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文江 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瓷都,历史上这里陶瓷业十分兴旺,有众多窑址保存至今。景德镇瓷业的源头在哪里?最初的制瓷业面貌如何?这些问题都可以在2013年发掘的南窑获得答案。南窑的发掘改写了景德镇瓷业的烧造历史,还有助于复原古代制瓷流程,走近它就走进了唐代景德镇瓷业的繁荣盛况。
南窑窑山远景
南窑遗址位于江西景德镇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的窑山上,于1964年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乐平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经勘探得知窑山上共分布有12条龙窑遗迹,初步发掘揭示其中2座以及10个灰坑、1条灰沟、1条道路遗迹。总计揭露面积1013.5平方米,出土了重达数十吨的瓷器(片)和窑具标本,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推断,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
文献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说明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但是,之前考古发现的景德镇最早的瓷业遗存是晚唐五代时期生产青瓷的昌江区竟成镇湖田窑、黄泥头窑,以及浮梁县湘湖镇兰田窑。浮梁县东南湘湖一带在晚唐到宋代是窑址密集区域,南窑遗址与之毗邻。
隋唐至宋元时期,浮梁和乐平同属饶州府管辖。景德镇与南窑窑场两地山水相连,同属饶河流域,二者之间仅40多公里。南窑遗址所在地接渡镇是乐平古代竹木的集散地,交通便利,手工制瓷技术沿河传播渗透大有可能。而且从浮梁县湘湖兰田晚唐窑场青釉瓷的装烧工艺、烧造时间、烧制技术、烧成产品等看,与南窑的出土遗物有许多相似之处,当受南窑的直接影响。因此,南窑为景德镇地区目前发现的烧造历史最早的窑场,是景德镇的瓷业源头,从实证上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这对研究探索景德镇地区早期窑业的技术源流、传播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调查和勘探,在窑山北部东西200米、南北153米的范围内散布大量窑业遗存,12条龙窑由中心最高点向东、北、西呈扇形分布,长度均超过60米。在面积3万平方米的同一个山头上(窑山)发现如此数量的龙窑,可见当时窑业组织之严密、生产之旺盛,这在全国的窑业遗存都是仅见的。南窑是我国迄今发现龙窑窑炉分布最密集的、布局最有规律的、瓷业生产组织最严密的唐代龙窑窑场。
在窑山东北部,我们全面揭露一条长达78.8米龙窑遗迹(Y1),为斜坡式龙窑,由窑前工作面、火门、火膛、窑床、窑墙、窑尾等几部分组成。此前的资料表明,最长的龙窑是福建建阳窑,长132米,但是它是宋代的。相比较江西丰城寺前山洪州窑遗址清理的全长21.6米初唐龙窑、浮梁县兰田窑揭露的总长28.7米唐代晚期龙窑、湖南长沙窑发掘中最完整的总长41米的谭家坡1号唐代窑炉(83CTJ—Y1),以及此前最长的唐代龙窑——长52米的福建将乐窑,不管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还是一般民窑,南窑龙窑遗迹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掘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龙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在江西制瓷业发展史、乃至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Y1窑前工作面为椭圆形土坑,底部圆弧状,中心最低。火门在火膛与窑前工作面之间,火膛呈半圆形,底部黑褐色烧结面留存一层黑色灰烬,夹有木炭颗粒,推测该龙窑是使用木柴烧瓷的。与窑床连接处有一道坚硬的斜坡挡土墙。窑床呈长条形,由窑底和南北两条窑墙组成,窑墙采用泥筑,朝向窑室一面留有黑色烧结窑汗。