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上机操作为主的技能型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方法,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要为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创造良好的环境;用课堂及课后练习,继续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创造潜能;信息素养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要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创造良好的环境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师的施教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课堂重心由“教”转移到“学”;教师由“支配型”向“指导型”转变;由“再现型”向“研究型”转变;要以“学生”为本,把教材作为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火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画图时,以前习惯于按教材范例的操作步骤,详细地讲解并演示给学生看,手把手地教学生绘制,学生照着样子做,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只在分析作品的设计理念和意图上下工夫,提示可能会用到的绘图工具和方法,所花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由学生自主组织探索学习,制作作品。
二、用课堂及课后练习,继续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完成教师的范例有快有慢,为此,教师要给提前完成范例的学生准备好充足的课堂练习题目,由学生自主创作。例如,给学生介绍了Word2003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我们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上机作业:同学们自己上机设计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
三、通过网络,让课堂的创作理念进一步延伸
网络,对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而言应该就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延伸!因为在课堂上请学生提问,他们都觉得不好意思。我知道他们一定是觉得有些疑问在课堂上说不方便!因为那是实体世界!而在虚拟世界,他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提问。那么教师呢?也可以用各种方式回答。网络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媒介。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种网络生存。网络可把学生从束缚中释放出来,教师可从网络中发现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都成为具有丰富的个性魅力的人。无论老师在什么地点,只要老师在网上,交流就是随时的。学生的作业通过网络上传给我,我便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学生对作品进行改进后,重新上传给我,这使得他们的家庭作业越来越好。
四、参与实践,展示成果,开展竞赛,增进交流,发掘潜能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样既可满足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提高自信,又给另一部分学生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从而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如今在网上参赛或投稿都很方便,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特别适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在信息社会中持续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黄旭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谢水发,男,1979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瑞华实验学校,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