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亦工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自然也仅仅是初稿。小说里讲述的那些故事,是我从少年走向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是我生命中试图忘却但终究无法抹去的疤痕与记忆。
所有和我一样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人,都有过这样一段非凡的经历。时代为我们青春的出场,设置出这样一幕幕场景:“复课闹革命”、“插队干革命”、“返城大运动”、“攻文凭”、“洋插队”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闯经济大潮等等。我们的人生历程是与中国的历史进程相吻合的,而我们的如花青春恰恰是在沐浴着那最荒诞十年的阳光雨露而萌发的,由此花是残缺的,果是苦涩的,以致令人性本身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
我努力通过小说中的主人翁陆小兵、耿宁、胡明川、焦建新等十几个“学生娃”,自学校走向社会近三十年的生活故事,向读者展示出从“文革”中走过来的那一代青年人的友情、爱情、理想观念、生存状态、从生理到心理的嬗变以及多舛的命运和不同的人生结局。我知道,自己是个不会讲故事的人,但我总在唠唠叨叨地讲,讲给别人听,也讲给自己听。只有这样,我才会觉得心灵上的那块疤痕平缓了些许,思绪中的那些飘忽记忆消失了些许。
站在今天,审视昨天,我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个哲学思考:那就是已经逝去的那一场极左的充满政治斗争的文化浩劫,留给我们太多值得反思和检讨的东西。而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少年们,尽管今天从他们身上已看不到当年所留下的任何痕迹,可在他们心灵深处乃至血脉之中,依旧残留着“文革”毒素。这种毒素在今天仍然会时不时显现出来,游走起来,然那一代人自己竟全然没有意识到。我想在作品中,以平实简约的笔墨,生动细微的画面,深刻揭示出我的这种思考,但我不知说清楚了没有。