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裕+郑秀亮
自2006年以来,博罗县通过引导集中入园、推动就地改造、强化执法监管等举措,大力整治电镀产业污染,减少污染排放。
惠州博罗,电镀产业高度发达,其重金属污染问题长期备受外界关注。自2006年开始,博罗县启动大规模电镀行业整治行动,通过“关闭一批、提升一批、入园一批”,将电镀污染锁入牢笼。
集中入园减轻环保负担
宽敞的道路、崭新的楼房,绿叶繁花紧簇、蓝天白云相拥,电瓶车不时载着考察者穿梭于厂房与污水处理厂之间。建成5年的博罗县龙溪电镀基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电镀企业污水横流、酸味熏天的印象,这里已经成为电镀产业环保升级的标杆,每年都有不少行业人士纷纷到此“取经”。
走进基地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只见花花绿绿的电镀废水按照所含重金属类别从企业车间分开六条管道输出,汇集到各楼层间的专门储存罐内暂存后分别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这些不同颜色的电镀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大大小小不同工艺的处理池处理,再通过膜吸附工艺后,最终成为清澈无异味的清水。
“这个污水厂一天可以处理5000吨废水,集中处理与以前各家企业混合收集各自处理相比,达标率明显提高了。”运营该电镀基地的惠州金茂实业投资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污水厂还设有重金属回收装置,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利用生化处理组合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标,水质复杂的污水则先采用化学法、电凝聚工艺处理,再进入生化系统处理,确保最终排放水质达标。“按照这一套处理流程,废水处理后60%以上可回收至电镀车间循环使用。”
上世纪90年代初,博罗县承接了来自东莞、广州、深圳的一些污染性工业。十多年的发展让这个县城变身 “电镀城”,2006年,博罗县的电镀厂达130多家,是史上高峰。“东江水流经惠州,为深圳、香港等人口密集地区提供用水。惠州博罗的一大批重污染电镀企业如果不整治,就会变成污染水质的一大隐患。”博罗县环保局负责人说。
为确保东江水安全,自2006年起,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博罗电镀企业整治提出“关闭一批、提升一批、入园一批”的要求,博罗县开始对零散难控的电镀企业实行“铁腕整治”,博罗县龙溪电镀基地也于2007年9月正式动工建设。基地以大容量的污水处理厂为中心,建设4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生活配套设施,对零散难控的电镀企业进行规范化集中式管理。几年来,博罗县大力宣传省、市、县关于电镀企业入园政策,向电镀企业实行面对面宣传解释;落实有关经济、政策奖励等优惠措施,对自愿转型升级或者入园的电镀企业在资金、土地使用、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基地约一半的目标建设用地已投入使用,有43家电镀企业入园。
园区内的上原铭牌有限公司是总部在深圳的一家企业,“去年以来珠三角的电镀行业排放标准收严了很多,来这里之前我担心能不能达标,如果自己建污水处理设施的话,要投300多万元,成本太高,但现在没有顾虑了。”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统一治污不仅节省了成本,也方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自动化改造中,提高生产和环保效率。记者在该企业厂房内看到,经过人工初步操作后,整个电镀工艺流程全机械化进行,按生产线的模式进行多次喷淋、水洗分池处理。在处理池下有多条管道,这些管道把不同处理程序的废水输送到相应的收集区域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就地改造提升治污水平
在“一手抓优化升级整合入园、一手抓企业原地整改或关闭”的铁腕措施下,博罗县的电镀企业从原有的130家减少至85家。但除了43家企业入园外,仍有42家电镀企业在园区外零散运作。
对于此类企业,博罗县采取就地整改的方针,即强制要求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不断改良升级生产及处理工艺,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并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使环保部门可实时严格监控其排污状况。同时要求电镀企业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实施分类收集处理,严格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并强制要求企业增加电镀废水的深度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安装中水回用设施,在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博罗县天帝来电镀有限公司就是园区外整改较成功的一家企业。该公司负责人邵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自己购买了厂房用地,所以不愿进入电镀园区,但环保部门常常来检查,此前工厂排放不达标,开开停停,效益不好。后来,邵先生下定决心停产半年,投入了两千万建设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重金属回收措施,“现在生产效率和原料利用率提高了,治污投入大概3年可以回本,原来只能做二三线的山寨产品,现在可以做自己的一线品牌。”
记者在该厂看到,改造后的车间统一规划分区,基本实现了电镀流程自动化,电镀流水线同样接驳不同管道,废水按照标准分六类处理。
惠州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对于一些园区外的企业,即使不愿进园,“我们也推动他们建应急处理池,这些应急处理池在一家出现环境事件的时候,可以给另一家共享。另外各家企业必须建立应急预案,环保部门的应急车辆、沙包、钩机等随时待命,确保能及时出发应对突发事件。”
监管把关堵住污染隐患
在推动电镀企业整改提升、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的同时,博罗县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打造了一张电镀行业污染防治的天罗地网。
在重污染企业常规监管的基础上,博罗县环保部门联合省、市环保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加密采样监测频次,严密监控企业排污情况。多次深入重污染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和联合执法检查,并结合日常监管情况,筛选重点整治监控对象,对重点监控对象,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采取72小时连续监控、不定时采样监测等方法,监督企业污水设施正常运行。“有时为了监测排查,工作人员要连续两三天不分昼夜在厂房里蹲点。”博罗县环保局执法人员说。
针对环保部门人手不足的情况,博罗县还通过采取县委、县政府与相关镇政府一把手签订整治责任书,将整治工作列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县领导包片、镇领导和生态环保局领导干部包厂,落实监督监管责任到人的监管措施。
同时,博罗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违法排污、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开展多角度、全方位执法,各相关镇政府成立相应工作组,制定整治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对依法关闭、吊证企业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其停止排污,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推动整治工作。各镇则大力宣传、动员相关企业主动转型或搬迁,同时会同人社部门统筹解决关闭企业的工人安置和工资等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此外,建立督查考核,倒逼进度,对不能完成整治任务的镇要严格通报批评,挂牌督办,实行区域限批,对责任人问责追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