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与治理对策

2014-11-17 03:09刘苹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民办高校教师

刘苹

摘 要:治理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有力于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山东省部分民办高校的调查发现,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突出,具有女性高于男性、中青年高于中老年、已婚高于未婚等特点,要从政府相关部门、民办高校组织和教师个体等三个方面进行治理。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191-03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1]。

据专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职业中的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2]。民办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公办高校教师工作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一、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为了解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对山东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开展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5份,有效问卷457份。问卷主体部分包括15个有关职业倦怠情况及40个有关职业倦怠成因的问题,每个问题设置了7个选项,分别用0、1、2、3、4、5、6表示。其中,“0”表示从不感到倦怠;“1”表示极少感到倦怠;“2”表示偶尔感到倦怠(一年几次);“3”表示经常感到倦怠(一个月一次左右);“4”表示,频繁感到倦怠(一个月几次);“5”表示非常频繁感到倦怠(每周一次左右);“6”表示几乎每天感到倦怠。

在回答“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否感到倦怠?”时,有59人没有倦怠感,所占比例为12.9%,有398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同程度的倦怠,所占比例为87.1%。其中,感到极少、偶尔倦怠的为212人,占倦怠人数的53.3%;感到经常倦怠的为100人,占倦怠人数的25.1%;感到频繁倦怠的为86人,占倦怠人数的21.6%。虽然民办高校教师的倦怠率较高,但倦怠程度较轻,平均为2.3,也就是说倦怠感人均一个月不到一次。

根据统计分析发现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如下特点:

1.女性教师倦怠率高于男性,倦怠程度却略低于男性。在调查的457位教师中,女性为298人,男性为159人。其中,女性教师的倦怠率为89.3%,高于男性的83.0%;女性教师的倦怠程度为2.295,略低于男性的2.308。女性和男性教师偶尔感到倦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6.2%和22.6%,男性教师感到频繁以上倦怠的比例为20.2%,高于女性的18.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天感到倦怠的男性教师比例远高于女性教师,达到了8.2%。

2.处于31~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教师倦怠率及倦怠程度较高。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对回答者的年龄进行了统计。在此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职业倦怠率和倦怠程度归总于下页表2。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倦怠率和倦怠程度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最高峰都集中在31~40岁的年段上,分别为90.5%和2.517,说明这一年龄段教师最容易感到倦怠。总体来看,40岁及以下教师倦怠率和倦怠程度要高于40岁以上的教师,而且,40岁以上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加,倦怠感在逐渐减弱。

3.已婚教师倦怠感高于未婚教师。在457名被调查的教师中,已婚教师为378人,未婚教师为79人。已婚教师的倦怠率和倦怠程度分别为:88.9%和2.378,未婚教师的倦怠率和倦态程度分别为:78.5%和1.924。比较可见,已婚教师的倦怠程度和倦怠率都要高于未婚人士。

表3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婚姻分布情况

二、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对策

从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虽然不严重,但也正在形成一种蔓延的趋势,如果不予理会,将会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个人的健康、幸福。所以,政府相关部门、民办高校和教师个人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理。

(一)政府相关部门对策

从社会层面来说,要为民办高校教师减压,主要是正确认识和公平对待民办高校教师。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家长、学生及社会对民办高校教师去除主观偏见,要理解并合理评价民办高校教师的角色及活动,要为民办高校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同时,应调整相关的政策和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使民办高校教师拥有同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地位。

1.了解、关注及关心民办高校教师群体。对民办高校教师进行调研,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面对的压力源及主要需求。在制定相关法规时,要切实维护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使民办高校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被社会所尊重。

2.进行科学的政策设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全局出发,宏观考虑,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科学合理实施细则,保证和促进公平、公正,使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权利。

3.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专门组织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本地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4.对民办高校进行检查和监督。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要定期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督和检查,规范民办高校的行为,纠正部分民办高校侵害教师权益的行为,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利益。

