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问题研究

2014-11-17 10:34李仲仙
关键词:流动干部

李仲仙

摘 要:从建国后几十年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变革的脉络来看,干部岗位从停滞到流动,无疑是一种进步。在当前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下,干部的合理流动,可以最大限度抑制地方政府的影响和防止腐败,可以使得干部优秀人才学以致用,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的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了人才资源浪费和人才资源闲置。然而,现实中的悖论是,本应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良方,却因为具体操作中的失范和失误,导致治病之药成为另一种致病之药。流动过快,也会导致工作理念的短期化、工作行为的浮躁化。尤其在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的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乡镇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重任,是处在国家建设最基层的,所谓“基础不稳,地动山摇”,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执政基础的巩固,也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发展稳定。

关键词:偏远乡镇;干部;流动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064-03

一、M县偏远乡镇干部流动状况

在我国现有的行政层级中,乡镇政权是最基层的一级,它上联国家,下接乡村社会,并代表着国家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治理[1]。本人在M县Z乡从事工作5年,对于偏远乡镇工作的干部队伍流动状况,有深刻的了解和感触。

(一)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导致各项工作经常无法持续稳定开展

现在有的地方班子一换届,90%都换了。这一是影响发展的延续性,二是有的问题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全换成新人,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又如何处理。

(二)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导致干部工作理念的短期化、工作行为的浮躁化、工作成绩的泡沫化、工作隐患的持续化

1.偏远乡镇往往因为工作条件艰苦而成为全县干部犯错误后的发配地,被发配到偏远乡镇的干部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不高,多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大半心思都在寻求调离的机会。

2.年轻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公务员本也抱着满腔热情来偏远乡镇工作,却处处不顺,便渐渐都生出逃离的想法,有关系的找关系,没背景的便是逢考必参,一心想要借着国考省考早日离开偏远乡镇到更好的工作单位。

3.很多偏远乡镇因为山高皇帝远,在换届选举前后,原领导将走未走、新领导尚未就位之时,就有一些工作开始停滞下来,工作纪律也开始松懈起来,干部都把心思放在谋人谋位上了,又如何去谋求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干部流动过快,容易产生两种心态。一是“混”,反正在位子待不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或是抓紧机会捞一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Z乡一站长就趁着调动工作前群众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高价收费大捞一把之后拍屁股走人。“反正就只呆两年”,Z乡新来的一把手如此说,在一个位子没想着待多久,就要踮着脚尖往上爬。

从干部任职规律来讲,要熟悉并发展一个乡镇的经济社会,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一年多或是不到一年的处于浮躁状态的工作时间内,干部能了解多少乡镇发展的深层次的问题,又能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改善存在的问题。姑且不谈个人,单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事业成败的角度来看,弊端就更大了。

二、M县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原因分析

(一)偏远乡镇财政贫困,工作开展难度大

M县Z乡地处青海与甘肃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就连最基本的吃水问题都没有解决。Z乡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人还很多,经常会有为低保户、危房改造等利益分配问题上访,矛盾纠纷不断,乡镇干部往往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还是落得个工作不得力、提拔根本没有份的结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消磨了干部想要在偏远乡镇做出些成绩的干劲,流动换岗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二)偏远乡镇干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单调无味

Z乡经济发展极为落后,至今还没有一家像样的餐馆,食堂饭菜也是单调重复,干部即使有怨言也没有办法,领导不在食堂吃自然是不知干部吃不上一口好饭的个中滋味。一遇到周末值班干部们就只能吃泡面,平时改善生活还得坐车去邻近的乡镇。Z乡离县城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只能寄宿在乡上,工作之余除了仅有的一家桌球游戏可以打发时间之外就是上网、喝酒聊天,无聊单调的生活更成为干部们逃离的一大原因。

(三)干部流动中的现实法则成就了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

在县城干部如果没有什么背景一般都得从最偏远的乡镇开始熬,然后走走关系调到相对好一些的乡镇,再利用身边的资源削尖了脑袋往县一级部门钻,从清水衙门再到实权肥差部门。而有背景的干部则只是把偏远乡镇作为仕途中基层工作经历的跳板,呆不了多久就调到县城了,这是造成干部流动过快的又一个原因。

(四)制度缺陷造就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

偏远乡镇经济落后,很难出政绩,领导干部的选拔提升还是要靠上级部门而不是广大农民,对上不对下,而个别上级领导也将干部调整作为一种御人之术,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达到寻租和排除异己的目的。偏远乡镇往往成为全县干部犯错误后的发配地。而成功权力寻租后乡镇干部们往往也会很快轻松地“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的腐败分子利用干部调整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在干部中制造出一种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氛围,稳坐钓鱼台,等着鱼儿来。而下级干部为了“保位子”,必然是不惜血本地“投资”“进贡”,而偏远乡镇干部自然更得不甘示弱,抓住这难得的干部调整的机会,到处找人脉拉关系,以尽快离开穷山恶水的工作环境。一个本用于防止腐败的制度设计,因为具体执行的偏差和变异,却使一些掌管干部职务任免大权的腐败分子有了更多的权力寻租的空隙,使干部队伍中的心术不正者有了更多的钻营目标。

