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刚
摘 要:西辽河上游地区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自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早期青铜时代,主要的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由于这一地区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区,也是对环境变化反映敏感的生态系统过渡带,在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受到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与外部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具典型性的采集、渔猎、农业、畜牧并存的经济形态。
关键词: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青铜时代;经济形态;植物考古学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008-04
西辽河上游位于北纬41°—45°,东经117°—124°,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和通辽市)以及辽宁西部地区。这一地区属大兴安岭南缘,多山多水。燕山、七老图山、努鲁尔虎山和医巫闾山自西向东相间分布;乌尔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大小凌河自北向南网布其中。整个地势大体为西北高,多山地;东南低,多丘陵平原。
西辽河上游地区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有日本人鸟居龙藏、法国人桑志华在热河地区进行调查,但材料只限于地面采集[1]。1921年,安特生对辽宁省锦西县(现葫芦岛市)沙锅屯洞穴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绳纹陶,同时也发现了彩陶[2],锦西沙锅屯遗址的发掘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开始[3];1930年,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毕业的梁思永先生对赤峰市林西县锅撑子遗址进行了调查[4];1935年,日本人在赤峰红山后进行了发掘,确认了两种考古学文化,就是赤峰第一期文化和赤峰第二期文化[5]。1954年,尹达先生根据梁思永先生的建议,在正在编写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加入了赤峰红山后新石器时代遗址一章,尹达先生指出,这种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结合的一种文化[6]。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在刘观民先生的主持下,对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次发掘,第一次从地层上区分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两种不同类型的考古学文化[7],修正了1935年日本学者在赤峰红山后发掘与整理中把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谱系的文化混在一起的错误观点。1962年,中科院考古所内蒙古工作队对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现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进行了发掘,从而在西拉木伦河以北揭示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即富河文化[8]。80年代以后,西辽河上游地区的考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先后发现和确认了兴隆洼[9]、赵宝沟[10]、小河沿[11]和小河西[12]等考古学文化。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2000 —4000年前,是人类主要使用磨制石器从事种植和养殖经济的阶段。根据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及其特征,将新石器时代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4个阶段。初期阶段时间跨度是距今约12000—9000年前,早期阶段时间跨度为距今约9000—7000年前,中期阶段时间跨度为距今约7000—5000年前,晚期阶段时间跨度为距今5000 —4000年前。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资料显示,新石器时代初期阶段的考古学文化目前在西辽河上游地区还没有发现。所以本文所要论述的西辽河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分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
西辽河上游地区是从半干旱地区向干旱地区过渡地区,也是对环境变化反映敏感的生态系统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这一地区在史前时期、在青铜时代和历史时期形成了典型的农、牧、林相互交错的特点,同时也使得这一地区的经济结构与黄河、长江流域有显著的不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本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的完善,围绕着不同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生业方式等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
关于小河西文化经济类型,杨虎先生认为“小河西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在房址的形制和建筑方法、器物群类别与某些遗物的器形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二者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相似性当是小河西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年代相近,处于同一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类型相同的反映”[13]。索秀芬先生认为:“小河西文化查海遗址一期房址居住面生产工具有砍伐的石斧,掘土的锄形器,收割的石刀,加工谷物的磨盘、磨棒,砍砸用的砍砸器、磨制工具的沟槽器,还有环形有孔石器等,是一整套农业生产工具,经济以农业为主,在居住面西北部还有一大批炭化山杏核,表明采集业也是重要经济成分。”[14]
对于兴隆洼文化经济类型,以冈村秀典为代表的部分日本学者认为,兴隆洼文化先民在森林中狩猎,采集坚果类,在河流中进行渔捞,生产活动的范围极为广阔,其生产能力足以支持当时众多的人口[15]。严文明先生认为,“兴隆洼文化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16]。兴隆洼遗址发掘主持人杨虎先生认为,兴隆洼文化属于一种从事定居的农耕生活,同时兼营渔猎社会经济类型[17]。除了杨虎先生对兴隆洼文化经济形态的认识之外,还有部分学者也持相同的观点[18]。
除了上述观点之外,伴随浮选法在植物考古学中的运用,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对兴隆沟遗址进行发掘,第一地点是一处属于兴隆洼文化中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开展了系统的浮选工作,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炭化黍粒保留了较浓厚的野生祖本的特征,粒形较长,尺寸较小。赵志军先生根据浮选结果和对其他出土遗物的分析,认为兴隆洼文化处在“似农非农”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19]。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
赵宝沟文化是兴隆洼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关于其经济形态,同样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刘晋祥、董新林等学者认为赵宝沟文化的原始经济形态主要是耜耕农业,同时也保留有刀耕火种的农业形式。除农业外,狩猎和采集经济仍是重要且必要的补充[20]。刘国祥先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考古发现表明,赵宝沟文化经济形态具有多样性,可细分为狩猎、采集、捕捞、农业经济等。……仅凭工具分类便得出上述结论(指赵宝沟文化进入相当发达的耜耕农业阶段)未免过于简单,所得结论也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刘国祥指出:“赵宝沟文化经济结构,狩猎经济居于主导地位,采集、捕捞经济作为补充,农业经济还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21]关于赵宝沟文化经济形态问题的讨论,学者们大多认同刘国祥先生的论断,即赵宝沟文化时期已掌握农业栽培技术,但农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社会经济的主体成分仍然是采集和渔猎[22]。
富河文化是西拉木伦河以北与红山文化交错共存的原始文化。关于富河文化的经济形态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富河沟门遗址所反映的当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于现代的沙漠草原地区,而应是属于山地森林地区。富河文化的先民,有定居的村落,有掘土工具、谷物磨碎工具,证明有一定的农业;大量的猎获的野生动物和一些渔猎工具,也表明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3]栾丰实先生通过对富河文化与同一时期的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新乐下层文化、红山文化陶器进行对比,并结合对富河文化时期出土石器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富河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以采集狩猎捕鱼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类型。至于农业,似乎还没有发生。但因为富河文化自身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将来随着材料的增多,如能完成分期与类型的研究,也不排除其在晚期阶段和接近红山文化等农业文化的地区发生农业的可能性”[24]。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出色承继了本地区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中的优势因素,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地区诸多原始文化因素的影响,整体文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支史前考古学文化。