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建设的探讨

2014-11-19 00:32张弛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图书馆

张弛

摘 要:伴随着免费开放服务的开展,图书馆优秀文化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可是缺少一系统读者信用管理的有效体系,导致图书馆馆藏珍贵文献流失等现象。该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信用制度在我国图书馆界的发展,阐述了读者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分析读者信用管理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信用 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92-01

免费开放服务后,图书馆以多种方式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向开展各类读书推广活动,不断宣传优秀文化资源让知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知识大门“免费、平等、开放”的同时,新的挑战出现了。服务过程中首先遇到问题的是流通阅览的纸质图书资源受到实质性损害,导致外借书刊回流困难,破损书刊修补成本增加等。因此,建立一套符合图书馆服务特点的读者信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为公共图书馆书刊流通阅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有助于读者关系管理。

1 读者信用管理的概念和现状

信用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是为了维护交易安全性的制度,侧重对违信行为的惩治。《辞海》对信用的解释是遵守承诺、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其内涵包括内在修养和外在评定两个方面,因不同研究范畴对信用内涵有更为具体的界定。

我国最早将“信用”概念引入图书馆学进行研究的是朱全德,他于2004年在发表关于“对图书馆实行读者信用进行有益研究”的《试析在图书馆中实行读者信用制度》一文[1],2007年余和剑在《科技创新导报》上明确“读者信用积分”概念,并对信用条件下读者行为权利进行探讨此文[2]引起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任家乐明确提出:读者信用制度是读者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信用积分制可以对读者有正向作用,对读者的一些负面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还有学者提出参考美国的社会信用制度,将我国读者信用体系与金融信贷、资产抵押等社会征信体系组合成为一个公民的完整个人征信体系的观点。

2 读者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期间研究生学历的培训教师陈某,从深圳图书馆偷得2019本书,总价约8万元。2011年9月,一审法院判处被告人人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这个案例给以了公共图书馆启示,重新认识读者信用管理的意义。

2.1 读者信用档案建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指标,首先就是读者量、到馆率、读者满意度。一定程度上,这要求图书馆不断扩大读者群体,这更需要建立读者信用档案。新读者协议一定要进过读者信用数据的调查分析后签订,在不可盲目。对于已退证再办读者,需要调查其原退证原因,对于恶意读者,图书馆有权不再办理借书证采用到馆查阅资料方式提供服务。对于首次办理借书证的读者,需要进行图书馆借阅规则和获取知识方法的培训,明确读者的权利与责任后,取得“借书证”。

2.2 严格控制读者信用度

读者信用度包括该读者在本馆借阅图书的数量和范围。如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国家图书馆临时读者卡”、“国家图书馆分馆读者卡”、“国家图书馆分馆临时读者卡”四种,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两种:其一,基本功能,即具有的普通阅览室阅览功能。“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国家图书馆临时读者卡”可进入全馆各普通阅览室阅览;“国家图书馆分馆读者卡”、“国家图书馆分馆临时读者卡”可进入分馆各普通阅览室阅览。其二,扩展功能,根据各种卡不同提供的浏览借阅功能有差异,如:“国家图书馆读者卡”扩展功能有基藏书刊阅览、中文图书第一外借库外借3册、中文图书第二外借库外借3册、分馆中文图书借阅室外借3册、外文图书外借3册。“国家图书馆分馆读者卡”的扩展功能为外借分馆中文图书借阅室藏书3册一项。前者是对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均可办理,后则是年满16至17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均可办理。这应该是对读者信用管理的雏形。

2.3 出现失信事件后的措施

读者首次出现借书超期,借书未还和损毁等情况,一定要进行情况调查和处理。对于读者失信行为的处理,与其他社会失信行为相比较,图书馆失信处罚力度较弱。并且图书馆的处罚都是为了读者养成良好借阅习惯,避免给其他读者造成不良影响,以对大限度的利用图书资源为目的。目前,图书馆对超期的处罚,首次多以提醒教育为主,之后是较低的滞纳金,由此导致稍有经济能力的读者无视图书馆滞纳金规定,严重超期使用图书资料,使用期间随意勾画、损毁图书。甚至有读者为把较为珍贵的馆藏占为己有,不惜赔付一定金额给图书馆。

因此,完善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图书资源流失等读者失信行为,让读者享受阅读权利同时担负起一份保护和分享文化成果的社会责任。

3 读者信用管理建设

3.1 图书馆信用文化建设

要读者遵守信用首先的图书馆讲诚信,图书馆的诚信是单位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图书馆服务赢得读者满意的基础。图书馆通过信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馆员对开展读者信用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激发馆员主动开展读者信用管理建设的积极性。逐渐形成图书馆服务服务信用,读者流通阅览的信用习惯。

3.2 读者信用档案建设

图书馆读者档案涉及基本信息、信用信息、预警信息三大项内容。以笔者所在图书馆使用的ILAS为例,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历、工作单位、职称、年龄、阅读喜好等;信用信息包括:读者借还书记录、历史借阅查询记录、读者超级罚款记录、遗失偿还记录等;但是,ILAS没有将这些信息汇总分析,成为预警信息。通常,馆员是在备注项目里填写偷盗图书记录、无因严重损毁记录等失信档案记录。在读者再次注册时,将初始的“普通读者”修改为“须催还书读者”或者“恶意读者”等读者类型,便于对读者在借阅服务中进行提醒和管理。

3.3 读者信息分析系统建设

读者信息分析系统是通常所说的读者数据库,它对读者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整理、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以原始资料为依据,具备读者信用评定和预警提示功能,为图书馆读者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如果建立一个全省全国通用的读者信息分析系统,不仅便于读者在全国各图书馆阅览借阅服务,实现真正的大流通服务;而且该系统汇总信息,能为图书馆决策者提供有效依据,改进内部管理制度,不断促进图书馆与读者间往和谐稳定关系发展。

总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读者资源管理都不容忽视。两者相辅相成,图书馆与读者需求相匹配的文化服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图书馆与读者共同营造的。因此,建立科学的,规范的读者信用管理制度,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少华.基于AHP模型的开放式图书馆学生信用评价体系的研究[C]//2011年亚太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2).2011.

[2] 陈少华,梅佳,伍华健.基于云模型的公共图书馆用户信用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11(2).

[3] 谢会昌.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去图书馆坐坐
图书馆
图书馆里送流年
夜间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的小惊喜
图书馆 Library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