北壁有13处窑门,前段的窑门较有规律,窑门之间的间距保持在4米左右。窑床上多处部位留存排列整齐呈原始状态的由6~7个支座、窑砖组成的支烧窑具。对于了解当时南窑的装烧工艺、龙窑的装窑量、窑炉构筑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窑顶已坍塌,坍塌的窑顶烧结块带窑汗一面留存有竹藤痕迹。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物,推断Y1是使用竹藤拱顶,用泥糊砌,采用支座垫烧的中晚唐时期青瓷龙窑。从部分窑墙可见5层窑壁,窑底有5个烧结层分析,该龙窑至少有5次较大规模的烧造,并经过5次修建。
尤为独特的是,叠压在Y1龙窑下面还有另外一条龙窑,这条龙窑在窑床中段使用了方形减火坑的技术手法。坑底留存排列整齐的未烧熟瓷盆。早期烧造使用细长支座,组合简单;晚期烧造采取粗矮支座,组合复杂。
古代制瓷业的核心是窑炉技术,龙窑依托山坡而建,这样使窑体的装烧量大,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龙窑一长,室内的抽力就大,火焰流动速度就快,产品的烧结程度不够。因此,古代窑工们采用了分级(产生台阶)、分室(分成一间一间)、窑体呈S型等方式来减缓火势,降低抽力。南窑采用在龙窑中段相距14米处分别设立2个方形减火坑的技术,即在窑床上往下挖坑,引导火焰向下,有效地调节窑室内的抽力和温度,使产品在弱还原火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此前的考古中,龙窑中从未见此减火坑技术的使用,而减火坑与北宋以后出现的分室龙窑的作用一致,是晚期分室龙窑的发端。
匣钵叠烧的青瓷碗
南窑产品的烧造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多数采用明火烧造,少量高档产品采用先进的匣钵工艺,制瓷技术高超,烧造水平一流,有的烧制技术走在同时期窑场的前列。产品明显分为普通大众所用的质地较粗的一般商品用瓷和质量高档的供应上层社会的精品用瓷两类。精品瓷器的质量精致,与长沙窑、越窑的高档瓷器相媲美。
出土的窑具有支座、匣钵、匣钵盖、间隔具、火照、荡箍、利头、印模等。支座有长圆筒状、长喇叭形、覆盂形、覆桶形。间隔具主要为瓷泥衬块,偶见圆饼状、环状垫圈加瓷衬块的间隔方法。支座外腹壁刻有“上”、“下”方位款和“金”、“土”、“灰”、“个”、“平”、“大”、“永”字款。器物的装烧多数采用瓷泥衬块间隔明火叠烧、衬块间隔明火套烧,少量高档产品如内、外壁满釉的青釉玉璧底碗、盘采用匣钵内置单件套烧或者匣钵内置多件叠烧,这是南窑最具特色的烧造技法。这些对研究唐代青瓷龙窑的窑位区分和产品装烧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南方地区烧瓷窑炉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从使用匣钵和有部分精细产品看,考虑到文献记载晚唐时期饶州的茶事以及其瓷器曾被贡至长安,再兼顾景德镇地区在晚唐时期的所有瓷窑场的产品质量,则不排除南窑的产品就是当年饶州向长安进贡的内容。
南窑的装饰艺术独具风格,器物的装饰以素面为主,追求釉面的效果,兼具釉斑和彩绘装饰。装饰方法主要有模印、褐斑和褐色彩绘。其中彩绘瓷器分为素胎褐彩、青釉涩胎褐彩、青釉釉下褐彩三种。素胎褐彩瓷器,外壁褐彩“八卦”纹,纹下褐色彩绘“西”、“西北”、“西南”款。青釉涩胎褐彩瓷器均为内外壁半施釉,彩绘内容多为字款,如彩绘“才、宝”款,也有纹样、符号之类,如内底彩绘弦纹。施褐彩部位大多在碗、钵的内底,个别在器物外底足。青釉釉下褐彩器多见简笔缠枝花草纹,彩绘位置主要在罐类的肩腹部以及碗类的内腹壁。
所出器物造型大者雄浑,小者精巧,釉色精美,为同时期窑场所罕见。器形丰富,造型端庄,以碗、盘、双系瓶居多。还发现了人面埙、茶碾、瓷权、砚滴等罕见的器物。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夹耳罐、穿带壶等具有重要断代的器形。
青釉碗、盘、罐类器物的形制、装烧方法与湖南长沙窑、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同时期的同类器物相似。尤其是模印方形系罐、大块褐斑壶、釉下褐彩瓷与湖南长沙窑的作风雷同,制作工艺如出一辙,长沙窑是我国唐代中晚期以外销为主的名窑,其流行年代主要在808~929 年 。
