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园
电影海报《为奴12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
李园园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是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其出发点是语言是社会符号。Halliday认为语言系统中有三个用来表示功能意义的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20世纪90年代,Kress&Van Leeuwen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将其中元功能思想延伸到视觉领域,提出了第一个系统全面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上讨论图像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建立了图像分析的社会符号学框架,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可能。
《为奴12年》是2013年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执导的历史剧情片。影片改编自所罗门·诺萨普所著的自传小说《黑奴12年》。该片上映以来,赢得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等多项大奖。
所罗门本是一个生活在纽约自由的黑人,受过良好教育,以演奏小提琴为生。不料他却被两个白人所骗去了华盛顿,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黑奴。和所有黑人奴隶一样,所罗门在肉体和精神上饱受折磨践踏。经历多年磨难后,一位好心的加拿大人帮助他开启了寻找自由之路的大门。对于这部电影,美主流媒体给出了:“质朴、原始且坚贞不屈,一部足以媲美《辛德勒名单》电影”的评价。
1.文本的意义构建
据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内容,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影片海报的文本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内容。第一处是影片的片名(12 Years A Slave),位于海报中间最突出的位置;第二处是演出阵容,处于整个画面中心偏上的位置,自上而下标明;第三处片名的上方是导演名;第四处在海报的右下侧位置,是影片海报的评价部分。“The extraordinary true story of Solomon Northup”,中文译为:一部关于所罗门的非常真实的故事。第五处在海报右边中下侧,介绍影片的出品方、监制等文字说明。
电影海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传递信息,吸引注意上。从文本人际意义的构建上来看,“12”用橘黄色字符突出显示,位于整个画面的十字中心点,在整体黑白图像背景的衬托下尤其显得突出、夺目。“12”强调了主人公为奴漫漫12年的艰辛历程,好似“一曲长达12年的悲伤挽歌”,让观者不由想到了另一部同类题材的电影,黑人在争取独立自由的征途上真可谓“漫漫自由路”。纵观其它文本说明均采用了陈述句或省略句,这样处理符合电影海报传递信息,期待观众认同的特征。
2.图像的意义构建
图像是超越文字的语言,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图像则更加直观、明确,比文字更具有吸引注意、传达主题的功能。根据Kress&Van Leeuwen的观点,对图像意义的建构主要从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分析。
(1)再现意义
Kress&Van Leeuwen在解释图像的再现功能时把图像区分为叙事的和概念的两种功能。叙事图像表达的是展开的动作和事件变化的过程和瞬间的空间安排,而概念图像表示的是图像的类别、结构和意义。通常强烈的对角线使图中的元素形成矢量,矢量是叙事图像的标志。《为奴12年》的电影海报即是一幅叙事图像。海报中,男主角的两只手臂构成两个矢量,形成了鲜明的对角线,再现了男主角奔跑的画面。主人公的目光本身又构成一个矢量,透过他坚毅的目光,观者的视角也拓宽了,似乎可以置身其中体会所罗门“我想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而是生活”的真切渴望,与再现人物产生深刻的认同感。
(2)互动意义
根据Kress&Van Leeuwen的观点,互动意义是指图像中的世界与观看者之间的特定关系,涉及接触、距离和视点三个要素,它们共同作用,帮助实现这种复杂、微妙的关系。[1]
接触是图像中参与者通过目光的指向与观看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想象中的接触关系,分为索取和提供两类。从该海报来看,参与者的目光投向了远方,因此海报中的人物不存在索取关系,属于提供类图像。
距离是指依靠图像的框架尺寸来体现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只看得见头或脸部的属于亲近距离;能看见头和肩部的是个人近距离;能看见腰部以上,是个人远距离;看得见整个人则属于社会近距离,能看见整个人及其周围环境,是社会远距离。从本海报来看,观者可以从这幅海报中看到参与者几乎全部的躯体部分(脚部除外),属于社会近距离。这种距离暗示影片试图拉近与观者的距离,另一方面又试图适度保持与观者之间的距离。这种处理手法与影片成熟而冷静的拍摄手法一以贯之。并无想象中的愤然诅咒奴隶制度,也无如预期烘托苦难以展开幸福宣言。“它真实而完整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它就是历史”。
视点是指图像拍摄时所采取的视角。仰视、平视还是俯视都分别体现着不同的含义和态度。《为奴12年》这款海报整体上采用了侧面平视的视角,导演侧面视角引领观者从现实世界进入黑奴的时代,完整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城市、人物、精神风貌;平视又表达了影片创作者“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
3.语篇的意义构建
Kress&Van Leeuwen提出,多模态语篇的构图意义,对应于功能语法的语篇功能,包括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三种资源。
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位置实现的。取景指通过分割线条、或实际分割框架的线条,割断或连接图像中的元素。显著性指的是元素吸引观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在这张海报中,男主角的脸部特写在左边位置,人物嘴唇微张,目光坚毅朝向远方,是海报中最明显和突出的部分。电影片名和宣传语位于海报的下方,是真实信息,传达特定的细节内容,让观众感觉真实可信。
在显著性方面,图像的大小、颜色、比例等因素决定了观众获得信息的主次。在本片的电影海报中,电影名“12 YEARS A SLAVE”的设计大而立体,数字“12”用突出的橘红色显示,鲜明而有力度,起到了信息强调的功能。在颜色方面,整幅海报采用黑、白、灰三色为基调,这种最单纯最宽容的中性色构图使得画面简洁有力,具有立体感。背景色白色与人物图像的大部分黑色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另外,简洁而紧凑的文字编排,使得图形文字与大面积的空白形成虚实对比,更好地突出了主题,传达了统一、清晰而有力的信息。
总之,通过对《为奴12年》电影海报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该海报在图像设计、色彩等方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文字、图像和颜色等模态之间呈互补关系,海报用凝固的视角来观察故事的走向,用多模态的方式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1]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4.
李园园,女,河南开封人,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