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艳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不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党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进行研究,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一环,能够给实践上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借鉴。一方面,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根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使然。另一方面,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得以突显,并在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内容中得到鲜明地体现,是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全力支持和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先进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048-03
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不懈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党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到掌握政权、长期执政、一直为之奋斗的根本宗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强调任何时候都应该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始终与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始终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推动历史前进。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要求,就必须加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理论研究,进而为从实践上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这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一环。
一、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根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关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论述中,就论述过无产阶级运动的范围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运动的宗旨和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第二章关于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论述中,进一步清楚地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运动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无产阶级政党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同无产阶级的利益、劳动人民的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用日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实现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和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落脚点,开辟出前无古人的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日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提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②的著名论断。“先进理论”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作为指导思想是共产党的灵魂,这种科学的世界观是共产党先进性的源泉。但作为思想武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不能解决已经明显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所面临的复杂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二者真正结合起来,用以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再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加以发展和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即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既有中国革命及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有对革命、建设进行正确指导的理论原则,就是已经得到实践证实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开辟了自己的道路,也形成了中国关于加快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次飞跃理论成果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能够指导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前进,能够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世界观。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能够遵循着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路线、纲领,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切实履行人民交给的职责,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这正是党先进性的根本所在,也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
(二)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1956年后,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了从纯粹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到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历次转变的关键时期,党都坚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以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注重总结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创新理论,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保证了党能从容应对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复杂形势,开创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广大党员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以自己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顽强艰苦不懈地奋斗,付出巨大地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全面印证和充分展现了党的先进性。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在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并从而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界定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并始终把它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之中,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提高的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先进性。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突显其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其生命力在于它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为“脉”,在坚持、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也适应和体现了这种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和完善。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一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中,首次科学地阐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党纪国法的形式,对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予以确定,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原则。这一时期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更多的包含的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的内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经过艰苦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涵,1992年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来判断党的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成为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内容。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在“三个有利于”标准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丰富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全球性挑战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强调清醒的把握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抓住而又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后,党根据时代需求和中国的改革现实,继续发展和完善为人民服务宗旨,这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得以充分体现。报告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强调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来自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力量所在。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主张,都是人民利益的科学体现。党从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到人民利益上,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力。这就更好地突显了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是党能够成为坚强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原因。
三、为人民服务宗旨新时期的思想内容鲜明地体现出先进性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总纲明确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要求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党的正确主张要扎根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总结经验,最终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综合起来说,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涵盖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表明服务的范围。我们党服务的范围是“人民”,强调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最终要在中国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平公正的社会。它鲜明地体现出我们党的价值取向、执政理念的本质特征;二是表明服务的要求。要做到“完全”“彻底”“全心全意”,“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员和党的干部,都要经常思考和解决好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决不可为个人或少数人谋私利,而应该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家园”。③党立足根本、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真正显示出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色;三是表明服务的目的。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一个“谋”字充分表明服务主体在精神状态上是主动、自觉地服务,而不是消极应付;思路上是创造性地服务,而不是墨守成规;行动上是脚踏实地地服务,而不是坐而论道、患得患失;标准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的检验标准,而不是自我满足、自以为是、自我陶醉。为人民服务宗旨思想内容的三重基本含义鲜明地体现出党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性,鲜明地昭示了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坚持并发展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入理解其先进性,并将其落实到实践中,是我们党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关键。只要党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问政、问需、问计于民,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坚定不移地推进自身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制度,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就一定能使自己的执政能力得到新的提升,就一定能更好地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大任。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2.
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③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求是,2012(6):5.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十六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