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盛斌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做好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发展基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根本。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员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锋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党员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总开关”,把教育引导党员“姓党”、永葆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摆在首要位置。我们始终把思想理论体系教育作为关键一环,广泛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教育培训,持续增强党员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始终抓好践行党的宗旨这个核心,严格党内生活,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大讨论、“我的入党介绍人”走访等主题活动,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先锋意识;始终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扎实开展“道德讲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牢牢把握党员能力培育这个重点。党员素质能力水平事关党的形象和战斗力。我们坚持分层分类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推进党员能力素质提高,促进更好发挥作用。围绕能力和作风,深化党员领导干部教育,通过开展大规模轮训、高层次培训、重大专题研讨、领导干部及配偶警示教育等,增强现代领导素质和勤政廉政能力。围绕执行和服务,深化市直、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教育,分门别类开展更新岗位知识和能力培训,扎实推进“党员示范岗”建设和服务效能建设,教育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围绕服务群众和提高创业就业技能,深化农村社区党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亮身份,担责任,争做中心户,争创示范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牢牢把握创新党员教育方式这个关键。坚持紧扣时代脉搏,务本务实,创新方式方法,更大程度激发党员教育活力。实现由“单”向“全”转变。避免“选择性教育”和党员教育培训中的“马太效应”,依托流动党支部、“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流动党校”等,重点加强对流动党员、无职党员、老党员等群体教育培训,确保全覆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引导作用,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党建电视频道、“网络课堂”等新型平台建设利用。我们在地方电视频道开设的《宜昌党建》专题栏目,已持续运行16年、播放846期,深受党员群众欢迎。实现由“言”向“行”转变。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创新实践载体,深化“把支部会开在群众家”、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活动等,加强党员自我教育,提升服务能力。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把党员教育管理融入到党员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推行典型教育、警示教育、一线教育等多种方式,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丰富学习教育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潜移默化教育引导党员。
牢牢把握整合下沉党员教育资源这个基础。针对党员教育资源自上而下呈“倒金字塔”式分布,越往基层需求越大、资源越“稀缺”的实际,着力统筹整合党员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整合下沉管理资源。健全党员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分层分类明责,加强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集聚各方合力,构建党员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导向和体系。整合下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推行选派“第一书记”、“结对帮扶”等制度,通过“书记上党课”、“专家讲党课”、“部门送党课”等形式,深化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整合下沉财力物力。统筹整合利用党校主阵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远程电教站点、各类教育基地资源,构建面向基层一线的“大格局”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因地制宜组建“党群服务圈”、“微组织”等,把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延伸到党员身边。完善党员教育经费、时间等保障,推进党员教育经费向基层倾斜。
(作者系宜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