关于红山文化的学术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红山文化玉器、彩陶、聚落、坛、庙、冢的发现与认识以及红山文化与文明起源的关系等问题。对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经济形态问题的讨论,绝大多数学者不存在分歧,基本认同,“红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规模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红山文化的分布区域内还发现了大型的祭祀性建筑遗址群。这些现象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述地区当时应该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经济”[25]。同时,“从出土的石质工具来看,大型起土工具石耜、用作谷物收割的桂叶形或长方形穿孔石刀、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等比较常见,从耕种、收割到加工等不同环节都有相应的工具,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农业已脱离了‘刀耕火种的低级阶段,逐渐走向系统化、程序化的道路”[26]。在出现上述论断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郭大顺、冈村秀典等学者肯定红山文化时期农业有较大发展,同时采集、狩猎、渔猎仍占有一定比例[27]。近年来,兴隆沟第二地点、魏家窝铺遗址发掘过程中,植物考古学者对遗址进行了科学的采样与浮选,这两处遗址出土农作物遗存非常少,说明农业耕作十分有限,主要经济生活应该是采集和渔猎为主。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
小河沿文化是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文化,由于这种文化的面貌既表现出由新石器时代向早期青铜时代过渡的许多特征,又保留着较多的红山文化因素,所以又称为“后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居址资料较少,关于其经济形态的探讨,限于资料匮乏,学术界论述较少。郭大顺、马沙先生通过对小河沿文化石器进行归纳,认为“其经济生活为农牧结合兼营狩猎”[28]。
四、早期青铜时代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西辽河上游地区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对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的研究,学术界所持观点大体一致。何贤武先生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农业已进入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十分发达”[29];李宇峰先生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活动在燕山山脉南北广阔地域内的氏族部落集团是长期定居的农业氏族,夏家店下层文化用于农业生产的种类,配套齐全,分工精细的石农具是在辽河流域新乐文化及红山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源远流长的辽河流域原始文明[30]。郭大顺先生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人们主要经营以粟为主的种植农业,养猪业相当发达,人们过着‘农牧兼而有之的生活,并且仍保持东北地区渔猎经济的传统”[31]。在个案研究方面,王立新先生的《大山前发掘资料所反映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一文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新研究成果[32]。王立新认为,通过对大山前遗址出土相关资料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已属于一种精耕细作的农业类型,与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相比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粮食颗粒和动物骨骼的鉴定与分析,可以认定大山前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的经济形态以粟作农业经济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作为重要的辅助性取食手段,狩猎所起的作用已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经济形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植物考古学的发展,针对西辽河上游地区旱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利用新资料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探讨该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经济形态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参考文献:
〔1〕郭大顺.红山文化考古记.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4.
〔2〕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文物出版社,2011.8—9.
〔3〕陈星灿.安特生与中国史前考古学的早期研究——为纪念仰韶文化发现七十周年而作.华夏考古,1991,(4):39—50.
〔4〕梁思永.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107—144.
〔5〕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6册).东亚考古学会,1938.
〔6〕尹达.新石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2):77—81.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1):1—5.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10):865—874.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1):1—5.
〔11〕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12):5—9;李恭笃,等.试论小河沿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56—61.
〔12〕〔13〕杨虎.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文物出版社,1990.131—132.
〔14〕索秀芬,李少兵.小河西文化聚落形态.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1):55—60.
〔15〕冈村秀典.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居住形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文物出版社,1997.188.
〔16〕严文明.东北亚农业的发生与传播.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36.
〔17〕杨虎.试论兴隆洼文化及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71—81.
〔18〕刘国祥.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初探.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3—14;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4;夏正楷,等.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地理学报,2000,(3):329—336;贾伟明.农牧业起源的研究与东北新石器时代划分.北方文物,2001,(3):12—20.
〔19〕赵志军.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东亚古物(A卷).文物出版社,2004.187—199.
〔20〕刘晋祥,董新林.浅论赵宝沟文化的农业经济.考古,1996,(2):61—65.
〔21〕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75-86;刘国祥.赵宝沟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探讨.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87-96.
〔22〕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中华书局,2004.86;郭大顺,张星德.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7.
〔23〕徐光冀.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179.
〔24〕栾丰实.试论富河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史前研究,1984,(4):25—28.
〔25〕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436.
〔26〕刘国祥.论红山文化建筑与手工业技术进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144.
〔27〕郭大顺.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文物,1999,(8):57—61;郭大顺.渔猎文化与“萨满式文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95;冈村秀典.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居住形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文物出版社,1997.188;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中华书局,2004.93—94.
〔28〕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4):423.
〔29〕何贤武.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辽宁大学学报,1986,(2):19-23.
〔30〕李宇峰.简谈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农业.古今农业,1987,(1):66—72.
〔31〕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01-302.
〔32〕王立新.大山前遗址发掘资料所反映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科学出版社,2007.350—357.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