(二)民办高校的对策

1.高度重视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危害性。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归根结底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热爱民办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职业倦怠就像慢性疾病一样,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如不重视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最终影响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民办高校管理者应从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入手,注意观察教师的工作状态,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endprint

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用人单位,民办高校应该为教师营造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人为本,改进学校的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合理地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真正体现教师的价值,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没有必要的考核和检查,降低工作的重复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做到科学、合理、透明,对教师真正起到指导作用。(2)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教师首先是生存在社会上的人,也有各种需求,要消除职业倦怠,就要从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入手,解决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3)加强培训,创造进修机会。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注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先进性,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培训,创造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素质和能力。民办高校应以本校教师的长远职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建立、健全教师终身学习制度。(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是否能舒心工作的保证,学校的管理者要注意营造上下级间的平等关系,同事间健康的竞争、协作关系,师生间的相互友爱、尊重关系。

3.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及辅导。目前,中国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机构已经普遍建立,但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的还不多。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学校有必要请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来校进行讲座、咨询等。对于个别倦怠感较严重的教师,学校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包容,使其缓解倦怠情绪。

(三)民办高校教师的对策

如何放松心情,快乐地工作,远离职业倦怠呢?民办高校教师主要还是从自我入手,进行调节、适应和改变。

1.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消除、适应及减轻压力。面对压力,教师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要把引发压力的主要原因找出来,分析它们为什么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然后积极理性的思考,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化解,将影响自己情绪的压力视为一种挑战,转化为工作生活的动力。教师可采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变思维方式等措施来适应压力。同时,可采取冥想、运动、听音乐、休闲、旅游等方法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年轻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用一种淡定的心态对待工作。

2.协调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遇到问题要及时求助领导、同事、亲人和朋友,这样就不会孤立无援。

3.学会分担责任。一名教师往往背负着很多责任,有时不能顾全,就会产生倦怠。教师要合理平衡各种责任,尤其是职业责任和家庭责任,两者都不能忽视,但要分清主次,要学会分担。

4.规划好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教师感觉到倦怠往往是因没有处理好工作和闲暇的关系,打破了工作和闲暇的平衡,所以,有计划、有规律地安排时间是治理职业倦怠必须要做的事情。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较累,尤其要注意休闲和娱乐,来恢复自身机体功能,劳逸结合才能有效地降低职业倦怠感。

5.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及提升。通常,外部因素是难以改变的,民办高校教师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以便适应外部压力和外部环境。首先,要调整工作的期望值,以积极态度对待工作,提高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和管理时间能力,可以打硬仗,可以迎接挑战;最后,部分教师要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消除自身导致职业倦怠的诱因。

参考文献:

[1] 梁威.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13).

[2] 张唯益,李雪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才智,2009,(31).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用人单位,民办高校应该为教师营造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人为本,改进学校的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合理地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真正体现教师的价值,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没有必要的考核和检查,降低工作的重复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做到科学、合理、透明,对教师真正起到指导作用。(2)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教师首先是生存在社会上的人,也有各种需求,要消除职业倦怠,就要从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入手,解决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3)加强培训,创造进修机会。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注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先进性,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培训,创造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素质和能力。民办高校应以本校教师的长远职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建立、健全教师终身学习制度。(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是否能舒心工作的保证,学校的管理者要注意营造上下级间的平等关系,同事间健康的竞争、协作关系,师生间的相互友爱、尊重关系。

3.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及辅导。目前,中国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机构已经普遍建立,但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的还不多。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学校有必要请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来校进行讲座、咨询等。对于个别倦怠感较严重的教师,学校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包容,使其缓解倦怠情绪。

(三)民办高校教师的对策

如何放松心情,快乐地工作,远离职业倦怠呢?民办高校教师主要还是从自我入手,进行调节、适应和改变。

1.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消除、适应及减轻压力。面对压力,教师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要把引发压力的主要原因找出来,分析它们为什么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然后积极理性的思考,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化解,将影响自己情绪的压力视为一种挑战,转化为工作生活的动力。教师可采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变思维方式等措施来适应压力。同时,可采取冥想、运动、听音乐、休闲、旅游等方法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年轻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用一种淡定的心态对待工作。

