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代语言和心灵哲学中,意向性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认为人类的心灵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他系统地发展了意向性理论,认为意向性是许多心理状态或事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类的言语行为与意向状态具有近乎同构的密切联系。文章拟对意向性理论及其塞尔的观点做一浅略的介绍和探讨,以期让读者对意向性理论及其社会意义有一初步认识。
【关键词】意向性;语言哲学;社会学;塞尔
一、意向性理论的来源和内涵
“意向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intentio”,这又源于动词“intendere”,意为“指向”或“旨在”。在中世纪,经院学者把客观世界的存在分为自然的和意向的两种。经院哲学家用意向性代表概念或意向。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第一次从心灵哲学的角度使用并阐述了“意向性”一词。
真正赋予意向性研究以现代心灵哲学意义的学者是19世纪哲学家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他在讨论真理问题时将意向性一词引入现代哲学。布伦塔诺认为,尽管我们的意识是意向的,它总是指向或关于世界上的某物,但本质上心灵的存在形式仍然是抽象的,心灵的现象和物理的现象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意向性是区分心灵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标志。
布伦塔诺关于意向性的观点受到了德国现象学学者胡塞尔(Husserl)的推崇。胡塞尔延用了“意向性”这一概念,并不断拓展其内涵,最终将它改造为一个纯哲学用语,并把意向性作为现象学的重要基石。胡塞尔认为心灵的本质是意向性。他认为,疼痛、眩晕之类的心理感受并不具体地指向某种特定的对象或事物,因此无所谓意向性。具有意向性的心理状态必定指向某种特定的外部事物,这些心理状态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之于外部世界所实施的意识行为。
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塞尔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对语言哲学基础的研究。塞尔认为语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认为意向性问题是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桥梁。他认为,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而把心灵与世界相联系的正是人类的意向性。在当代西方哲学众多的意向性理论中,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独到新颖,影响很大。
二、意向性在话语理解中的导向作用
塞尔将意向性定义为“某些心理状态和事件的特征,它是心理状态和事件指向、关于、涉及或表现某些其他客体和事态的特征。”根据塞尔的意向性观点,意向性是为许多心理状态和事件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性质,即这些心理状态或事件通过它而指向(direct at)或关于或涉及世界上的对象和事态。如“杰克相信奥马巴是总统”,这个例句就可以很好地说明杰克的意向性。他的这一信念指向、关于、涉及或表现了奥巴马是总统这件事实,奥巴马是杰克的意向对象。
塞尔认为心灵的指向有两种对象,一是现实的客体,即我们人类认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对象,二是心灵的或意向的客体,内在地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灵之中。塞尔认为,我们的大多心理状态有一个共通的特征,即都与某种对象或事态相关。比如你在思念时,这份思念总是指向某特定的对象。这就是精神状态的“指向性”或“关于性”,塞尔将其称为“意向性”。在塞尔看来,话语不只是发出声音而已,它也代表着诉说者的心声,这种心声也就是话语的语义。假如我们不考虑这种精神状态的意向性,那么语言就仅仅只是嘴里的发声而已。同样,纸上的文字也仅仅只是一种物理符号。语言本身是物理性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此说来,语言是怎样表达不同的命题内容的呢?那就是通过意向性。正是在意向状态中,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就把自己的意向性转移到本身并无意义的声音与符号中;正是意向性使得言语行动成为可能。在言语行动中,不仅使用了语言符号,而且还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向,语言符号在这里被用作表达意向的手段。因此,笔者因为,更好地去认识和研究塞尔的意向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意向性在话语理解中的导向作用。
三、集体的意向性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塞尔把意向性理论扩大为集体意向性,从而把心灵、语言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所谓的集体意向性,即“我们—意向性”(We-intentionality),表达“我们意图……”。按照塞尔的观点,集体意向性不能还原成个体的意向性,而是独立存在于我们的大脑。比如说,在一个交响乐团中,无论乐手个人是多么出色,仍然没有办法演奏出交响乐的和谐一致。只有交响乐团一起合作,每名乐手有了统一的集体意向性,才能保证演奏出来的音乐是交响乐。
集体意向性的关键要素在于共同做(想要、相信)某事的意义,而单一个体的意向性是从他们共同具有的集体的意向性中产生的。当你想要和别人共同做某事,这时你就有集体意向性,你要使大家共享彼此的思想、情感等,你就有集体意向性。正如一场篮球比赛上每个球员的进攻、防守、投篮等动作;一场话剧的表演,一场庆祝节日的联欢晚会等,在里面你都能发现集体意向性所起到的作用,大家都有着共同的意向。在塞尔看来,这种集体意向性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能力。
集体意向性的提出有着非常重要的开拓意义。可以说,正是因为人类有着集体意向性,我们生活的社会才有了得以建构的可能,有了和谐运转的可能,也使得我们人类对彼此之间的沟通合作、对话交流上有了更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冲突。关于社会实在的建构和说明,集体意向性理论也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正如塞尔所说,自然的、物理的实在(如质量、力、电压等)是不依赖于人类心灵而独立存在的;而社会的和制度性的实在(如货币、法律、婚姻、政府、体育比赛等)则依赖于人类的心灵。因此,笔者认为,集体意向性是我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约翰·塞尔,刘叶涛译,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作者简介:刘笑,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社会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