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教育梦,需要构建新型课堂

2014-11-17 21:52冉进
新课程·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构建改革

摘 要:教育梦不是口号,而是有着实际意义的,它清晰地勾画出了教育发展的地图——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现教育梦的根据地。只有“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尊重生命”的课堂理念和“多彩教学、师生平等、合理评价”的课堂文化构建,才能呈现出“多样的、开发的、对话的课堂教学”,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梦。

关键词:构建;改革;新型课题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一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个聚集千千万万个国人的梦想之梦,铸就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希望。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来说,中国梦无疑就是教育梦。“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达到一个目的,都取决于本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在我看来,只有教育梦才能托起中国梦,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敢于铸就梦想。当下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文化。课堂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创造的课堂氛围、规则、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总和”。没有新型课堂的重建,课堂教学改革必将走向形式化、最终无功而回。

一、新课程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尊重生命

新课改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科价值转向人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性、完整性、独立性,从而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和情感体验以及人格养成等,最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其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使其完全融入课堂情境。当下我们应注重现代教学和社会生活变化的适应与结合,充分体现教学的教育性与人文关怀,将重点转移至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身上,从而有效地促成学生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以人为本”。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人来自于社会,又高于社会,教育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教育是师生之间在真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活动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改越来越注重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真诚对话与理解,追寻更有意义的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要求把知识与生活相融合,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最终将知识教学与人的发展相联系。

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存在,生命的生长需要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语境却忽略了人的生命,把教育当成工具,使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理应关注人的生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热爱生活,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我认为,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心,应从生命层次上思考课堂教学,探寻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重新建构一种充满生命意识的新型课堂教学文化,让课堂教学更多地透射人文的气息,放射生命的光彩,完成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

二、新型课堂的构建——多彩教学、师生平等、合理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需要意志观念、情感态度、生命意识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真正的课堂变革应当为这些不同的个体营造多彩的课堂,从而成为真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继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使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的活力。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是文化共享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对话和交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是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新型课堂。

教学评价对新型课堂教学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建立关系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顺利实施。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则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然而,现行单一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和过分的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显然与当前进行的新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新课改的推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按照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我们应该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将学生学了多少知识与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思考与老师给学生多少思考的机会相结合;将学生接受了多少与学生是否敢于批判和批判了多少相结合;将分数得了多少与学生是否成为诚信的、主动的、快乐的学生相结合。

我们应该献给学生一个多样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快乐的课堂,一个探究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打造多样型的开放课堂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当下,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课堂教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单调的文字、书本教学,将声音、文字、影像、图表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其理解认知能力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充分地整合这些教育资源,认识并利用它们的优势,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将其合理利用,从而打造多样型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普遍应用信息科技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应正视课堂教学文化基本要素的重组及教学、学习概念的重构,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由单一的文字体系向多样的电子体系转变,但一定要理性地看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工具性的膨胀,不能一味地为多样而多样。

新课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情景的变动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而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转变传统的思维结构,必然难以适应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在这种知识、网络信息快速增长的状况下,教师必须建构起开放性思维结构,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并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我们的教师应以开放心态接纳新课程理念,主动更新知识结构,反思教学实践,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验证对教学理念的认知偏差加以调整,使教育思维长期保持自由、活跃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指导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什么“90后,中国式,光盘行动,莫言,青春,中国梦”,什么“新教育法规,新教育理念,新教育制度”,什么“新课本里的价值体系,新教材的编写规则”都是我们需要接纳和学习的,与此同时,只有反复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跟上学生和时代的步伐,推动新课改的具体实施,所以应打造多样化的开放课堂。

(二)塑造对话型的快乐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双边交往的互动性”,提出“要在师生间建立民主、纯粹的师生伦理关系,并形成真诚、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以教学相长为宗旨,改变以往的教与学的关系,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积极发言、表露心声的机会,这不仅凸显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而且不断解构和诠释了教师职业特征与教育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对话型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交流,还可以形成师生间那种自立且依存的合作性关系;对话型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存在于主体地位之中,还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思想,有活力,有个性,有创新。最终,让教学活动变得轻松而又快乐,让学生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

(三)推进探究型的感悟课堂

探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总结提高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这说明学生是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的。探究型的课堂,就能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并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感悟、获得成长我们的课堂应该设置灵活有效的学习小组,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开展创造性的课外活动,设计激励性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新课程将呼唤新型的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地更新、丰富、深刻变化课堂教学才能担负起新课程的使命。总之,在新课改全面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构建新型课堂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完成现代教育的目标,彰显新课改的魅力,实现我们的教育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为中国梦自豪,同样,也会脚踏实地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的早日到来增添灿烂的一笔。铸就教育梦,你我同在;铸就中国梦,你我前行。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尤林.理解文化[M].何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许永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0(11).

作者简介:冉进,女,1986年8月出生,本科,就职于重庆市巫溪中学语文组,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构建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