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珍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较强,而且同时还有工具使用能力培养的目标,学生进行学习的目标也正在于此,而且该学科给学生提出了增强自身信息素养、用网络资源处理现实问题的要求。多重目标重叠,让网络资源走向学科教学之中成为必然之势。本文即据此探讨了高中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对接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学习
● 高中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对接的特点
1.学生能力个性化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对接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更强调学生本体论,更直接地面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思路。因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会接触到算法以及程序设计方面的内容,此外还会涉及网络、多媒体、数据、人工智能等词汇及延伸知识,教学内容不可谓之不丰富,学生在丰富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可以按照自身兴趣与爱好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而在网络资源环境中,这种自主选择自由度很强,几乎可以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这样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得到彰显,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技术创造能力。
2.教学资源丰富化呈现
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呈现给教学内容的安排提供了便利,让教学内容的设置趋于合理化。教材中给出的学习模块中,无论哪项教学内容都可以在网络中寻求到资源帮助,而且有些资源本身就是由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所编制,是教学时密切对应的视频实录资料,这对于教学环节的知识拓展、知识巩固性练习与检验都是很方便的。而信息技术教师如果能在了解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高中生心理需求与行为模式出发,将这些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必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师生交流创造宽广的空间。资源的善加利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资源利用也可以让教学顺序做出适当调整,教师可以同时参考网络资源丰富程度与教学内容轻重缓急,决定先讲哪部分,再讲哪部分,重点讲哪部分,简略讲哪部分,如果安排得合理,可以给学生腾出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操作与相互讨论,而教师只需视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指导与评价即可。
3.操作过程简单化趋势
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或者在学习过程之前与之后,学生仅需要登录到教师指定的或者与学习有关的网页,就可以开始自主学习,这很符合学生平时操作电脑、利用网络平台的习惯。其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呈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与课程学习有关的,二是与课后练习有关的。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内容包括教学环节对应视频实录、联系紧密的拓展资源等;课后练习有关内容则包括使学生深化本节教学内容的测试系统,当学生练习完成之后,可以直接提交答案来与教师所认定的参考答案相互验证,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学生也可以在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前提下,用在线自由尝试的办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用再创造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检验自我学习效果,整个过程同样非常简单,远比教师的单向灌输友好得多。
4.教学内容选择性提供
学生学习时,往往会有很多遇到抽象知识的机会,学生的头脑需要作出快速反应,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在有这种需求的时候,网络资源或者凭借网络资源所达成的网络课程就可以由学生进行任意调整或者反复播放,而在遇到那些不需要学生深思熟虑就能理解的问题时,学生可以主动选择略过。比如,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这类复杂问题时,自主选择是非常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不同需求的,能够极有效地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另外,当必修模块完成后,学生还可以用余暇时间进行其他内容学习,既充分掌握了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也锻炼了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网络资源的应用更全面地表现出了其对全体学生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从而验证了新课程标准里面的非零起点、非共同终点的思想。
● 高中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新颖但学习效率不高
对于已经习惯教材、讲台、黑板、教师这种传统学习模式的学生来讲,网络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热情,促进其将学习兴趣点从应试转变为探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与角色发生了转变,将与学生共同站在形式新颖的广阔资源面前。教学形式新颖正是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程对接的最明显特点,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学生学习效率易于分散。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都处于不断摸索与改革的过程之中,但无论如何改革,网上的丰富资源都比教师厘定的课堂更具吸引力,如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所激发的兴趣会让学生乐此不疲。因此,网络资源的利用对于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更高,如果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水平偏弱,那么不但无法完成正常的课堂知识学习,还会给身心带来不利影响。
2.网络资源丰富但应对优势不足
网络资源中和学习有关的部分不只有静态的文字,还有动态的声音、精美的图片、趣味性极强的视频,能够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参与其中,让机械式学习变得灵活起来,但问题是网络资源虽然丰富,可是其应对优势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最明显的是针对那些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知识显得苍白无力。高中信息技术富于操作性,在学生遇到需要动手操作的实际性问题时,网络资源中所给出的互动功能,如在线的辅导等,并不能完全了解学生操作界面及出错环节,甚至网络对面的在线教师也难以给出准确的解答处理,很多时候都处在盲人摸象、夜半深池的状态。比如,在进行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时,会涉及背景制作知识,有很多学生都会在处理图层多渐变填充时发生错误,而出错的原因各人均有不同,有的是变亮模式漏用,有的是未能新建图层等,仅仅依靠网络资源显然无法将各种问题一一处理清楚,整节课的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3.知识教育完整但情感教育欠缺
