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来西亚多语环境对当地华语传播的影响

2014-11-17 11:30徐丽丽
关键词:马来西亚

徐丽丽

摘 要: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各种族在保持自己民族特性及语言习惯的同时,又互相融入,互相影响,形成了马来西亚特有的多语环境与多元化文化氛围。这种独特的语言环境及氛围在教育政策上、语言本体的异变中、提供语言应用服务领域等方面对当地第二大族群语言——华语在当地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马来西亚;多语环境;华语传播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209-03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据其2012年官方数据统计,在该国约2900万的人口中,马来族占55%,華族占24%,印度人5.3%,其他民族5.7%。各种族在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传统及语言习惯的同时,又互相融入,互相影响,形成了马来西亚特有的多语环境与多元化文化氛围。在马来西亚,华族是仅次于马来族的第二大族群,数量较大的族群基础加之特有的民族观念,为华语在当地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多元化的政治文化体系也使其发展同时面对着诸多干扰,这些内外因的相互角逐对华语在当地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多语环境下的教育政策对华语传播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目前除中国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及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据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马现有华文小学1290所,华文独中60所,华文大专院校3所(南方学院、韩江学院、新纪元学院)。除此之外,还有153所国民小学提供交际华文课程,78所国民改制型中学设有华文必修课程,24所寄宿中学向马来学生提供华文课程,16所师范学院开办中小学中文教师培训课程,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学、国民大学等国立大学也设有中文系,其中马来亚大学还设有中国问题研究所。”①这样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华语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由于种族政策问题,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并非易事。在马来西亚,国语、官方语言是马来语,由于殖民历史的影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也被广泛的使用于各个领域,现今其通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官方语言马来语,并被各种族、各社会阶层在心里层面普遍接受。华语与淡米尔语则更多的在特定种群之中被使用。针对这种复杂的多语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提升马来语使用范围的语言政策,致力于稳固马来语的官方地位,客观上造成了对华文教育推行的诸多限制:在马来西亚的国民教育体系内,小学阶段,学校按所使用教学语言的不同分为3类,分别是:国民小学(以马来语为教学语言);国民型小学(以印度淡米尔文为教学语言)以及华文小学(俗称华小,以华语为教学语言)。中学阶段,政府也划分了3种类型:国民中学,以马来学生为主,用马来语教学;国民型中学,以华族和印度族学生为主,用英文或马来文教学,华文和淡米尔文是学习的科目之一,这种学校属于半公立半私立性质;独立中学,学校多为华族学生,实行华文教学。马来西亚政府对这3类学校区别对待:在3类学校中,国民学校办校资金几乎全由政府津贴供给,国民型学校部分津贴来自政府,部分花费来自于社会资助与资金募集,而华校由于虽然教学质量在各学校中常常名列前茅,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很多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坚持以华文教学,与政府的语言要求有冲突,不享受政府津贴,经费完全靠自力更生,常常面临严重的经费困难。政府的教育法令同时把华文中学排除在国家主流教育体制之外,华文独中的文凭不被马来西亚政府所承认,也不能作为马来西亚大学录取的参考标准。马来西亚政府还同时制定政策,要求国立大学在录取新生时不绝对以分数为录取标准,而是按种族比例进行分配。这些做法使得许多品学兼优的华裔子女无法进入国立高等学府学习,也很难申请到政府奖学金,华裔子女也没有机会进入国有企业及政府单位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华语和到中国留学的积极性。

二、多语环境在语言本体方面对华语传播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各种族居民受本民族传统语言习惯及文化特性的影响又相对巨大,因此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种语言的聚集地。在同一区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除了此消彼长的“敌对”关系,同时也互相吸收、互相借鉴。而在此大环境下发展和传承的马来西亚华语则显得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华族不仅受到马来语、英语及淡米尔语的影响,同时由于华裔居民祖籍地的区别,华族本族的交际圈中也参杂了福建话/闽南语、粤语、客家话等多种汉语方言。在马来西亚,可以随时感受到这种语言氛围所形成的独特语言现象,在各种场合,马来西亚华人都几乎可以在几种语言系统中自由切换,同一句中也经常几种语言词汇同时使用,而这种交流又显得非常熟稔,丝毫不影响交流和沟通。不过也正是这种对几种语言极为相近的熟悉度与使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对某种单一语言的专一性,使得马来西亚的华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乃至汉字的使用习惯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异变。

(一)对词汇的影响

这种多语言环境对词汇使用上的影响最为明显,见下表。

(二)对语音的影响

因为方言及国语等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的华语发音常常被称为马式华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母“r”的发音:r这个字母的发音在马来语中发音是弹舌后的颤音,因此马来西亚华人在发该音时常常会不自主的弹舌,一旦进行纠正,又非常容易与“i”和“l”混淆,如:热情(rèqíng)常常说成(lèqíng);内容(nèiróng)又常常说成(nèiyóng)。

2.字母“t”“p”的发音:在马来语中,“t”“p”是轻辅音,但发音时,需要发出爆破音,声带不震动,因此听起来比较接近汉语的“d”“b”,因此在说华语时,马来西亚华人常常不发送气音,如:突然(tū rán)常常说成(dū rán),破了(pòle)常常说成(bòle)。

3.z、c、s与zh、ch、sh不分。

4.没有轻声概念,如爸爸(bàba)念成(bàbà),车子(chēzi)念成(chēzǐ)。

(三)对语法的影响

在语法上对马来西亚华语影响较大的是状语在句中的位置。由于英语和马来语在语法上均习惯将状语置于句末,因此在表述这一类句型时,马来西亚的华语常体现出相同的特性。如:

汉语普通话:我要在吉隆坡买一个房子。

英语:I will buy a house in Kuala Lumpur.