(五)责权利不对等之下的尴尬境地加速了偏远乡镇干部流动

Z乡经济落后,还欠着一屁股债,加上手中的权力被上级部门收走,连同本应属于乡镇的工作经费也被收走,乡镇开展工作都要到上级部门伸手讨要,有时还会讨要不来反遭恶批。但乡镇工作出了问题都是要乡镇干部承担责任,典型的责权利不对等。在这种工作环境,乡镇干部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工作的积极性被挫伤,自然是想要调到条件更好的乡镇或县城工作。

三、M县偏远乡镇干部流动过快的对策

(一)完善干部流动制度

防止调动频繁并非都要按任期严格死板执行,对于出类拔萃的人才就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及时调动委以重任。但这毕竟是少数,对于一个乡镇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完善干部任免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都能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安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事。2006年8月6日,中央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干部在任期内保持稳定,不要频繁调动交流[2],《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则明确规定干部在任期结束后加快流动[3]。这两个规定从制度上细化和规范了干部任期和流动,可以说在理论上处理好了干部流动与干部任期之间的关系,把干部任期制落到了实处。光在理论上完善还远远不足,与此同时,对制度执行中的问题也要大力纠偏指正。

1.有计划地进行干部交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有干部完善的流动计划,对于流动干部的基本条件、什么时间进行调动、交流时间、交流比例、交流到期后怎么办都有规定可循,要对干部的能力特点统筹安排,使干部流动走上规范化。

2.加强对流动干部的工作考核。完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用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干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交流、提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

保证乡镇政府在事权的执行过程中,以强大的物力财力保证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工作就会做得更好,执行力更高,有效地提高国家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乡镇政府是国家行政权力延伸到乡村社会的最末端,是我国的乡镇末梢,直接面向基层社会,承担着落实各方面的任务,组织经济建设,维护政治管理,提供社会服务,还有各种达标活动,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财政责、权、利边界模糊造成财权上移和事权下沉,有限的财力与无限制的事权之间的不对称性造成乡镇财政几成“空壳”,甚至负债累累。应赋予乡镇必要的、独立的事权,使事权与财权相对应,适当简化事权,构建具有自我财政收支平衡能力的一级财政。如此,乡镇干部手中有财政权和决策权,工作积极性自会提高,工作干劲也会更大,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均等化制度

均等化要求政府遵循公平原则,在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的基础上让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一样拥有享受公共产品的平等权利,拥有享受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来看,偏远乡镇长期处于短缺甚至空白状态,如Z乡几个村还未解决吃水问题,更没有一家幼儿园,可以说是当前如火如荼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被遗忘的角落。因此,加大财政偏远乡镇的力度,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等,不仅实惠于农民,更会让乡镇干部在这里乐于安家,安心工作,安居乐业。

(四)健全干部提拔任免制度,让人民监督干部的提拔任免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根本之策。“让人民监督权力”是反腐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国家应该保证公民享有监督权力的多种实践途径。乡镇干部的任免、调动、考核由上层向基层延伸,注重群众评价,充分贯彻扩大民主、群众公认的原则,大力推行票选制,有效防止领导说了算或者是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让群众推干部、选干部,把干部放到群众中去检验,杜绝暗箱操作下的用人腐败[4]。如此,即使是在偏远乡镇,有了干部提拔任免的制度保障,真正踏实肯干、优秀出色的年轻干部就能够通过其工作业务能力、工作成绩、群众评价等脱颖而出,偏远乡镇也真正意义上成为培养选拔优秀干部人才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偏远乡镇也就能吸引并留住年轻大学生在这里静下心来做出一些工作成绩并历练自身的工作能力。

(五)关爱善待偏远乡镇干部

2013年M县基层干部工作大幅调整,这实在是一个好举措,将极大的提振乡镇干部的信心。但这还远远不够,各级领导要把偏远乡镇干部的冷暖和困难挂在心头,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在精神、物质上关心干部。上一级政府要对偏远乡镇多给予人力支持、智力支持、政策扶持。要尽快为年轻大学生创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使一大批优秀肯干的干部看到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以此增强为偏远乡镇事业发展奋斗的信心和创造力,推动偏远乡镇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玲.现代乡镇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2.11.

〔2〕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2006-8-6.

〔3〕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2006-8-7.

〔4〕曹兵.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关于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思考[J].支部生活,2001,(7).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流动干部
健康教育也要“流动”起来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流动的光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五拍”干部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