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涛
摘 要 “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使其成为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新平台。运用“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诸多的优势,要坚持观念、方法、机制的创新,把握“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可控性和以人为本原则,不断探索运用新媒体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涌现出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以微博、微信、二维码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形式,将人们带入了“微时代”。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面临“微时代”新形势,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应社会环境和技术人才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1 “微时代”背景下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1.1 “微时代”新媒体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共享性,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当前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利用互联网、无线传播技术等现代科技,借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传播载体,一个微博、一句微信、一条短信就能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把发生的事件进行即时性传播和无界性共享。高职学生习惯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平台上抒发情绪,表达感受,这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所遇困惑、难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这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时空局限性和灌输式形式。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型信息交流平台,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能够增强教育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2 “微时代”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多样性、生动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微时代”下的新媒体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使得其在高职学生中广受欢迎,也让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狭隘,而新媒体则打破内容枯燥、资源有限的限制,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传递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可以获取学生们的反馈、评论,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数量与质量。
1.3 “微时代”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参与性、交互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
参与性、交互性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这种实时交互性,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由过去的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增添了更多的民主气息,也激发了高职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强烈对比。新媒体的参与性和交互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便利,它不仅节省了各项消耗,还能够进一步拓宽沟通交流的渠道。新媒体的高效使用,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分析和解答,从而更加有效地疏导、引导和化解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和矛盾,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文化的营造。
2 “微时代”背景下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2.1 强化内含实效性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内容”
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院校应在“微时代”背景下,运用新媒体来传播内容富含针对性的“微内容”,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强调“微时代”下从细微处入手,更多地体现身边实事,人文关怀和高职学生“技德并存”的综合素质,更加紧密地进行“校企结合”、“工学交替”和“教学做合一”,通过新媒体营造企业文化、职业伦理教育、自我实践教育,在丰富教育内容基础之上,创新教育语言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微语言”里正面积极的内涵,增强学生认同感,提升教育效果。
2.2 培养具有能力性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动力”
当前高职学生都是“90后”,他们在自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规划能力方面比较欠缺,高职院校应培养其自律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信息的鉴别能力,使之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动力”。面对广袤的网络世界和复杂的网络信息,高职学生往往缺乏正面引导而深陷沉溺、迷失茫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帮助高职学生增强信息甄别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网络生活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将这些能力转化为内在动力,科学有效利用这些无处不在的“微动力”方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 构建多元化体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
高职院校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重视和善用新媒体,构建多元化体系的“微平台”。首先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微环境”。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深受高职学生的喜爱,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资讯等因为这些“微平台”而便捷顺畅。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建好自己的舆论阵地,充分发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作用。要实时监控校园网络舆情,使谣言没有立足之地,避免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4 培育意见领袖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力量”
大部分90后高职学生有着自己的微博账号、QQ群等,活跃于各自喜爱的网络社区中,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微力量”,已然成为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以同龄人相似的理念、人生经历以及共同语言,获得了学生群体的信任。学校思政工作者应善于运用这类学生力量,发挥好各年级学生骨干、优秀学子的“意见领袖”作用,提升价值整合力。另一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学习,提高价值识别力。
3 “微时代”背景下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 坚持“三个创新”
(1)观念创新。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和高职学生的技能型和职业化发展目标,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观念上的创新,即互动工作观念、协同发展观念和话语平等观念。首先,“微时代”是强调交互创新的时代,高职院校应当搭建校企互动、校校互动和产校互动的对话平台;其次,围绕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针,聚合新媒体与高职院校科研力量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促进新媒体、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再次,“微时代”下的新媒体使高职学生获得了平等独立的话语权,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共享和反馈,促进了师生间思想上的交流,进而促进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深刻地吸收与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运用。
(2)方法创新。方法上的创新体现在时下最受高职学生欢迎的各种新兴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微阅读、微电影和微生活等。一方面,通过建立高职院校官方微博,主动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新媒体多位一体,兼容并包。例如,建立微信公共主页,实时传递校园动态和校园文化;研发图书馆的“微阅读”,随时随地伴随高职学生心智的成长;鼓励以产学研相结合微内容的微视频、微电影的拍摄,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鼓励高职学生学习独立自强、坚守岗位、坚持不懈的精神;开展积极向上绿色环保的校园“微生活”,增强学生群体聚合性,拉近其交往距离的同时,也倡导了绿色生活。
(3)机制创新。高职院校应当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以高职学生技术实践和成长成才为着眼点,积极研究“微时代”高职学生群体的变化,构建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体系”,进行机制创新。注重构建学校、系、专业、班级一体化的微博、微信等传播体系,强化“分层、分类、分众”的理念,坚持“主导与互动、自由与控制”的原则;加强各社团、学生组织、科技文化活动、见习实践等交互性传播平台的建设,开通招生微博、学生组织微博、社团微博、心理咨询微博、企业联盟微博等开放式交流互动平台。
3.2 把握“三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在“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虚拟性极易使高职学生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尊重、关爱高职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使高职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得以彰显、升华和丰富,要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对道德理念、行为规范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增强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提高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意识,塑造起他们良好的主体人格、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实践性原则。“微时代”背景下信息来源多元化,加之高职学生思想可塑性极强,因此,应把握“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环节上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人才的储备和需求,人才职业化和技能化目标,以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要善于调查分析并了解掌握高职学生的思想情况、心理发展状况等,探索并创造新的有效的内容形式。
(3)可控性原则。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参与者的“草根性”、信息的“无屏蔽性”等,“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不少挑战。因面要十分注重信息的把关、主题的设置与形式的设计,在具有感染力的同时能体现教育目的,主题设置需要反映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形式要具有吸引力并应依据内容而展开。
参考文献
[1] 黄卫国.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9(8).
[2] 叶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才智,2011(20).
[3] 郭嫄.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创新[J].南方论刊,2012(7).
[4] 罗飞俊.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