马来语:Saya mau beli rumah di Kuala Lumpur.

马来西亚华语:我要买一个房子在吉隆坡。

还有其他的常用句型中语序的改变,如:

“多吃一点”常常说成“吃多一点”。

(四)对语用方面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词的语体色彩方面,有些具有贬义或褒义色彩的词在马来西亚华语中呈现出中性词特点。如“反思”一词,在汉语标准普通话中具有贬义色彩,用于反省并检查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但在马来西亚华语中却是中性词,在马来西亚很多学校的中文教学单位中,常常将“反思报告”等同于中国所使用的“课堂记录”。

其次,表现在词汇指意范围上的变化:如“肮脏”一词,作为贬义词语多用来形容抽象名词,而在马来西亚华语中该词的语义范围等同于“脏”,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个桌子很肮脏”之类的表述。

(五)对汉字使用产生的影响

在马来西亚的华族中,按移居当地年代的差异分为“侨生”和“新客”,其中“侨生”多指早期華侨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先由于很早就离开了中国,所以一直保有学习和使用繁体字的传统。从80年代后,简体字开始被渐渐推广,特别是近年来,由国家汉语办公室领导小组领导的孔子学院又在全球遍地开花,对推广标准普通话,在国际范围内规范汉语简体字的使用做出了杰出贡献,使得简体字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并接受,这些造成了现今马来西亚华语在汉字使用上“繁简共用”的现象。

在马来西亚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经营的四大中文书局——海书局(现称中图上海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里,所售图书目前约有40%采用繁体竖行排版。而目前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雪兰莪州地区发行量最大的4种华文报纸中,《星洲日报》《中国报》《东方日报》3家在文章的标题正文中都使用繁体字,另一家《南洋商报》标题及正文则均使用简体字。而马来西亚政府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其教育部、新闻部及旅游部等部门里凡运用中文的地方改用简体字,华文小学及中学的华文课本也都是使用简体字,同时用汉语拼音来标注发音。旅游部印发的宣传册子除了针对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外,也全都使用简体字。

三、多语环境在提供语言应用服务领域对华语传播的影响

徐大明在《华语的传播与多语的世界》一文中提到:“华语的传播措施,一方面是广泛地开展华语教育,另一方面是提供华语应用的服务。”而马来西亚特有的国情正好在客观上从语言应用服务领域为华语在当地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马来西亚的华族自身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对祖籍国也有着较为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对于民族语言及文化一直极力维持并进行传承,而华族在当地的经济实力又比较雄厚,并一直坚持不懈地为华语和华族的地位而抗争,使得华语在马来西亚多语环境中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自身的优势,在社会内部的交际范围是比较充分的,目前华语在马来西亚社会的应用范围主要涵盖了华校大专、中小学教育用语;电视、广播、电影等演出及翻译用语;报刊、杂志、广告、网络等媒体用语;交通、社会活动等服务行业用语;华族群体及家庭成员间的交际用语;个别涉华政府部门的工作用语等。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交往逐渐增多,对于华语学习的需求不仅在华人族群内部,在其他族群间也在产生了连锁反应。而今,华文学校的马来裔、印度裔学员数量呈现增长趋势,而在一些当地的汉语培训中心,如马来西亚全球汉语学习中心孔子学院,2013年间利用休闲时间来进行汉语充电的在职非华裔学员与2012年相比同比增长23%,该中心还在同年受邀为PRADA、宝格丽之类的国际奢侈品牌马来西亚销售店各开设了40课时的中文营销培训课程,这些都对华语的传播与推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

2013年5月5日是马来西亚政府的大选年,执政首相纳吉为争取更多的政治支持,也在2013年中国农历新年之际用华语向所有马来西亚公民送上新春祝福。在马来西亚的各大媒体贺岁广告及各大影院映前广告中,这段新春祝福短片被送至每个角落。所有这些政治、经济及情感上的因素共同作用,为现今华语在马来西亚传播提供了一段相当好的黄金发展时期。

综上所述,在马来西亚特殊的多语环境与多元化社会特性下,华语在当地的传播呈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既有华人群体对民族语言强烈的保护意识、中国崛起所引发的经济动机推动等因素带来的发展契机,也面临诸如方言流行、政策限制、受主流语言影响以及远离母语环境等因素所形成的巨大挑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推动力量的兴起、学习者的增加以及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相信华语在马来西亚当地的传播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它在华人社会乃至其它族群中的推广和普及,必然会为促进华语与当地国语及通用语间的资源交换与产业合作,发挥出积极的历史意义。

注 释:

①顾洪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情况.南洋采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http://my.china-embassy.org/chn/zt/nycf/t314470.htm.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
猫的自信
风光旖旎的“花园之城”——马来西亚亚庇市纪行
看你一眼就会笑
看你一眼就会笑
有你在可真好呀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三八妇乐 畅游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