青釉玉璧底碗盘流行于中晚唐时期,为长沙窑、越窑的典型风格。南窑遗址出土的玉璧底碗,玉璧底中孔挖足较浅,与浙江慈溪上林湖窑址出土的唐贞元十年(794年)玉璧底碗类似 ,与福州怀安带贞元纪年款窑址同出共有的玉璧底特征相近。所出土的青釉贯耳钵与江西余干黄金埠窑出土的“贞元”纪年款青釉罐造型一样,贞元是唐德宗李适于785~805年的年号。
南窑出土了具有当时西域风格的青釉、酱黑釉腰鼓和口径达40~50厘米器形硕大的大碗器。腰鼓又名拍鼓,原为西域少数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来自龟兹(西域)的乐器。南窑生产腰鼓可知,到唐代中晚期以腰鼓为代表的宫廷雅乐已在江西地区普及,和长沙窑所见的装饰内容一样为域外文化因素;器形硕大的大碗与汉民族使用习俗明显有别。这些有可能是为满足西域胡人所需而烧造的,彰显了唐代赣鄱与西域交流频繁的史实,这也是《太平广记》中屡述洪州商胡事的最佳实物注脚。表明江西地区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性。窑址上还出土了800年前后,随着海上陶瓷之路兴起而出现的标志性器物夹耳盖罐。南窑的夹耳盖罐与1998年印尼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的夹耳盖罐相似。南窑的部分产品可能外销,南窑可能是一处像长沙窑一样重要的唐代外销瓷器生产基地。
南窑的窑业生产博采众长,勇于创新,以自身的青釉瓷器为基础,充分吸纳长沙窑、洪州窑、越窑、鲁山窑的优点。生产的瓷器品种丰富,造型典雅,胎质细腻,釉层均匀,釉色莹润,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具有包容性、开创性的风格。南窑不仅从开始从事窑业生产之时即具包容性、创新性,而且还是唐代先进文化的代表,比如贡瓷、外销瓷等,是唐代多民族的国家繁荣、多文化因素融合的结果,更是江西陶瓷文化发展的结果,这种传统正是景德镇能成为瓷都的先决条件。
在以窑山为中心的3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与瓷器烧制活动有关的燃料、原料、交通运输体系等遗迹。窑山东南部的整片丘陵,是当时南窑窑业的主燃料区;窑山北边、西面仅几百米处的3口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的池塘,塘底发现了灰白色或黄白色的瓷泥,这是南窑的原料区;乐安河东岸一处叫畈上屋的地方发现了古码头,从古码头溯一条名叫溪坑的小溪而上直线800米可抵达窑山,这是当时南窑窑场往外运输瓷器、往内运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的通道。
南窑的瓷业面貌完整,遗存丰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无蚯塘、江湖塘,储料池和运输原料的溪坑、码头,以及烧造产品的窑炉等反映制瓷工艺流程的作坊遗迹,生产瓷器各道工序的遗迹基本齐全,这些遗迹保存较好,连成一片,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制瓷工艺流程等方面能够再现和复原南窑唐代制瓷面貌。
南窑窑场的兴起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烧瓷资源和地处环鄱阳湖以及东西南北大交通线等综合因素;是唐代多民族的国家繁荣富强,多文化因素融合的结果;是瓷都景德镇“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先声,为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正因为南窑地处乐安河中游,濒临鄱阳湖东岸,处在古代中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中枢,受到西部长沙窑陶瓷技术的传播,东部越窑陶瓷文化西进的影响,以及北部鲁山窑陶瓷文化的辐射,在洪州窑青瓷文化的引领下,当时工匠抓住了洪州窑青瓷类型窑场衰落,和越窑青瓷类型、婺州窑青瓷类型、寻乌窑青瓷类型窑场在江西地区没有完全发展兴盛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发达的水运条件、便利的交通孔道,加上富藏的瓷土资源,以及低矮的丘陵山区丰富的柴烧,使得南窑的窑火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