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平原部队不同方式急进高原急性高原反应发病情况对比

2014-11-18 08:35魏新建王锦波姚德胜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梯队海拔高原

魏新建,王锦波,洪 刚,倪 军,姚德胜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AHAR)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高原后,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急性缺氧表现,多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失眠、嗜睡、腹泻、口唇发绀等[1]。现将2012年07月驻平原某部官兵采取不同方式快速进驻青藏高原某训练场,官兵出现的AHAR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概况 对象选择2012年07月某部参加高原驻训官兵475名,均为男性,均出生于平原地区,无短期内高原居住史,参加驻训前体检健康。根据乘坐方式的不同分为两梯队,行军路线均为格尔木至拉萨,其中梯队1共223名官兵采取混编车队摩托化机动方式,行程约1130 km,用时4 d;梯队2共252名官兵采取有氧列车铁路输送方式,行程约1142 km,用时14 h。行程中最高海拔点为海拔5 200 m的唐古拉山口。

1.2 方法 采用自制AHAR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人员成分、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及所发生的症状、体征。由数据采集组每天2次采集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客观数据,调查自行动开始至到达驻地结束。重点在海拔4 800 m的某兵站发放问卷调查。比较2支梯队在相同海拔下AHAR的发生情况。参照《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国家军用标准,GJB 1098 -91)[2],根据临床表现累计积分,分为基本无反应、轻度反应、中度反应、重度反应。相关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梯队1中223人,年龄18~49岁,平均(28±7.3)岁;梯队 2中 252人,年龄 18~51岁,平均(2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AHAR发生情况 随海拔升高至接近3000 m后所有官兵都出现不同程度AHAR表现,首先表现为心率增快,有头痛、呕吐、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梯队1平均心率为(89.06±9.66)次/min,梯队 2 心率为(76.50 ±3.56)次/min,梯队1平均心率与梯队2平均基础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梯队2平均心率与平均基础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增快、头痛在不同海拔的发生率均为100%,眼花、腹泻、便秘和嗜睡在不同海拔均未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梯队1以轻度(57.4%)和中度反应(16.1%)为主,并出现重度反应型(6%)。梯队2以基本无反应为主(95.6%),出现少量轻度反应(4.4%),无中度和重度反应;两梯队间AHAR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不同梯队急性高原反应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情况比较

表2 不同梯队急性高原反应情况

3 讨论

长期以来,AHAR一直是我军官兵执行高原地区军事任务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障碍之一[3,4]。医学上的高原系指能引起明显生物效应的海拔3000 m以上的广泛地域。由于生物的个体或群体差异,其生物学效应也大不相同,耐受性差的人到达海拔2000 m时也可能出现明显的AHAR。

本文统计结果表明,发生率较高的AHAR表现有心率增快、头痛、头晕、气短、失眠、食欲缺乏和口唇发绀,发生率较低的有呕吐、心慌、眼花、嗜睡、腹胀、腹泻、便秘、手足发麻。表1结果显示,在海拔4800 m的某兵站,无论是梯队1还是梯队2,心率增快、头痛的发生率均为100%。头痛的原因可能与缺氧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有关。张建林等[5]认为,海拔越高AHAR的发生率越高,其原因可能与动脉氧分压差与肺泡氧分压差有关[2]。随海拔升高,氧分压降低,弥散入肺毛细血管血液内的氧含量呈减少状态,当血氧饱和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出现 AHAR[6,7]。

梯队1和梯队2所有官兵均发生不同程度急性高原反应,其中梯队1以轻度(57.4%)和中度反应(16.1%)为主,并出现少量重度反应(6%)。梯队2以基本无反应为主(95.6%),出现少量轻度反应(4.4%),无中度和重度反应;两梯队间AHAR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梯队1急性高原反应程度严重。分析原因:①梯队2官兵乘坐地方供氧列车,乘坐条件和环境好,用时短(14 h);饮食保障好,休息规律;无需宿营,劳动强度低;②梯队1官兵采取混编车队摩托化机动方式行进,乘坐条件及环境差,用时长(96 h);通过地域海拔高,缺氧严重,地形复杂,道路状况恶劣,气候变化无常,极端天气频现,车辆颠簸大、车内空气不畅,车辆行进中产生的尘土和废气对官兵的健康影响严重;军事作业强度高;饮食保障及休息不规律。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格-拉段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梯队1共223名官兵采取摩托化机动方式,行程约1130 km,4 d达到拉萨,这是我军重型装甲混编车队首次在青藏线上进行摩托化机动。实践表明,经过充分的物资准备及心理准备,青藏公路摩托化机动是可行的。但由于青藏公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海拔高、路程长、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无常等),摩托化机动用时长,后勤保障难度加大,急性高原反应患者数多,且程度严重,故建议部队进入高原地区应以铁路输送为主要机动手段。

[1]杜 津,刘建军,刘树新,等.赴高原地区救灾医务人员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5):477.

[2]尹昭云,谢印芝,牛文忠,等.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15(6):395 -397.

[3]王宏运,马光全,李 彬,等.富氧水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5):670 -671.

[4]王宏运,高 亮.适应性训练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107 -108.

[5]张建林,贾景磊.青年女性急进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病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4(2):113 -114.

[6]马广全,崔建华,马秀华,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抗低氧效果的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2):266-268.

[7]马广全,崔建华,马月梅,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3):386 -388.

猜你喜欢
梯队海拔高原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高海拔的甘南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基于李代数sl(m+1,R)的多分量扰动AKNS孤子梯队
龙腾东方航空情 战鹰守护中国梦——9·3大阅兵空中梯队巡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