网络教学资源为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完整而新颖的信息保障,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即如何在应对如此多信息时不显得杂乱与慌乱。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处理信息,如何筛选、如何组织,都是大问题,最终才会给学生安排更加完整的知识教育体系。但另一方面的问题又出现了,即针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虽然完整了,但是情感教育会变得相对不足,学生的情感会淹没在海量的知识中而难有表现的机会。毫无疑问情感目标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正确稳定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我、重塑自我,让其克服性格中的缺陷,促使其以更蓬勃的精神应对复杂的知识能力任务。但在网络资源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间的关系变得松散而不易控制,唯一的联系纽带是知识的交流,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已经难以奢望。endprint
● 高中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对接的改革建议
1.注意课程与网络资源对接的随时监督
虽然在教学中,教师付出了很多努力针对学生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监督,但是面对复杂的网络资源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空前加强。在网络海洋里,学生可以随时进入任意的空间遨游,受到来自各方的诱惑,因此实际上教师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有很多学生进入学习平台后,根本未能将精力应用到学习内容上,而是在自己有兴趣的网页中流连。所以随时监督机制的形成极有必要。在有网络资源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习进度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学习秩序始终处在合理范围之内。对于那些已经脱离正常范围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对于那些聊天或者游戏的学生给出警告,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一个正常可控的学习环境。
2.保证网络教学受实际教学指导
网络教学资源要和实际教学资源相结合,而不能对其产生完全的依赖心理。虽然网络资源及以此为依托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够弥补旧有教学模式中的一些不足,可是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情感教育受到挑战,所以教师应当承担起积极的引导职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自身魅力充分发挥出来,让教师情感同网络资源的无情感合理结合,使学生既能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感受到知识,也能让师生交流处在最佳的状态点。情感教育的另一种方法是使学生在适当的时机从网络资源中走出来,去感受讨论和评价所带来的乐趣,讨论与评价应当尽可能全面,既要有关于网络资源应用能力的,也要有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既应当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也要在讨论与评价过程中使学生接受必要的情感教育。
3.促进师生互动平台建设
在网络资源应用过程中,授课教师的位置相对独特,有很多时候甚至无事可做,最起码在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网络资源时,教师和学生是并不处在同一时空的。当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疑问时,教师的及时参与便显得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异地教学时,学生提出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或者课堂程序的建议,教师更应当利用互动平台,及时和学生交流。而这对于教师来说,可谓提高了难度,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退出,是需要讲究分寸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身能力完全同网络资源的特点相融合,才能处理好学生出现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何时开始参与学生学习的问题。
4.给出专业化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网络资源的一种主要应用方式就是借助它的力量实现网络课程,网络课程需要经过系统设计才能让网络资源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完美的网络课程结构设计需要达到下述两点效果:一是网络课程需要展示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让学习者可以在网络课程中各取所需;二是网络课程需要给学习者以明确的学习指导,让学习者在网络资源中不至太过散乱,能放而不能收。只有这两点都做好,才能让学习者在自主性增强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网络课程基本结构框架时,需要全面移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结构,同时使之同网络资源特点相适应,注意在网络环境中给知识的难易程度重新归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方便地找到最佳知识接触点。而当教师在利用网络课程达成教学目标时,网络资源里学生应用到的浏览界面类似于教师板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必面对面,也难以面对面,网络的在线沟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板书”的优质平台,有利于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那些指导功能较强的导航条,可以给学生节约不少时间,而导航条如何设计,教师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向哪种学习境界,则是需要详加斟酌的。
● 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其对网络资源的全面接纳性,而网络课程也可以据此而得到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营造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给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应用与网络课程的开发都应用了现代教学理论,采取了先进教学方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网络教学模式,使其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红.探析元认知策略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关系[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3.
[2]桑同成.网络学习,高中数学学习的新宠儿[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3(03):24-25.
[3]杨玉蝶.UGC在网络学习平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4]高洁.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5]杨金来.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行为监控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06):59-60.
[6]王文亮.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要素分析[J].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13(12):242-243.
[7]李玉斌.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13).
[8]吴青.基于网络学习行为的学习风格挖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2),3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