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汉字造词现象刍议
吴越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本文主要从词汇角度对文字造词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通过对网络语料、日常用语语料中文字造词所创制的词语的收集、分析,对此类词语进行初步的系统分类,归纳新造词的特点,对作为造词材料的汉字进行分析,同时对文字造词在造词法中的归属及其产生原因做探索。
汉字造词 特点 归类 原因
前几年借着网络的“东风”,“囧”的二度逢春为人们津津乐道,由此进一步衍生出一系列以“囧”为核心的词语,如,囧态、囧状、囧事等。鉴于“囧”借形还“魂”的强势回归,乐于新奇搞怪的网络又相继推出了“烎”、“槑”等字词,但影响均不及“囧”来得广泛,似乎像“囧”这样凭借字形成为词的现象不可复制,其实不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依据字形特点创制词语的例子,如,丫头、八字步、国字脸、十字路,等等。
任学良在《汉语造词法》(1981)一书中曾提到依据汉字字形结构特点造词的现象,并将这种造词方式称为文字学造词法,不过该书只点到拆字造词,其余尚未深究。一些研究造词法的相关文章和著作也或多或少地提到文字造词法,或是蜻蜓点水,或是零散,反倒是研究修辞的较多涉及了文字造词的一些现象。本文拟从词汇角度对文字造词进行较系统的梳理分析。通过对网络语料、日常用语语料中文字造词所创制的词语的收集、分析,对此类词语进行系统分类,归纳新造词的特点,对作为造词材料的汉字进行分析,同时对文字造词产生的原因作探索。
通过对网页语料①、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大词典》(第六版)的初步检索,我们得到一些词语,现举例如下:
A.囧、丫头、脚丫、工钢、乙正、丁坝、巴峡、一字阵、田字格、四合院、八字步、人字拖、人字梯、十字路、米字旗、国字脸、回形针、之字路、大字形、品字式、口字形、金字塔、函谷关、王字花纹、八字胡子
B.烎、槑、丘八、卯金刀、言身寸
以上分类,主要依据造词时对文字材料的处理方式。
A类,主要通过模拟某个汉字的字形创造新词,可称作“文字形态造词”。如“囧”②,因其字形酷似一张愁眉苦脸的人脸,而获得郁闷、悲伤、无奈之意,成为一个新词。“丫头”,因女孩发髻形似“丫”字,是以用此以代称女孩。“八字步”一词,因走路时两脚尖向内或向外所形成的类似汉字“八”的脚步而得名。“国字脸”则因脸型方方正正与“国”字方正的外框相似而成词。
B类,主要通过离合汉字内部构件创制新词,可称“文字结构造词”。如“丘八”,意为“兵”,就是通过将汉字“兵”拆为“丘”和“八”两部分,再将这两部分组合成词形,继而成词的。又如,网络流行语“槑”,本为“梅”的异体字,因其字由两个“呆”组成,被网友意会为比呆更呆的意思,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A类词所用汉字的特点是字形简单,形象性较强。这种利用文字形态所造的词从构词法上看多为偏正结构,一般形成“修饰语素+中心语素”的结构。如,“回形针”,即由表事物形态的修饰语素“回形”(即,“回”字形)与表义类的中心语素“针”组合而成。
从词义组成看,所造词的内部又有不同。如“八字胡”,“八”字在整个词中只与一撇一捺的胡子的形状有关,在词义层面,对整个词义并没有多少影响;同样“米字旗”的“米”字也只是客观描摹英国国旗内形似汉字“米”的图案。而“函谷关”(又“函关”)用“函”字造词,并不只因其字的外部轮廓像远望路入山谷之形,还兼取了路在谷中,进关深险如入匣中之意;同样“四合院”的“四”字也不仅通过字形外框的方正表示方形院落,还表示该院落有四面这一语义特征;再如,“金字塔”的“金”字也并不只有酷似正三角形这一外部形象特征,至少可以表示埃及法老陵墓的外观是金色的这一色彩特征。据此,本文将A类词再做细分,举例如下:
a.工钢、丁坝、巴峡、一字阵、田字格、米字格、八字步、人字拖、人字梯、十字路、米字旗、回形针、之字路、大字形、品字式、口字形、王子花纹、八字胡子
b.囧、丫路、丫头、脚丫、乙正、函谷关、四合院、国字脸、金字塔
B类词所用汉字的特点是字形的内部结构大多可离合,且拆后各部件皆可独立成字或大致可独立成字。如“槑”可拆成两个“呆”字,“烎”可拆成“开”、“火”二字,“兵”可拆为“丘”、“八”二字,繁体的“刘”可拆成“卯”、“金”、“刀”三字,等等。仔细分析,B类词内部的造词方式又有不同。如“槑”作为新造词,以古字为基础,首先借古字作词形,然后将古字结构离析成两个“呆”,再将两个“呆”字按一定逻辑组合会意得到“很呆”这一新词义,最后与词形合成,生成新词。而“丘八”,则是以“兵”为基础,先取“兵”的词义作为新造词的词义,再将“兵”的字形拆为“丘”、“八”二字,然后将此二字合成作为新造词的词形,从而得到新词。简而言之,前者以汉字创造新词义,后者以汉字创造新词形。这种造词方式的不同也投射到了所得词语的结构形式和词义表现上。前者一般为单音节词,后者一般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而且二者均无法分析词语结构;在词义层面,前者构词语素显示词义,后者构词成分与词义无直接关联。据此,B类可细分为:
a.烎、槑、兲、玊、奣、嘦、勥、巭、嫑、恏、氼、忈、炛
b.丘八、卯金刀、言身寸、木子李、弓长张、立早章