2.协调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遇到问题要及时求助领导、同事、亲人和朋友,这样就不会孤立无援。

3.学会分担责任。一名教师往往背负着很多责任,有时不能顾全,就会产生倦怠。教师要合理平衡各种责任,尤其是职业责任和家庭责任,两者都不能忽视,但要分清主次,要学会分担。

4.规划好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教师感觉到倦怠往往是因没有处理好工作和闲暇的关系,打破了工作和闲暇的平衡,所以,有计划、有规律地安排时间是治理职业倦怠必须要做的事情。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较累,尤其要注意休闲和娱乐,来恢复自身机体功能,劳逸结合才能有效地降低职业倦怠感。

5.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及提升。通常,外部因素是难以改变的,民办高校教师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以便适应外部压力和外部环境。首先,要调整工作的期望值,以积极态度对待工作,提高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和管理时间能力,可以打硬仗,可以迎接挑战;最后,部分教师要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消除自身导致职业倦怠的诱因。

参考文献:

[1] 梁威.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13).

[2] 张唯益,李雪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才智,2009,(31).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用人单位,民办高校应该为教师营造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人为本,改进学校的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管理时,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合理地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真正体现教师的价值,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没有必要的考核和检查,降低工作的重复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做到科学、合理、透明,对教师真正起到指导作用。(2)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教师首先是生存在社会上的人,也有各种需求,要消除职业倦怠,就要从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入手,解决教师工作的后顾之忧,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3)加强培训,创造进修机会。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注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先进性,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培训,创造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素质和能力。民办高校应以本校教师的长远职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建立、健全教师终身学习制度。(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是否能舒心工作的保证,学校的管理者要注意营造上下级间的平等关系,同事间健康的竞争、协作关系,师生间的相互友爱、尊重关系。

3.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及辅导。目前,中国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机构已经普遍建立,但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的还不多。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学校有必要请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来校进行讲座、咨询等。对于个别倦怠感较严重的教师,学校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包容,使其缓解倦怠情绪。

(三)民办高校教师的对策

如何放松心情,快乐地工作,远离职业倦怠呢?民办高校教师主要还是从自我入手,进行调节、适应和改变。

1.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消除、适应及减轻压力。面对压力,教师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要把引发压力的主要原因找出来,分析它们为什么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然后积极理性的思考,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化解,将影响自己情绪的压力视为一种挑战,转化为工作生活的动力。教师可采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变思维方式等措施来适应压力。同时,可采取冥想、运动、听音乐、休闲、旅游等方法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年轻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用一种淡定的心态对待工作。

2.协调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遇到问题要及时求助领导、同事、亲人和朋友,这样就不会孤立无援。

3.学会分担责任。一名教师往往背负着很多责任,有时不能顾全,就会产生倦怠。教师要合理平衡各种责任,尤其是职业责任和家庭责任,两者都不能忽视,但要分清主次,要学会分担。

4.规划好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教师感觉到倦怠往往是因没有处理好工作和闲暇的关系,打破了工作和闲暇的平衡,所以,有计划、有规律地安排时间是治理职业倦怠必须要做的事情。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较累,尤其要注意休闲和娱乐,来恢复自身机体功能,劳逸结合才能有效地降低职业倦怠感。

5.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及提升。通常,外部因素是难以改变的,民办高校教师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以便适应外部压力和外部环境。首先,要调整工作的期望值,以积极态度对待工作,提高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和管理时间能力,可以打硬仗,可以迎接挑战;最后,部分教师要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消除自身导致职业倦怠的诱因。

参考文献:

[1] 梁威.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13).

[2] 张唯益,李雪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才智,2009,(31).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民办高校教师
最美教师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