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孩子真实的成长

2014-11-20 09:47李闰洁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2期

李闰洁

【摘 要】我和很多老师一样,对学生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却还是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特别是每上一节语文课,我总是希望把自己所知道的,或课文中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讲透,讲实。可我的努力却没有完全产生正比例的结果,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豁然开朗。

【关键词】孩子成长;课堂讲解;真实成长

事例1:有一次,孩子的练习卷上出现了排序题,那次的排序很简单,全班几乎无人出错,于是我评讲卷子的时候,就讲得比较简单,只强调了要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而没有强调做完以后要整体把握。结果孩子做第二张练习卷的时候,因为题目难度加大了,再加上学生做完题后没有整体通读一遍,做到整体把握,于是就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这引起了我的重视,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所以,这次评讲考卷的时候,我特意只强调了整体把握这个原因,有意忽略了题目本身的难度。我首先问孩子:“做这个排序题的时候,有多少人做完以后按照自己排的序号整体读了一遍?”结果全班只有一小半的人举了手。然后我顺势强调:“你看吧,这种题目,读和没读有本质差别了吧。这就是李老师今天要教大家做排序题的第二个方法,那就是做完以后一定要按序号再整体读一遍。这样我保准你肯定不会再出错了。”说了这些,还不够,我立刻把特意选好的排序题发给孩子再次练习。这次的排序题比上一次的要简单些,因为我要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体验,从而让孩子习得一个完整且正确的答题方法,养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我有把握,只要孩子用上方法,肯定能做对。果然,这次做排序题,全班没有一个人出错。到这里还不能结束,我立刻满脸嬉笑地报告孩子:“恭喜你们全对。请问今天的排序,有多少人做完了整体读了一遍?”全班小朋友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于是我最后问他们:“那你们有什么感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做完以后一定要整体读一遍!”

就这样,我肯定地知道了,我第一次遗漏的地方彻底补上了,而且真正补到了孩子的心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想法:孩子们全面地习得了做排序的方法,后续的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排序题只有一人粗心失误。通过这次事情,我有了很多体会,特别突出的有三点:

一、教学需要留白,不要害怕缺憾

真实的课,就是有缺憾的课。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正如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课堂有缺憾不是坏事,有缺憾恰恰说明学生和教师都还有发展完善的空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每天教孩子的课文中尚且都有留白,还怕什么?留白就是为了留给孩子发挥的空间,既然是发挥,那肯定有好有坏。好的,我们紧紧抓住并放大,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习到好的地方;不足之处,我们不要害怕,也要紧紧抓住,让其成为教学的资源,巧妙设计,让孩子尽量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千万不能一发现遗漏,就火急火燎地去弥补,那样的弥补纯粹只是表面功夫,只是弥补了我们自己不安的内心,而没有真正将知识、将方法补到学生的心里,内化成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需要求真,不要求全

上次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课和讲座,其中他说道:“每节课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这节课我到底要去干什么?要带着清晰的目标进课堂,但目标不要多,真正要落实的目标只有一个。多了,那就什么都做不好了。”

这席话极大地启发了我,我们的教学不要求全,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没有边际的,特别是语文学习,我们永远也求不全,我们要求的是真,是学生的真实成长。所以,不论是语文课,还是班队课,我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课,我愿意给足时间,甚至是不惜时间鼓励孩子多说,尽情说,不一样地说;班队课,我征求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兴趣,让班队课的主题从孩子中来,再回到孩子中去;作业分层布置,尽量避免无谓低效的机械学习,这就让学习困难的孩子有弥补缺失、自我完善的机会,也让学习轻松的孩子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孩子乐于思考,乐于参与,并且有时间、有空间参与。于是,思维更活跃了,表达也更多元了。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真正地习得一类知识或是一种学习类知识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走得更稳,更远!

当然,学习成绩绝对不是学生成长的全部,更不可以将其作为唯一的追求。学生要想获得真正的成长还需要在各个方面多多锻炼,拥有各种不同的成长体验。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理应为孩子的多元发展搭建平台,作为教师更是搭建这个平台的有力组织者。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个学期,在我做班主任的三个月中,组织了三次课本剧排演,两次亲子课堂和一次手拉手联谊。这里特别要提到其中的一次亲子课堂,感触颇深。

事例2:“我是小巧手”亲子课堂——吹画。

要求:一大组(12人)共同完成一幅吹画。

前期准备:每大组可领宣纸、报纸各一张。颜料:咖啡色和绿色各一支。调色盘一个,吸管两根,剪刀两把,胶水两支,卡纸和餐巾纸若干。活动开始了,组长按要求根据组员的特长和性格特点给大家分工,于是各种对话,各种告状就来了。

告状一:

生1:老师,我给某某分配的工作,他不愿意做,他老是要抢别人的活,还要捣乱。

师:那你有没有告诉大家,你这样分配的理由是什么?有没有征得组里大多人的同意呢?

生1:没有。

师:那你去试试看,想想怎么说,可以让大家接受你布置的工作。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当好这个组长的。

告状二:

生2:老师,我不想剪水果卡纸,我想用吸管吹画。

老师:那你有没有把这个想法和组长说呢?

生2:没有。

老师:那你试着说说看,听听组长的解释。老师只告诉你,如果大家都只去用吸管吹画,只干自己喜欢的工作,那树上的水果从哪来呢?一幅吹画怎么完美呈现呢?

三、让学生拥有多样的成长体验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即便是两个孩子的家庭,也仍然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是任性。和孩子相处,我们大人往往都会觉得难以沟通,孩子之间活动起来更是矛盾不断,摩擦频出。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学会了在团体中智慧地安排工作,从而让十几个孩子能够在一起没有意见,没有矛盾地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孩子分工合作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的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了接受,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不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最后,教室里孩子分成四组,每一组都交出了一幅漂亮的吹画。

学校设置的课堂不应该是孩子唯一的成长体验区。这里只是平台,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做很多,让孩子拥有多样的成长体验。

课本剧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表演欲望,孩子在表演中也变得更大方了。“健康饮食亲子课堂”让孩子知道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让孩子了解了如何饮食才是健康。最直观的进步就是我们班的孩子更爱吃蔬菜了,在学校吃饭时不再那么嘴刁、任性了,倒饭菜的人几乎没有了。“我和玉树心连心”的联谊活动,不仅让孩子学会了珍惜现有的生活、学习环境,还让他们学会了用一颗善良的心,给那些有困难的人送去自己力所能及的关爱和帮助。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在课本上,更多的是在生活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所以,我们教师的视角要宽,目光要远,这样才能为孩子多样的成长体验创设出各种机会。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这样一篇课文——《一路花香》。不经意的,看似不美好的事物,因为善加利用,也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教学中,我们不要害怕缺憾,不要过分追求全面,只需带着发现的眼睛,带着智慧的火花,挖掘身边各种成长体验的机会,巧妙设计,定能寻求到孩子真实的成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