从上文分析的A、B类词造词的具体方式看,不难发现为什么A类词的数量和应用范围远高于B类。因为相较于后者,前者更加直观、简单且所依托的字多为常用字,更符合语言交际要求经济便于理解应用的要求。总的来看,文字造词所得的词语以名词居多,只有Ba类以形容词和动词居多,这主要与造词方式有关。
关于汉语造词法,前人时贤提出了一系列造词法体系,较有影响的有:孙常叙《汉语词汇》(1956),任学良《汉语造词法》(198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200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第二版)(2005),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2002),其中涉及文字造词的有任氏从拆字角度所提的文字学造词法,葛氏从语言要素角度所提到的文字要素造词。
任学良曾说所谓造词法是指运用何种材料、何种方式创制新词。笔者认为,如果着眼于造词所用的材料,那么文字造词所用的主要原料是文字,显然归为文字造词法是无可厚非的。若是着眼于创制新词的方式,那么情况似乎有些复杂,因为无论是任氏所提的拆字造词还是葛氏在文字要素造词中所提的造词方式均未能囊括文字造词。譬如,二者提到的拆字法并不能说明“烎”一类的造词方式,倒是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97)中所提的析字格能够将“烎”和“丘八”这类离合汉字造词的方式涵盖其中。至于模拟文字字形造词的“文字形态造词”则可以归类到詹绪佐《汉语形示格刍议》(1986)针对文字修辞所提出的“形示格”③中。当然,无论是析字格还是形示格,都属于辞格造词,若着眼于造词方式的归类,那么文字造词理应划入修辞造词,这也是文字造词现象多偏重于从修辞角度研究的原因之一。
从汉字的起源看,最原始的汉字是依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象形原则创制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图画性和形象性,虽然经过多次简化和规范,使之趋于抽象化和符号化,但其形象性并未完全消失,这为用汉字字形模拟具体事物形象造词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共性特征,使得同一个汉字字形可以描摹多种事物,形成词族,如“八字X”,“人字X”。再者,一些象形字与在象形字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些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因其可离析的结构、各部件所具有的多义性及部件间不同的空间组合或逻辑组合方式,为利用字形结构拆字造词的文字结构造词法提供了造词的材料,如“烎”④,被拆成横向的“开”、“火”两部分,再组成“开火”这一语义片段,在网络上用以描述游戏中用枪炮射击打斗的场面,进而形容战斗者斗志昂扬、热血沸腾的状态。另外,造字法似乎对文字造词的方式也有一定影响。比如,文字结构造词中的Ba类就得益于会意造字法“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的特性,形声造字法与汉字形态造词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看,创造了汉字文化并在汉字文化中浸润、繁衍了几千年的华夏人,早已形成了一种形象化、联想式的思维模式,因而那些或简单、或熟悉、或图画感强的汉字也就易于作为具象思考和逻辑联想的支点。加之,人们对于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追求,特别是在网络化时代,语言的文字式呈现,使网友们对新奇、视觉化的文字词有了特别的偏好,一些简洁、生动易于理解的文字词便流行起来。如,“脚丫”之于“脚鸭”,“国字脸”之于“方脸”,“八字胡”之于“嘴唇上的两撇小胡子”,“囧”之于“各种烦闷的情绪”,其简洁与形象可谓一目了然。
注释:
①网页语料主要来自百度、谷歌搜索.
②古汉语中有此字形表示的词语,但与如今在网络上表示情绪状态和处境状况的“囧”在词义上完全无关,本文所举的“囧”,是网络上流行的“囧”.
③形示格指一种以汉字形体示意传情、摩形状物的修辞现象.
④烎:在《康熙字典》里上面的“开”是分开的两个“干”,义“光明”.
[1]孙常叙.汉语词汇[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 77-79,93-99,153-160.
[2]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3,202-219.
[3]詹绪佐.汉语形示格刍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105-109.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二版:145-159.
[5]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65.
[6]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68-76.
[7]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社,2005年10月第二版:101.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