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
摘 要:根据前一个阶段的课题研究和外出学习将已有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型进行了修正和整合,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高中生物学科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型-即“导-悟-研-评”教学模式
关键词:探究 课堂教学 自主 导-悟-研-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223-01
我于2012年年初有幸参与了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基础教育改革专项课题—《国本课程校本化特色研究》。通过这一年的学习、研究让我对这个课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由最初的懵懵懂懂,到研究过程中的一知半解,到现在,我对什么是国本课程校本化的理解是,即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的模式。这个模式不是形式,教师要把它真正付诸于实践。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学习过程和成果为之带来的喜悦,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这是这项研究为学生带来的转变;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这项研究过后,更要改变自己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再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在课题研究之初,自己制定了一个关于本学科的生物学科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型的实施方案。
1 课前,学案导学,导引诱思
(1)教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编写成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粗略的理解。
(2)学生对阅读教材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标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思考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1 课上前10分钟
情境导入,明确目的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
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对课前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现在小组内部交流解决,并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由小组长负责交到教师手中。
1.2 课上中段20分钟
教师针对各小组组内的共性问题,进行组间交流看学生能否自主解决,教师可以适时点拨,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3 课上后10分钟;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留给学生完善学案和理解记忆的时间,最后由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2 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1)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题目作为作业,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2)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探究性的,观察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课外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依据预习提纲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按照这样实施方案实施了近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曾外出学习两次。总结这两次的学习和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也避免为学生造成过多的课业负担。
3 “导-悟-研-评”模式
将原来制定的生物学科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型的实施方案修正整合后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模式:即“导-悟-研-评”。下面将这个模式进行具体的阐述。
导,即引课,要求导入境。可以通过一些新闻报道,历史资料,小游戏的设置等等都可以作为导课的资料。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情境,学习氛围之中。
悟,悟出理,每节课都有一些内容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自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信,会有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面面俱到,所有的知识点全由教师和盘托出相当于剥夺了学生自我认可的权利,也失去了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乐趣。所以每节课教师都应该设置学生自悟的环节。
研,即研出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把适宜难度的知识点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研讨,研讨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该小组的研究成果。小组与小组之间有竞争,同时可以相互指正完善成果。通过研讨,展示和指正的过程,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认识会比较深刻,这种方式学生自己学会的远比教师教会的意义要深远。因为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通过合作的成果带来的喜悦。
评,即评出情,在教学的过程中,评这个环节其实不是固定的最后这一个环节。它也包括在“悟”和“研”阶段教师对于学生自悟和研讨阶段的成果的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要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情感,学习的兴趣。
在“导-悟-研-评”的教学模式中体现了教学的五个环节,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即在悟中自主学习,在研中有合作,有探究,有展示,在评中有提升。同时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六个基本功的养成,动眼看,动脑思,动嘴议,动耳听,动手做,动身演。这恰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这样的模式改变之后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是配角,并且教师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就是转到幕后成为这一堂课的导演,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那么如何让主角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的表演参与度高,更加投入,便是教师这个导演在课下的思考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助于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能真正的实现高效课堂。而且这样模式也正好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第一种,“听讲”,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通过上面的金字塔也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说是很低的,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就要求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而这种“导-悟-研-评”的教学模式正好符合学习金字塔的要求,尤其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很适合这种教学模式。这是我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最终的成果,希望能在全校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家洪,彭万仁.物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 周长梅.《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鲜明的建构主义思想[J].生物学教学.200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