持农民文化个性,正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文化建设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部分,从来就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经济建设活跃,文化建设亦将呈现繁荣。针对地处相当偏僻的农村而言,更要在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的时候,抓住机遇,加强文化建设,繁荣民间传统文化。做好这项工作的出发点有:其一,民间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诸如秧号子、车号子、夯号子、小媳妇自叹、小寡妇上坟,还有很多民歌、民谣、民舞等,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了对新生活的向往,表达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的追求,无论是唱腔、格调或是表演技巧、表演手法,都极其优美动听,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的价值。其二,民间传统文化演艺独特,适应性强。比如扭秧歌,打莲湘,敲花鼓等,可以随时随地表扬新人新事,宣传方针政策。荡花船,打腰鼓,踩高跷,舞长龙等可以满足、适应人民群众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需求。这类文化艺术形式,演艺独特,颇有韵味,我们要去粗取精,不断融进时代元素,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断创新提高,用具有新意的民间文化活动为群众服务,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其三,民间传统文化是一方水土的产物。认真考察民间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它具有某一特定文化形态,通常只存在于某一独特的生产活动和人群当中。随着经济走向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科技大暴发的进程迅猛发展,机械化生产逐步以致完全替代了人工操作,那些踩车、抬夯,人工插秧,用牛耕地、打谷都不复存在了,然而老祖宗口传心授的秧号子、车水号子、夯号子、牛号子等民间传统文化亦将很快消失。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抢救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历史重任。没有抢救就谈不上创新,没有抢救就谈不上保护和开发利用。如果任其自然消亡,我们就没有承担起理应承担的历史重任,既愧对祖先,也愧对子孙。其四,对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肩负起挖掘、保护、改革、创新的责任。比如淮剧,它是我们里下河地区的地方戏。近年来,淮剧演出区域正在萎缩,但在水乡村镇仍有很多淮剧爱好者,一听到淮剧就如痴如醉。为了挽救淮剧这一剧种的生命,我们应加大投入,保障繁荣淮剧艺术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创作新型淮剧品牌剧目,培养淮剧艺术人才。同时积极组织各类淮剧演出活动,扩大淮剧的影响,增加淮剧观众。我们相信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淮剧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一定能得到振兴,重放异彩。
胡锦涛曾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挖掘和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职责十分重大,但却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民间传统文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挖掘和保护是为了进一步创新。民间传统文化对前人来说,是一种创新,一个磁场,一份承载;对后人则是一种资源,一种基石,一种财富,一种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的保留、维持,而是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制定好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项工作,尽可能地把民间传统文化,在全面继承的前提下,不断融入时代元素,使之激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总之,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挖掘、传承、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一项告慰先人、惠及子孙的善举。新时期文化发展方向决定了我们必须努力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挖掘、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我们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统揽全局,在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切实做好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让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